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飲食 > 「冬病夏治」7.27(本周五)三伏天灸第三貼,來啦!(文末附「治未病科嶺南養生膏方、保健香囊等」介紹)

「冬病夏治」7.27(本周五)三伏天灸第三貼,來啦!(文末附「治未病科嶺南養生膏方、保健香囊等」介紹)

「冬病夏治」7.27(本周五)三伏天灸第三貼,來啦!(文末附「治未病科嶺南養生膏方、保健香囊等」介紹)

「冬病夏治」7.27(本周五)三伏天灸第三貼,來啦!(文末附「治未病科嶺南養生膏方、保健香囊等」介紹)

冬病夏治 7.27(本周五)三伏天灸第三貼,來啦!(文末附「治未病科嶺南養生膏方、保健香囊等」介紹)

長期在嶺南地區(五嶺之南的廣東、海南、港、澳和廣西東部)生活,常有濕邪、陽氣外泄。三伏天養陽,除天灸治療外,今年「冬病夏治」活動,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特別推出「嶺南灸法」與「嶺南火針」為「嶺南人」治病保健!

1

三伏灸

三伏灸是在三伏天時進行天灸治病的方法。《內經》云:「春夏養陽,秋冬養陰」,「夏病冬治,冬病夏治」。三伏灸就是根據這種天人相應的中醫理論來治療疾病。

三伏天養陽的方法最常用的就是天灸,是通過將特殊調配的藥物貼敷於特定的穴位,可使藥物持續刺激穴位,通經入絡,達到溫經散寒,調節臟腑功能的效果。在三伏天做的天灸就是三伏灸。

醫院針灸科開展「天灸」療法已有二十多年的歷史。我科著名已故針灸名家司徒鈴教授、靳瑞教授首創這種在三伏天進行穴位敷貼藥物用於防治支氣管哮喘等疾病的方法,多年來經過幾代人的不斷研究,在藥物的篩選、劑型製作改良、穴位選擇等方面不斷創新和完善,並在穴位選擇、藥物的篩選這兩個關鍵技術要點上有新研究的突破,採用辨證選穴、辨證虛實、寒熱等個體化的施治。

2

嶺南灸法

「保命之法,灼艾第一」,增強人體的抗病能力,預防疾病的發生。艾灸就是其中最受讚賞的一種方法。嶺南地區多潮濕,其治病保健與艾灸也頗有淵源。

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集聚司徒鈴、靳瑞、張家維等多位全國著名針灸學家,汲古推新,創立多種特色灸法,形成嶺南灸法,預防保健、治病救人,立起沉痾。

三伏天為嶺南人推出的靈龜灸法就是其中一種特色的嶺南灸法。結合三伏天不同時間節點,取不同穴位,靈龜灸法可用於呼吸系統疾病、胃腸疾患、慢性疲勞綜合症等慢性虛損性疾病。

3

嶺南火針

火針相傳由古代伏義氏所制,由《黃帝內經》「九針」中的「大針」發展而來。經近代數位針灸名家周仲房、曾天治、司徒鈴、張家維等的傳承,嶺南火針療法2017年進入廣州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嶺南火針是一種將特殊針具燒紅,迅速刺入人體一定部位或穴位,並迅速退出,以治療疾病的中醫外治技法,具有「溫、通、補」功效,相當於疤痕灸的作用,但不留疤痕。

嶺南火針超越單純火攻或單純工具治療的局限性,可治療內、外、婦、兒、骨、五官科等多種疾病,尤其在皮膚科、兒科、骨科治療上有顯著優勢,三伏天養陽氣,更是集中體現中醫「簡、效、便、廉」的特色。

三伏天灸

第三次:2018年7月27日(周五)中伏灸

第四次:2018年8月6日(周一)加強灸

第五次:2018年8月16日(周四)末伏灸

時間:當天早上7點~下午6點(中午不休息)

地點: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門診大樓一樓大廳

提醒:逾期者可於第二天(8點~12點;14點半~17點30分)至門診大樓五樓針灸科補貼。

三伏天灸適應症

1、呼吸系統疾病:支氣管哮喘,過敏性鼻炎,慢性支氣管炎,慢性咽喉炎,體虛容易感冒等;

2、消化系統疾病:胃痛、腹泄腹痛(慢性胃炎、慢性腸炎、胃腸功能、消化不良)等;

3、痛證:風濕與類風濕性關節炎,強直性脊柱炎,頸椎病,肩周炎,腰腿痛等。

三伏天灸禁忌症

1、合併嚴重心腦血管、肝、腎、造血系統等內臟疾病及腫瘤患者;

2、孕婦、正處經期且月經量多者、血證、新近外感發熱和陰虛發熱等發熱患者;

3、皮膚對藥物特別敏感者;

4、由於嬰幼兒皮膚較細嫩,容易灼傷皮膚,建議三歲以下嬰兒慎行天灸治療,但個別嬰幼兒因病情需要行天灸治療者,建議貼葯時間為1/2小時左右。

天灸治療諮詢電話

020-36598714

嶺南灸法(靈龜灸)、嶺南火針

時間:7月27日、8月6日、8月16日,如需治療請提前電話預約。

聯繫人:王曉玲護長、王澍欣主任醫師

聯繫電話:36591649

地點:門診大樓13樓(針推康復二區治療室)

健康講座

※主題一:膏方在治未病中的應用

主講專家:治未病科鄺秀英副主任醫師

※主題二:膏方在脾胃病科疾病中的應用

主講專家:脾胃病科劉鳳斌教授

時間:上午9:30開始

地點:門診大樓一樓東大廳

膏方義診

義診專家:脾胃病科 陳斌主任醫師、熊文生主任醫師、邱向紅副主任醫師,治未病科 鄺秀英副主任醫師、蔣檸主治醫師

時間:上午9:30開始

地點:門診大樓一樓大廳(現場還有制膏展示活動喔~)

專家介紹:

「冬病夏治」7.27(本周五)三伏天灸第三貼,來啦!(文末附「治未病科嶺南養生膏方、保健香囊等」介紹)

劉鳳斌,醫學博士,博士後,主任中醫師、教授,博士生導師、博士後協作導師,廣東省名中醫,享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現任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脾胃病科主任,國家臨床脾胃病重點專科、國家中醫藥管理局脾胃消化病重點學科和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十二五」脾胃病重點專科帶頭人。擅 長:診治消化系統疾病,如慢性胃炎(萎縮、腸上皮化生)、潰瘍性結腸炎、腸易激綜合征、胃食管反流病、肝硬化、重症肌無力等。

「冬病夏治」7.27(本周五)三伏天灸第三貼,來啦!(文末附「治未病科嶺南養生膏方、保健香囊等」介紹)

陳斌,主任醫師,醫學博士,碩士生導師。脾胃病科副主任;擅長消化系統胃腸道疾病中西醫結合診治,如炎症性腸病、靜脈曲張性出血、膽道結石及惡性梗阻、胃腸道巨大息肉、胃腸道早期癌等;熟練掌握胃腸鏡、超聲內鏡、 ERCP等內鏡介入診療工作。

「冬病夏治」7.27(本周五)三伏天灸第三貼,來啦!(文末附「治未病科嶺南養生膏方、保健香囊等」介紹)

熊文生,教授,主任醫師,碩士生導師。擅長急慢肝炎、急慢性腸炎、肝炎肝硬化、功能性消化不良、胃十二指潰瘍、脂肪肝、潰瘍性結腸炎、克羅恩病、重症肌無力及危象等疾病的診治。

「冬病夏治」7.27(本周五)三伏天灸第三貼,來啦!(文末附「治未病科嶺南養生膏方、保健香囊等」介紹)

邱向紅,副主任醫師,碩士生導師。擅長胃腸肝膽疾病的診治,如慢性胃炎、胃食道返流、潰瘍病、上消化道大出血、炎症性腸病、肝硬化腹水、重症肌無力等。

「冬病夏治」7.27(本周五)三伏天灸第三貼,來啦!(文末附「治未病科嶺南養生膏方、保健香囊等」介紹)

鄺秀英,女,副主任醫師,醫學碩士,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治未病科負責人,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醫藥文化科普巡講專家。

現任廣東省中西醫結合學會治未病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廣東省醫師協會健康促進工作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廣東省老年保健協會養生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廣東省健康管理學會健康體檢/管理專業委員會常務委員、廣東省中西醫結合學會中西醫結合標準化專業委員會常務委員、廣東省醫學會健康管理學分會第二屆委員會委員,中國女醫師協會營養學專委會委員,廣東省女醫師協會女性健康保健專家委員會委員,廣東省中醫藥學會糖尿病專業委員會第三屆委員會委員等。

擅長膏方調理體質及亞健康狀態,治療糖尿病、甲狀腺疾病、更年期綜合征等內分泌疾病,風濕病,痤瘡,胃痛,感冒頑咳等。

「冬病夏治」7.27(本周五)三伏天灸第三貼,來啦!(文末附「治未病科嶺南養生膏方、保健香囊等」介紹)

蔣檸,主治醫師,1995年畢業於廣州中醫藥大學,中醫專業。長期從事婦產科及中醫治未病工作,臨床經驗豐富,擅長中西醫結合治療月經不調、習慣性流產、更年期綜合征、孕前孕中及產後中醫調理等。

治未病科養生膏方、保健香囊、養生茶 >>

1.益氣安神膏

功效:健脾益腎、安神定志

適應症:入睡困難、睡眠多夢,早醒,醒後不能入睡,疲倦乏力、少氣懶言、聲低氣怯、容易感冒、多汗、注意力不集中、記憶力下降等慢性疲勞綜合症。

2.滋腎強筋膏

功效:滋陰補腎,強壯筋骨

應症:腰膝酸痛、關節酸痛、腿軟乏力、眩暈耳鳴、潮熱盜汗、虛煩失眠、口腔潰瘍、大便秘結及平素容易上火虛不受補者,舌紅苔薄白或少苔,脈細數或或沉細。

3.潤腸通便膏

功效:滋陰潤腸,益氣通便

適應症:主治大便秘結,或者排便不暢,咽干口渴,胃腸鏡檢查未發現器質性病變者,適合於治療虛人及老人腸燥便秘、習慣性便秘、產後便秘、痔瘡術後便秘等氣陰不足者。

4.補血養顏膏

功效:益氣補血

適應症:主治氣血兩虛證。面色蒼白或萎黃,頭暈耳眩,四肢倦怠,氣短懶言,心悸怔忡,年少白髮或脫髮,月經失調,舌淡苔薄白,脈細弱或虛大無力。臨床常用於治療病後虛弱、各種慢性病,以及婦女月經不調等屬氣血兩虛者。

5.健脾祛濕膏

功效:益氣補中,健脾祛濕

適應症:適用於面色萎黃倦怠無力,少氣懶言,食少便溏,腹脹腹痛,食欲不振,腸鳴泄瀉,動則汗出,舌質淡胖有齒印,脈濡細。

6.健脾養胃膏

功效:益氣健脾,養胃安中

適應症:適用於脾胃虛弱,中氣不足,神疲乏力,胃脘疼痛不舒或消化不良者。

7.安神開胃膏

功效:健脾疏肝,安神益智

適應症:高考、中考前情緒緊張、失眠、多夢,早醒,醒後不能入睡,疲倦乏力、少氣懶言、注意力不集中、記憶力下降、胃口不開等考前疲勞綜合症。

8.養肺潤燥膏

功效:滋養肺腎,止咳化痰

適應症:慢性咽炎、慢性支氣管炎、肺氣腫等病人的康復調理,也適合於平素皮膚乾燥,咽干口喝,容易上火屬於陰虛肺熱的亞健康人群的調理。

9.扶正防感膏

功效:清熱消滯利咽,益氣化濕

適應症:適用於體虛夾雜濕滯,容易感冒或感冒後病程較長不容易恢復者。

10.治未病保健香囊

功效:芳香化濕,防蟲驅蚊,提神醒腦

適應症:用於預防季節性感冒、流感,過敏性鼻炎等。

11.益壽安康茶

功效:益氣活血,滋補肝腎、降脂降壓

應症:用於肝腎不足、氣滯血瘀之疲倦乏力、少氣懶言、腰膝酸軟、心悸胸悶、失眠及血脂異常等人群。

「冬病夏治」7.27(本周五)三伏天灸第三貼,來啦!(文末附「治未病科嶺南養生膏方、保健香囊等」介紹)

覺得不錯,請點贊↓↓↓

「冬病夏治」7.27(本周五)三伏天灸第三貼,來啦!(文末附「治未病科嶺南養生膏方、保健香囊等」介紹)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廣州中醫藥大學一附院 的精彩文章:

「聽中醫」煲赤小豆薏米排骨湯,開啟以「清」為關鍵詞的夏季模式!
「外科苑」漫話傷口癒合的「三個重要階段」

TAG:廣州中醫藥大學一附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