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我為什麼叛逃到 Mac

我為什麼叛逃到 Mac

作為一個某桌面 Linux 發行版貼吧的吧主和做 Linux 相關視頻的 up,我為什麼突然就成了水果的用戶,確實很奇怪。

這要從多年前說起。

曾經我是一個 Windows 粉,我可以很負責任的說從 Windows 1.0 到 Windows 10 的所有正式版我都玩過,對 Windows 的使用 ,我花費了不少功夫。

2015 年 Windows 10 1507 發布,我第一時間給我的機器升級到了 1507,起初覺得,哇,Win10 真好用,新鮮感過後,換來的是一些失望。首先是 UI,我無法認同新的 UI 設計邏輯,為什麼圖標要這樣過分扁平,像 Windows 8.x 那樣不挺好的嗎?還有就是穩定性,bug 有不少。

在某網站上,我指出了 Win10 的一些問題,我換來的並不是正常的討論,而是一堆批評,說我不懂電腦,系統出現這麼多問題 100% 是我的錯。

這種事情發生了不只一次,加上我的之前糟糕的用戶體驗,我決定,逐漸離開 Windows。

世界上那麼多操作系統,我該選哪個比較好,有自由開放的 GNU/Linux,默默無聞的 BSD,有 Solaris,有 FreeDOS,有 ReactOS,還有咬一口的蘋果。

FreeBSD 桌面應用比 Linux 還要少,水果,Hackintosh 要折騰很麻煩、有版權問題而且白果價格死高。那麼唯一可行的就是 Linux,Linux 我之前就玩過,也算比較熟悉了,所以我選擇 Linux。

選哪個比較好,我沒有聽別人的觀點,而是自己去試。Fedora Debian Ubuntu Arch 我玩過,GNOME Unity KDE 我試過。

GNOME3 的設計邏輯我真的不好說什麼,界面布局不適合傳統計算機,圖標又不好看(別和我說美化,我需要默認設置就容易上手的桌面環境),KDE Plasma 表面看上去還可以,但很多地方打磨不到位。其他一些桌面環境都有或多或少的問題。最終,我選擇 Ubuntu with Unity Desktop。

相較一些桌面環境來說,Unity 桌面就挺不錯的了,加上 Ubuntu 屬於 Debian 系列,網上的 deb 安裝包又很多。於是,我把 Ubuntu 當日常用的系統,為了能使 Linux 運行 QQ 之類的 Windows 應用,我買了 CrossOver 的正版授權,然後移植了 DeepinQQ 的容器到 Ubuntu,日常所使用的應用解決了,加上我本身就有 Linux 基礎,所以這個系統我用的很舒心。加上 Unity 8 當 時 Ubuntu 他們也在搞,雖然不穩定,但我覺得這個桌面將來會很好,於是對 Ubuntu 及 Linux 桌面抱有信心,也認為他們會越來越好。

2017 年 4 月 5 日,清明。Canonical 突然宣布放棄 Ubuntu Touch 和 Unity。震驚之餘更多的是失望,但我想,他們雖然放棄了 Unity,但 GNOME 經過他們的調教,應該會更好吧。

半個月之後 Ubuntu 17.10 發布,這一版我已經不知道說什麼好了,雖然轉移到 GNOME ,但做的很不細心,登錄界面的背景和輸入框顏色很不協調——這種問題很容易解決,然而他們沒有弄。主界面除了把 GNOME 強行模仿成 Unity 以外,沒有什麼值得我看的。

後來,我試了試別的發行版,總沒能提起興趣。我很喜歡 FreeBSD 創始人 Jordan Hubbard的一句話,「操作系統給人的感覺應該是成品而不是工具箱」,我要選擇的系統是我日常所使用的系統,那麼應該是一個完成品,「工具箱」並不適合日常使用,因為它太不友好了。可惜的是,大部分 Linux 發行版給我呈現的都是「工具箱」,少部分發行版雖然達到了「成品」的要求,然而細節處理的並不到位。

所以,剩下的選擇,不用我多說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神楽坂四夕的筆記 的精彩文章:

TAG:神楽坂四夕的筆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