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漢藏交界地帶的城堡文化——以青海貴德古城為例

漢藏交界地帶的城堡文化——以青海貴德古城為例

作者簡介:張海雲,土族,青海貴德人,青海民族大學社會科學管理處處長,博導。研究方向:民族文化,藏區社會問題,教育人類學。

內容摘要:漢藏交界地帶因在歷史上的多民族互動和各民族文化的交互影響,在旅遊規劃和旅遊開發進程中,表現出旅遊文化形象構建的趨同性,在發展模式上往往忽視主流文化圈內亞文化或次文化的多元性呈現,旅遊形象的媚俗化和迎合遊客對旅遊目的地的想像心理等發展陷阱模式逐步取代本真的地方性旅遊文化資源的表達。本文結合遍布城鄉的貴德城堡旅遊資源現狀,分析了貴德古城旅遊面臨的困境,提出了持續性打造漢儒文化孤島旅遊景區、積極構建多元化文化旅遊模式的貴德旅遊發展的新思路。

漢藏交界地帶;貴德古城;文化資本、旅遊

原文來源:青海民族大學學報(社會科學報),2017年第4期,轉載時刪去了注釋與參考文獻部分。

青藏高原大部分國土在主體功能區建設的分區類型上屬於限制性開發和禁止開發區域,因此,生態建設、環境保護和特色旅遊業成為統籌區域發展、實現經濟增長的重要發展渠道。民族地區憑藉多樣化的自然生態景觀和多元化的人文歷史民俗等得天獨厚的旅遊資源優勢,把發展旅遊業視為本地區的特色產業、優勢產業、扶貧產業和富民產業,以旅遊產業帶動民族地區的經濟發展和社會文化進步。漢藏交界地帶因在歷史上的多民族互動和各民族文化的交互影響,在旅遊規劃和旅遊開發進程中,表現出旅遊文化形象構建的趨同性,在發展模式上往往忽視主流文化圈內亞文化或次文化的多元性呈現,旅遊形象的媚俗化和迎合遊客對旅遊目的地的想像心理等發展陷阱模式逐步取代本真的地方性旅遊文化資源的表達,導致參與式旅遊發展中目的地地方文化的衰落。本文以青海貴德古城旅遊文化資本的開發為例,探討漢藏交界地帶城堡、屯堡文化資源與旅遊產業的深度融合發展。

一、全域旅遊視閾下貴德城堡資源現狀

在歷代國家軍政防禦體系中,各種職能性質的堡寨和邊牆的作用舉足輕重,青海省的堡寨邊牆是西北軍政防務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因坐落於歷史上各民族交往互動頻繁的西北民族地區,堡寨和邊牆深度蘊含著中元王朝和邊疆少數民族政權間軍政鬥爭、民族融合和茶馬互市等的歷史過程。貴德古城作為目前西北保存最為完整的明代堡寨之一,既是青藏地區重要的物質文化遺產,也是研究明代以來建築風格、軍事防禦體系、明代政治、經濟、軍事、民族、工程技術、文化藝術和中西交通的珍貴資料,同時也是方興未艾的旅遊文化產業著重開發的優勢文化資源。由於貴德古城特殊的地理位置,它的歷史是茶馬互市的歷史,是民族交往互動與軍事交替控制的歷史,也是文化融合的歷史。貴德作為歸德守御千戶所的所城,在茶馬互市中扮演了重要的集散地的角色,見證了這一有重大歷史意義的經濟行為的發生、發展。

1.黃河上游的漢儒文化孤島

黃河自發源地青海省玉樹藏族自治州曲麻萊縣依次流經果洛藏族自治州的瑪多、瑪沁、達日、甘德、久治縣,再流到川甘邊境,繞四川若爾蓋縣,經阿尼瑪卿山北側,流經甘肅省甘南藏族自治州的瑪曲縣後來了一個180度的大調頭,從阿尼瑪卿山和西傾山夾縫裡又向西北流去,複流經黃南藏族自治州的河南蒙古族自治縣,流至海南藏族自治州的同德縣、興海縣、貴南縣、共和縣和貴德縣,在貴德縣境長達78公里,自此黃河東流,經海東市的尖扎、化隆、循化,出積石峽(此為古稱的小積石),經民和縣官亭複流入甘肅省永靖、蘭州等地區。黃河在上游青海境內流經1455公里的地界上形成一個「S」形大河灣,是天下黃河第一灣,即「九曲」,歷史上稱「河曲」。黃河在這個S形大河灣中流經青海境內16縣(甘肅、四川除外),16縣中,黃河流經的貴德在文化上與其他縣份很不一樣,曲麻萊、瑪多、瑪沁、達日、甘德、久治、同德、興海、貴南、共和、尖扎等縣藏文化比重遠遠大於漢文化或伊斯蘭文化,化隆、循化兩縣的伊斯蘭文化和藏文化色彩也比較濃厚,河南縣是藏蒙文化融合之地,民和縣以伊斯蘭文化和土族文化彰顯縣份特點,貴德縣的漢儒文化比重與其它縣域形成相對明顯的區分。貴德是漢藏交界地帶多民族共生多元文化並存的縣域,在貴德既可感受到完整而典型的中原漢儒文化的深刻底蘊也能體會到藏文化和伊斯蘭文化、基督教文化的多樣性,因漢族在全縣人口中所佔比重最大,加之漢族大部分集中分布在全縣經濟、政治、文化中心地三河(河西、河陰、河東)地區,因此,無論是在生計方式上、宗教信仰上、人生禮儀上還是在節慶習俗上都保持著突出的漢儒文化特點,與周邊和鄰近縣域相比較,展現了黃河上游漢儒文化孤島的文化心性。漢文化在貴德的傳入可追溯至明洪武十三年(1380年),明朝實行移民實邊政策,漢族陸續遷入歸德定居,之前也有過漢族在貴德的經營,但是漢、唐王朝駐軍、屯墾、修城後大部分返回,留下的少量漢人被融合。從明代積澱下來的具有漢文化傳統的標識性歷史記憶體現在貴德古城、明清建築群落、尊孔崇儒的處事行為和儒、釋、道為一體的文化體系及遵道重學的家學傳統和歲時節慶習俗中。貴德在歷史上是中央王朝統治的邊緣地帶,「文治」、「教化」是經略該地的重要施政方略,「文治」與「教化」的核心是倡導和推行儒家思想與文化,其主要途徑有兩種,一種是興學施教,另一種是興建壇壝祠廟,「神道設教」。貴德古城內的文廟、玉皇閣、關岳廟、城隍廟、大佛寺和河陰書院都是推行漢儒文化的重要場所。

2.堡寨旅遊資源遍布城鄉

貴德擁有類型多樣的旅遊自然資源和獨特歷史造就的人文民俗資源,貴德北大門由拉雞山鎮守,與矗立南天的扎木日根山遙遙相對,扎木日根山最高峰海拔5011米,山頂白雪覆蓋,長年不化,有「素古積雪」之稱。東山石崖崢嶸,雲霧縹緲,素稱「東山煙雨」,阿什貢丹霞地貌綿延數十里,山形千姿百態,江拉原始森林起伏綿延,適於消暑納涼,貴德溫泉以其獨特療效吸引著川、新、內蒙、寧、甘、陝、藏及省內眾多遊客與患者。清清黃河由龍羊峽入貴德,自西向東穿過拉西瓦峽,成為S形流經「三河」谷地,從松巴峽出境,在貴德境內河水碧波涌動、掬之可飲,拉西瓦、尼那、山坪等大中型水電站形成水電工程網路。千姿湖黃河濕地水泊蕩漾、綠草如茵,龍池靈湫、神崖滴水、坐曲瀑布、長虹卧波、河濱翠珠等皆是人文與自然深度融合的旅遊文化資源。

但是最能體現貴德歷史文化稟賦的是遍布城鄉的城堡古寨,歷史上貴德縣轄治收棄反覆,干戈不斷,不同歷史時期為不同政權所管轄,其政區及「歸德」「貴德」名稱的變化是中國郡縣體制的豐富展演,遍設扼塞要隘的邊牆和大小城池,及以村落、宗族為核心建立的堡、塢、壁、壘、營、寨等防禦實體構成了解讀中國歷史的另一把鑰匙。貴德地處西北內陸,一度處於邊陲位置,根據《西寧府新志》記載,明代洪武時期貴德所含今尖扎康楊屯共有城堡寨33個,到清代乾隆十二年(公元1747年),貴德所實行堡寨制,所內公設6寨25堡,這些堡寨中不包含貴德所城、瓦加、黑城、乜家、藏蓋5城,另外今千戶、亦扎石、下尕讓歸義、尼那卡日恰交毛因當時不在貴德轄區,所以未能記入。以現在境域來說,清代中後期有記載和較知名的城、寨、堡已有41處,《貴德縣誌》重點介紹了11處城堡,並記載1983年以後進行普查和複查尚有古堡寨和城廓遺址53處,事實上情況並非如此,根據德建德在2002-2004年兩年間的城堡債考察和實地訪談表明,貴德有古城堡159個,先後拆毀和倒塌無存者48個,現有遺址可見者111個,從建築年代來看,從漢代至清代各個時期的都有,主要集中於明清兩代。漢代的有尕讓歸義城,唐代的有藏蓋古城(哥舒翰時期)和莫曲溝林石頭城,宋元時期的有當車蘇合加堡等。城堡早期歸屬問題可分為官方、集體(家族、一庄一社)、私宅(昂所、千戶、千總、把總等府邸)等三大類,官方的大多曾有駐軍,如三屯寨子(周、王、劉屯)歸義城、亦扎石城、下羅家城堡等都屬於軍事城堡,集體的占絕大多數,都以部落、家族為中心承建堡寨,私宅佔少部分,如大史家明代史游擊史臣的府堡、畢家堡、童家堡、新街上卡村親王台堡(原為元代蒙古親王府)、客卜家堡(原為力太娘加家的活佛府邸)。貴德城堡絕大多數以黃土築成,以黃土和砂石混合築成的約為5%,另有少數分以石頭或少部分石頭摻黃土築成。城堡規模分大中小三種,建築結構方面有些城堡兼有箭垛,有些建有瓮城,有些城堡門是雙道,有些是單道,絕大多數門頂建有戍樓和箭洞,有些建有角樓或碉堡,有些建有外城牆和水濠,個別城堡掘有水井。

貴德縣古城堡調查情況匯總表

從上表中可以看出古城堡寨遍布貴德城鄉村落,將近一半的城堡內仍有居民在生產生活,雖然轉換了堡寨的職能,但其生命力仍在延續,並形成了相區別與青海其他縣域的古城堡寨文化特色,貴德古城內的明清建築群落成為在青藏高原體驗中原漢儒文化的重要旅遊目的地,漢藏交界地帶古城堡寨文化資源優勢由此得見。

二、貴德城堡旅遊發展內隱困境

近年來貴德縣按照「一區兩帶」旅遊發展思路緊緊抓住建設全省旅遊綜合開發示範區的重大歷史機遇,立足加快優勢旅遊資源開發和特色旅遊商品培育及研發,積極爭取國家投資和引導民間投資,先後獲得了全國十大「年度縣域旅遊之星」「2011年首屆視界大賞年度最美旅行目的地」「全國休閑農業與鄉村旅遊示範縣」的殊榮和「國家濕地公園」「國家地質公園」和省級旅遊度假區、風景名勝區以及省級園林城鎮等榮譽稱號。以貴德縣為龍頭的海南藏族自治州旅遊業進入了新的快速發展期,旅遊業從無到有、從小到大,逐漸形成了一定規模,產生了一定社會效益,增加了地方財政收入,為地方經濟注入了新的血液。但是在古城堡寨文化旅遊開發中並為取得與古城歷史價值相當的收益和成效,尤其以貴德所古城為例,在歷經明清兩朝和中華民國時期,古城歷史底蘊成為地域文化的鮮明標誌,但是近年來古城文化盛名卻在消失,未形成黃河上游藏文化故地上綻放漢儒文化的綺麗景觀,古城修復和古城景點打造工作進展緩慢,目前展現給遊客的是缺乏歷史內涵的居民搬遷後的簡單修復。城堡作為歷史文化資本在經濟資本鏈條中的價值轉換未能得到最大化的實現。

1.缺乏相應深入研究成果作支撐

貴德古城是一座明代堡寨,坐落於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貴德縣政府駐地河陰鎮,原為歸德守御千戶所的所城,是2001年國務院公布的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之一,具體保護內容包括貴德古城牆、古校場、萬壽觀(含玉皇閣)、文廟、大佛寺、關岳廟、民眾教育館六個院落。貴德古城北距黃河500米,城廓呈方形,周長2778米,面積24,78平方米,是青海「河湟三衛城」中僅留的遺存,洪武十三年(年)歸德城築就,萬曆十八年(公元年)增修,民國八年(公元1918年)對南門和附近城樓進行了維修,民國十八年(公元1928年)維修了北門。古城城牆用黃土築成,恰恰體現了貴德所處之地為青藏高原向黃土高原過渡地帶,在政區意義上具有「北倚黃流,西臨青海,河湟夾輔,松潘後屏」的特殊地理位置,在文化上貴德承接了農耕文化與游牧文化的雙重影響與塑造。獨特的自然環境和社會歷史環境,成就了貴德古城的歷史文化價值和旅遊文化價值。通過貴德古城歷史文化探察,可清晰感知到古城自明洪武年間承擔的軍事防禦功能、明萬曆年間至清乾隆年間的擔負的軍事、政治、宗教、居住、商貿功能、及至現代承載的宗教、文化、居住功能的歷史演變過程,通過古城功能演變過程也可反映出社會發展的脈絡。

正是這樣一座承載有600多年歷史文化的古城其所擁有的科學價值和社會價值未能引起學界更加深入的關注,根據中國知網學術研究資料庫顯示,以「貴德古城」為關鍵詞的學術期刊和碩博論文寥寥無幾,僅有王鋒《貴德古城旅遊開發的真實性客體保護》、完德吉《分析古城貴德城牆內的建築風格》、賈曉磊《青海省貴德古城保護規劃與設計研究》等三篇論著,其中賈曉磊碩士論文從工程學的角度結合歷史學和社會學鹽焗成果,對貴德古城的歷史價值、本體保護和規劃設計進行了細緻研究,是目前研究貴德古城最全面也最有影響力的論文;以「貴德」為關鍵詞的學術期刊和碩博論文不到30篇,分散在貴德多元宗教、貴德漢人社會、貴德回族服飾、貴德旅遊定位、貴德公共服務構建、貴德民居、貴德寺院歷史、貴德藏族女性成人禮、貴德文化創意產業、貴德宗教與地方社會關係、宗教儀式、貴德教育傳統等研究方面;以「貴德歷史」為關鍵詞的搜索數據顯示僅有先巴等撰寫的《貴德三屯民間文化調查報告》一文;「貴德十屯」為關鍵詞的學術論文僅有薛舒凡的《明代「貴德十屯」邊牆調查》一文。除此之外,《貴德文史資料》《貴德風情》《貴德民族文化薈萃》《青海古城考辨》等均含有史料價值的著述,特別是德建德在《貴德民族文化薈萃》中對貴德的古城堡寨進行了長達兩年的實證研究,普查了貴德縣古城堡寨遺存現狀,積累了珍貴的研究資料。

根據賈曉磊研究,貴德古城考古研究工作始於上世紀八十年代,1982年,第一次全國文物普查,青海省文物工作隊對貴德明長城進行了全面調查;1986年,第二次全國文物普查,青海省文物工作隊對貴德明長城進行了第二次全面調查;2007年3月,國家文物局長城專家榮大為、楊招軍一行來青海實地考察,確認青海境內存在明代長城;2008年3月,青海省文物局抽調省考古研究所及基層文物單位的技術骨幹與省測繪局共同組建了三個調查隊,對青海省明代長城展開了詳細、全面的資源調查。2012年12月,蘭州大學文物保護研究中心對貴德地區明長城進行搶險加固工程的初步調查工作。另外,配合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建設工作,貴德縣成立了文物管理所(簡稱文管所),也開展了相應的研究。雖說,學界對貴德文化及古城歷史等已作了研究,但與貴州屯堡文化研究相比,貴德「十屯」的研究顯得相當薄弱,以至於無法像貴州屯堡文化研究一樣助推當地旅遊產業的火熱發展。明朝推行的移民屯邊政策是一項成功地有效治理邊疆的軍政措施,在西北軍政防務體系構建中「貴德十屯」的設置是明朝歷史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歷經清朝和民國時期之後,貴德十屯逐漸與當地文化融合,其餘七屯基本融合到了當地社會文化中,只有貴德三屯保留了從古河州等地遷移而來的文化習俗,這與貴德古城文化底蘊是相輔相成的發展。如果有豐富的地域文化研究成果作支撐,貴德古城在旅遊規劃中的定位和設計必將突出歷史性和現實性的有效銜接,從而使古城、堡寨和邊牆文化成為一體的旅遊文化資本,從而彰顯貴德獨有的歷史、地理、軍事和社會文化價值。

2.景區建設偏離貴德歷史文化屬性

貴德縣是青海省的旅遊綜合開發示範區,在旅遊規劃與頂層設計層面先後制定了《青海省貴德城鄉旅遊發展建設規劃》《貴德縣旅遊發展規劃》《阿什貢七彩峰叢地質公園城市設計》《黃河果嶺國際休閑運動區概念性規劃》《青海·貴德·中央休閑區·黃河清旅遊休閑帶示範工程景觀規劃》《貴德古城修建性詳規》《貴德南海殿修建性祥規》《貴德黃河幹流航運規劃》等一系列研究型方案,大力發展以「清清黃河、高原綠洲、溫泉葯浴、丹霞地貌」為資源本底、以創意設計與商業運營為雙引擎的高原生態旅遊、探險旅遊和民族風情旅遊等特色旅遊產業,在「十一五」和「十二五」期間,著力推進旅遊景點的打造和城鄉旅遊發展規劃的實施。在《青海省貴德城鄉旅遊發展建設規劃》中確定了「一核四區十二組團」的旅遊空間結構功能分區,將貴德定位為高原江南休閑度假區,核心項目包括貴德古城、千姿湖濕地公園、清清河岸、德吉溫泉小鎮。貴德古城的發展定位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的核心部分和世界文化遺產。「十二五」期間的旅遊發展規劃中提出結合撤縣建市的契機,大力發展生態旅遊業,加快青海省次中心城市建設進程,以「清清黃河」為品牌,形成水陸並進、東西聯袂的複合多元旅遊帶,建成集河谷風光、水電明珠、丹霞地貌、宗教文化、民俗風情、休閑度假、水上運動為一體的國家級西部旅遊黃金旅遊走廊,以生態農牧業、高原特色加工業、商貿服務業和水電農業為支柱的「國家歷史文化名城、青海省次中心城市群中的重點城鎮、海南州新型的旅遊新城」,把貴德整體打造成集中展現清清黃河、溫泉康體、丹霞地質、明清古城、多元民族宗教、鄉村休閑、黃河高爾夫及水電工業等旅遊文化內涵多樣性、城鄉一體化的特色旅遊城市。在著力推進的景區景點建設重點項目中將貴德古城的開發定位為通過保護性開發,建成集觀光、文化、商貿、餐飲、休閑娛樂為一體的綜合性、多功能景區,計劃於2011年投資1300萬元,實施古城牆保護修繕工程。

從上述旅遊規劃中不難看出對貴德古城旅遊文化資本與歷史價值的高度重視,也不難看出規劃與設計的偏重點,特別是在對古城及貴德歷史文化的把握中,只重視了古城表面的修繕,輕視了古城內涵建設。特別是在實際操作層面,貴德古城及其與之相輔相成的屯堡和邊牆遺存未得到充分的重視,尕讓歸義城、藏蓋古城及三屯堡寨尚未展現在遊客面前。與同期的宗教景區景點打造相比,中華福運輪和南海觀音像已經在遊客面前展現了姿容,屬於貴德新八景序列,但貴德古城修繕工程遲遲無法完工,牆面修繕雖已完成,但是城內建設沒有起色,未能釋放出歷史文化名城所承載的明清文化特質。據研究,貴德古城在清朝同治前後,官方建築、宗教建築和民間建築基本上各佔三分之一左右的面積,城的衛所功能逐漸讓位與商貿和生活功能,成為了黃河上游的漢儒文化重鎮。古城改造前,漢、藏等族居民們生產生活在古城之內,但自居民搬遷之後,古城依託於居民生產生活的原有生命力在消失,在開發規劃中,文物古迹用地只佔13.6%,商業用地則高達65,4%,除保留了古城牆及文廟、玉皇閣、城隍廟、大佛寺等明清樣式和風格的建築外,幾乎將古城內的其它建築全部拆除重建,具有歷史價值和旅遊後發優勢的貴德古城,其價值取向表現為利益驅動和主導下的商業地產開發模式,背棄了保護性開發原則,背離了古城歷史屬性,與最初設定的高原江南休閑度假區的建設目標差異較大。

貴德被譽為「青海的小江南」,不僅因為其氣候條件和黃河水鄉資源與我國江南相似,更是因為其擁有玉皇閣等明清建築群落和深厚的漢儒文化底蘊,特別是義學的設置、私塾和河陰書院的興起及袁姓、乜姓、張姓等漢藏地方名士的崛起,使貴德的文化稟賦與江南極為相似,這些大戶人家熟諳儒家經典,以深厚的家學傳統傳承了詩書禮樂等儒家文化,因此,貴德的文化屬性是自明清以來多民族互動發展和相互認同而形成的以三河地區漢儒文化為核心、輔之以伊斯蘭文化和基督教文化點,周圍為藏文化故地的網路狀文化結構,恰恰是漢儒文化的存在使海南藏族自治州的文化景觀呈現出了多元性和多樣性特點。如果在旅遊發展規劃中,輕視這一文化屬性,實際上是放棄了最能助推旅遊產業發展的古城文化資本。

三、旅遊形象定位與地方文化自覺

旅遊目的地的旅遊形象定位是一個複雜和頗具爭議的命題,不同分析角度會有不同的結論,相同研究視野也會有不同的表述,但旅遊形象定位是區域旅遊規劃與開發不可忽視的問題。根據金世勝等著《尊道貴德 尚和養生——青海貴德旅遊形象定位探討》一文研究,目前貴德旅遊形象主題不明晰,存在以自然地理特徵、資源形象、產品形象等作為旅遊主題形象的情況。金世勝等學者在分析梳理貴德地脈和文脈基礎上,提出了「尊道貴德,尚和養生」的旅遊主題形象定位,提煉了「黃河清,中華興」「 黃河源頭的貴德古城」「青海湖畔的溫泉小鎮」「七彩丹霞、軒轅后土」等幾大旅遊形象主題,與目前貴德縣旅遊發展極為吻合,特別將「黃河源頭的貴德古城」作為重點旅遊形象加以闡釋,凸顯了問題把脈的準確性。針對近年來貴德旅遊規劃中出現的文化偏離現象,筆者從以下方面加以論述,以期在較遠的時期內使貴德在歷史上傳承下來的文化法統得以傳承性發展,並成為藏文化故地上綻放的漢儒文化明珠而轉化為更多的旅遊經濟資本,推動當地旅遊產業的可持續發展。

1.持續性打造漢儒文化孤島旅遊景區

古城堡寨和邊牆是不同歷史時期留存下來的文化遺產,古城堡寨旅遊景區的打造要符合世界文化遺產保護理論與原則,文化遺產保護更要遵循歷史的真實性原則,貴德古城在修繕前的真實面貌是古建築群為漢式建築,民居為庄廓形制,古城功能涵蓋了軍事、政治、經濟、宗教、教育等諸多領域;就其精神性主體而言,釋、道、儒三種不同的宗教信仰及價值取向兼容並包地呈現在古城內,古建築群作為漢文化代表參與了貴德地方多民族文化差異、適應、融合的歷史過程,是地方社會文化發展歷史的主要鑒證之一。從貴德古城濃縮的軍政、商貿和民族互動的歷史過程來看,其與散布貴德各處的堡寨、邊牆共同構成了中原文化和漢文化在西部民族地區的發展脈絡,與同期設立的「貴德十屯」中的同仁四屯和尖扎三屯相比,貴德古城附帶的周、劉、王三屯保存了更為完整的漢文化傳統,亦扎石城的明代朱允炆傳說更為直接地體現了族群歷史記憶,因此,貴德是漢儒文化在黃河上游的青藏高原的典型集聚地。屯堡文化是由明代軍屯、明清以來商屯、民屯移民及其後裔和當地居民在社會生活中共同創造的帶有明代江南地域特點、併流傳至今的地域文化,具有深厚的文化內涵和重要的歷史價值、社會價值、文化價值、審美價值及經濟價值。在當前旅遊立縣、旅遊強縣等市場經濟主導下,具有長遠戰略考量的應該是在旅遊產業鏈條中融進具有差異性的優勢文化資源,構築差異性旅遊文化體驗模式,而非同質性的旅遊文化要素。貴德古城及其所附著的明清建築群落、空間布局及堡寨邊牆恰恰是與藏文化具有差異性的真實存在,應在真實性、整體性、最低干預性、可識別和可還原保護原則下進行持續性景區打造,儘快讓古城以歷史面貌接納遊客,特別應注意的是在重建古城內部聚落時,應避免拼湊式修復,使得建築樣式既非漢又非藏,更非漢藏合璧,破壞了漢儒文化孤島景區的整體性效果。

2.積極構建多元化文化旅遊模式

古城堡寨和邊牆文化是大一統國家締造的歷史見證,是國家力量在這一地區的投射,貴德古城是貴德地域文化的物化,是地方歷史文化的標誌物、象徵物,是地方特有的文化品牌,保護和開發利用好這一文化遺產不僅對於提升城市文化品質具有重要作用,而且有助於地方文化的自覺。「貴德」取意「以德為貴」,彰顯了自明清以來主流文化的積澱,其文化自覺表現在對具有悠久歷史的文化遺產的守護和傳承上,如果忽視了貴德古城歷史文化內涵的傳承和提升,實際上意味著地方文化的衰落。貴德古城是貴德城市人居空間框架的核心節點,對城市空間組織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保護好這一文化遺產不僅保護了貴德人居空間框架的歷史真實性和科學合理性,也延續了貴德古城文化幾百年的發展脈絡。貴德古城依照當地地理環境結合中國風水學原理,將人居環境各組成部分的有機融合進行了有效呈現,以古城為人居環境空間的控制性節點,南北向形成北起拉脊山,南至梅次山(南海殿所在區域)的中心主軸線;東西向形成西起河西鄉,東至河東鄉的人居聚落排布軸線,聚居區沿黃河南岸、東西河兩岸排布,與河流的形態有機結合形成「一城鎖三河」的布局,使人居空間框架的核心節點——貴德古城設置,對城市空間組織起到了「四兩撥千斤」的作用,達到了「舉重若輕」的意境,對當下城市旅遊規划具有相當的啟示意義。另外,在旅遊開發中,將貴德古城保護與古城歷史肌理的保護與開發相結合,展現多元文化交融互動共同推動文物古迹發展演變的歷史印記,有助於旅遊感知和體驗中文化認同感的形成。在景區景點設計層面通過設立集中展示點,再現多民族文化交流、多種信仰共存與軍事交替控制等多種歷史因素共同作用下的歷史風貌,凸顯貴德地區多元文化與藝術交融的區域性特點,結合歷史文化脈絡,有區別有差異地打造海南藏族自治州各轄縣旅遊主題,構建多元化文化旅遊模式。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貴德智慧圈 的精彩文章:

TAG:貴德智慧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