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苦難的時代:2000萬的奴隸從這個小國運出販賣

苦難的時代:2000萬的奴隸從這個小國運出販賣

為了在西非進行奴隸、獸皮、棉花、黃金和象牙貿易,戈雷、聖路易、阿爾布雷達、聖詹姆斯等貿易中心成為歐洲人爭奪的焦點。16世紀末,繼葡萄牙人之後,荷蘭人、英國人和法國人進入塞內甘比亞進行貿易和建立貿易基地。

1626年,法國第一諾曼底公司的船隻滿載棉織品、呢絨、肥料和農具以及威尼斯玻璃小裝飾品等,到達塞加爾恩達爾島(法國人將其改稱為聖路易島),與當地人進行以貨易貨易。1636年,法國第二諾曼底公司的船隻前往塞內加爾時,普勤教會的傳教士一同前往向黑人傳教。隨後法國人又先後成立了第一塞內加爾公司、第二塞內加爾公司和第三塞內加爾公司等前往塞內加爾進行黑人奴隸貿易。

法國殖民者對塞內加爾的入侵,始於1659年佔領塞內加爾河河口的恩達爾島,接著在那裡建立了聖路易城。在後來的一個半世紀里,聖路易成為法國在西非的活動中心。荷蘭人早在1642年就建立了戈雷島殖民據點,於1677年被法國人趕走。法國佔領戈雷島之後,使其成為海軍基地,接著沿海岸向南逐步佔據了達喀爾和呂菲斯克,這樣便基本控制了今天的塞內加爾沿岸,由此成為其向西非大陸進行殖民擴張的基地。葡萄牙人被迫撤到南部卡薩芒斯地區。17世紀末,法國國王路易十四在其非洲殖民地建立政府,由一名代表國王的總督負責,再由一名司法檢察官和若干名省長協助總督,這些省長是為遼闊的殖民地特設的。同時將戈雷島和聖路易島組成塞內加爾省,而分布在塞內加爾河一甘比亞河地區的商行成為其附屬地。聖路易在被國佔領前是塞內加爾省長的駐地。

法國所需的主要貨物是阿拉伯樹膠,阿拉伯樹膠需要在塞內加爾河谷森林裡開採,可用於紡織品的染色。但由於管理不善、缺乏效率和代理人的腐化,法國貿易公司先後破產。1690~1720年,安德烈·布律任代理總督期間,尚能壟斷阿拉伯樹膠。他離開以後,問題再次出現,奴隸貿易便佔主導地位。由於美洲和西印度群島的種植園需要勞動力,歐洲人把非洲奴隸帶到大西洋彼岸出售。自1650年起,英國和法國政府規定殖民地的貿易完全由本國的商人來經營,於是成立了國家貿易公司並由本國政府授予特許證,其中實力強大的公司在沿海建堡壘和警備體系,保護奴隸貿易。由於無法確保奴隸和船隻都能準時到達海岸,就需要一種類似倉庫的地方貯存奴隸以及準備用來換取奴隸的商品。這些倉庫需要設防和警衛,用以防備敵對的奴隸貿易公司或者國家武裝力量前來襲擊。

關押奴隸的地方

德國詩人海涅曾以奴隸販子的口吻描述販奴情景:「在塞內加爾河邊我換來了600個黑人,價格低廉。都像是最好的鋼鐵,肌肉結實,筋絡強健。……我以貨易貨,用的是燒酒、琉璃珠、鋼製器材;只要有一半給我活著,我就能獲利百分之百。

「奴隸島」(戈雷島)

戈雷島在奴隸貿易中擁有距離和良港的優越條件,不僅便於航行至美洲,而且奴隸不易逃走,由此成為西非隸貿易中心之一。據學者們研究統計,從西非海岸各港口掠走的黑人達4000萬,而其中從戈雷島轉運和販賣的奴隸就有2000萬之多。至今這裡還保留著過去囚禁黑奴的場所,留下大批關押和拷打黑奴的罪證。

1794年法國雅各賓派當權時,宣布廢除所有法屬殖民地的奴隸制和奴隸貿易,但非法的奴隸貿易到19世紀後半期才停止。1848年,在多年遭到各階層人士反對的情況下,法國臨時政府宣布廢除法國殖民地的奴隸制。同年11月4日,共和國憲法第6條定了取消奴隸制的實施辦法達400多年的奴隸販賣活動基本結束。但是,塞內加爾人民並未因此而上好運,接踵而來的是法國全面的殖民征服。

當法國人在塞內加爾河上建立勢力的時候,英國人在甘比亞河建立了自己的勢力,雙方由此展開對抗。英法在1689-1815年先後進行了7次較大的戰爭,其目標之一是爭奪對塞內加爾沿海地區的控制權。

1693年,英屬甘比亞總督布路克海軍上將突然攻佔戈雷島和聖路易島,1696年法國貝爾納船長用「敏捷號」炮艇收復了這兩個島。在「七年戰爭」(1756-1763年)期間,英國奪取了法國在塞內加爾的所有商站。1763年的《巴黎條約》將戈雷島歸還國,英國保留其他征服地區。1779年法國趁美國獨立戰爭奪回了聖路易及大陸的大部分商站,但法國在拿破崙戰爭中的失敗使英國再次征服了聖路易島和法屬塞內加爾殖民地,直至1815年的《維也納條約》於1817年生效。該條約確認了1814年《巴黎條約》的規定,即塞內加爾河流域的島嶼和商行及卡薩芒斯河流域的島嶼和商行都交還給法國,聖路易島歸法國所有。1818年,英國撤出聖路易。隨後,法國代理總督施莫茨與瓦洛王國締結條約,使之成為法國的保護國。1857年,法國與英國簽訂協定,撤除法國人在阿爾布雷達的商站,英國人放棄在戈雷島附近沿海地帶的貿易權。19世紀末,英國擁有了甘比亞殖民地,法國擁有了塞內加爾殖民地。

19世紀40~50年代,花生在歐洲的使用量日益增長,為肥皂、烹調和輕工業提供油脂,因此其超過樹膠成塞內甘比亞的主要出口產品。花生的種植面積也隨著歐洲市場需求的增長而擴大,經濟重心從原來的海岸和河谷轉移到中部和西部農業地區。1848年,拿破崙三世即位之後,宣布要發展塞內加爾的貿易,必須使法國人的勢力沿著塞內加爾河上游擴張到內陸地區。為了經營貿易,法國人設法侵入內陸一些民族的勢力範圍以使塞內加爾河成為完全由他們控制的商業通道。因此,法國殖民者開始大規模沿塞內加爾河而上,向內地開拓殖民地,直達尼日河流域,殖民者的觸角伸向了馬里。

在法蘭西第二帝國時代(1852-1870年),法國沿塞內加爾河中、下游又建立了一批殖民據點。19世紀70年代後,特別是普法戰爭之後,法國資本家的擴張野心驅使殖民者向塞內加爾大舉進兵,實行軍事遠征,並在整個西非展開殖民戰爭。路易·費德爾布被任命為塞內加爾省的新總督,他從聖路易出發,發動一系列戰爭,首先平定塞內加爾河谷的各族,包括特拉扎(Trarza)的摩爾人。1855年,瓦洛王國被吞併。費德爾布接著在馬塔姆、巴奧爾和塞內加爾河沿線建立了據點,所有的沃洛夫人國家被滅亡、分割、控制。1857年,他在達喀爾的萊布村建立了軍事基地,並控制了維德角半島,然後沿岸修建一些堡壘,將軍隊和槍炮運到內地保護法國貿易和確保對內地王國的統治。但直到1886年沃洛夫人抵抗失敗後,法國殖民者才直接控制除卡薩芒斯以外的塞內加爾大部分地區。

1884~1885年,瓜分非洲的柏林會議鼓舞了法國在西非擴張的野心,它在塞內甘比亞建立了一支軍隊以維持殖民統治。1895年6月16日,法國政府頒布法令建立法屬西非聯邦,當時包括塞內加爾、法屬蘇丹(今馬里)、法屬幾內亞和象牙海岸。法國殖民統治者從聖路易向各地滲透,征服了西非大片土地,兼并了茅利塔尼亞,塞內加爾則是法屬西非殖民地的中心。

潘華瓊 張象 編著

2018年 8出版 / 89.00元

ISBN 978-7-5201-2512-3

GIF

內容簡介

本書從歷史、政治、經濟、歷史、文化、外交等多個角度對塞內加爾進行了介紹和說明,兼具學術性與大眾性。塞內加爾共和國位於西非,西臨大西洋,首都達喀爾所在的維德角半島為非洲大陸的最西端,有海路與歐洲和非洲大西洋沿岸國家相連,有鐵路和公路與內陸各地和鄰國相連,成為國際交通要衝。這裡曾是法屬西非的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因此烙有影響深遠的殖民遺產。該國首任「詩人總統」桑戈爾所倡導的民主社會主義,即生產力、社會正義、非洲特性這三者相結合的理論和實踐,使該國發展獨具特色,這裡還有頗具影響力的蘇菲派穆里德教團的聖城圖巴。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城邦的世界 的精彩文章:

TAG:城邦的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