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英雄之旅,化蛹為蝶

英雄之旅,化蛹為蝶

以前,在北方,時不時我們會拋出一句俚語,滾犢子,意思就是一邊涼快去的意思,後來有人把它改了一個說法,美其名曰」翻滾吧,牛寶寶」,要不知道緣由的人還真不知道是什麼意思。武志紅去年出版的文集,暫且叫做大寶寶書,也不為過。


擔當

最近,我迷上了多年前郭寶昌導演的《大宅門》的主題曲,這帶著京腔的歌曲,讓我感覺特別有味道,尤其是這麼一段

平生多磨礪,男兒自橫行,站住了是個人,有情義有擔當,無依無傍我自強

第一次聽這歌的時候,我仍是個中學生,記住了旋律,但對這詞卻沒什麼感觸。多年以後,重聽此曲,感覺能做到這幾句話的人,實在不多,身邊若有此等人,且行且珍惜啊。

擔當這個高頻詞,總會在我們的耳邊響起,感覺稀鬆平常,然而捫心自問,自己有擔當嗎?我想許多人都會遲疑不決。作為歷史上僅有的一代獨生子女,啃老族比比皆是,而獨當一面,有擔當有情義的人,似乎就不多見了。

尤其是是」巨嬰」一詞被提出以後,對照巨嬰的表現,比如」到處找媽,讓人擦屁股」、」不敢獨立承擔」、」錯全都是你的」發現自己身上也有不少,然而只有知道了自己的不足,那麼自己才有改進的方向,身為人父人母的時候,才會想著規避那些自己曾經掉過的坑,而不是效法自己童年的經歷,原封不動的傳遞給下一代。


有一個邊界不知道大家是否注意到,就是高考過後兩個月,很多人就從高中生轉變到大學生,他們準備好了嗎?從高等院校畢業,一個月後就從學生變成了社會人,他們準備好了嗎?

前者是從灌輸式的應試教育向自己探尋的科學教育轉變,後者是從一個飽受呵護的大溫室走出轉向一個需要自己經歷風雨洗禮獨立擔當的人,算是一種心理上的斷奶。然而,對於十個月大的嬰兒,身體上的斷奶都不容易,更何況是心理上的斷奶,很多人並未意識到這點,於是仍然保持著巨嬰的心態。

美國神話學家約瑟夫·坎貝爾說,

一個完整的生命即是一個英雄之旅,完成了這個旅程的人,最後會發現,外部世界的善與惡,和自己內心的善與惡,是一回事。

武志紅認為,生命就是這樣一個過程:

本是一個孤獨的能量體,它需要在關係中藉助鏡子,照亮自己,當這個能量體徹底被照亮後,開悟就發生了。在言語上談論死亡能量和生的能量是一回事,但真的要將它活出來,實實在在體證到,很不易。

利己和個人主義意味著自私自利和自我中心,而利他和集體主義則意味著自我犧牲和奉獻,具體到生活中,就成了這樣的人生觀:我要為別人活著。隨著年紀的增長,慢慢的找不到自我的存在了,人性的扭曲便慢慢開始了。


當父母喊出「一切都為了孩子」時,很容易導致一個惡果:大人們把自己的生命價值捆綁在孩子的身上,令孩子感到額外焦慮。父母把自己未能實現的願望全部寄託到小孩身上,希望他能承載父輩的夢想,走得更遠,事實上卻是事與願違,至少我看到和我一起長大的小夥伴,面對這樣的壓力,很少有不叛逆的,同時也把父母氣的直咬牙的。

人生最大的噩夢是,你身邊有一個人,無論你做什麼,她都要糾正一下。並且,你必須按照她的來,否則不罷休,一件小事的糾纏,都能發展到你死我活的地步。

就我自己而言,我也很反感別人打著對我好的旗號,來對我進行說教,不知不覺的產生了屬於自己的思辨邏輯,雖然一開始我是為了反對別人說教,慢慢演變到對一些我感興趣的觀點,即使批判性思維的初衷不是為了駁倒對方,但是我表現出來的狀態卻讓人誤解成詭辯,或者喜歡抬杠。那個階段,確實是因為腦子裡的問號太多,自己無力承擔,而心理上未能斷奶。


據說,古希臘德爾菲神廟的牆上,有一些銘文,其中有兩條最為有名的格言 ,其一便是:「認識你自己」。只有認識了你自己,你才能成為你自己。

他者即地獄,波伏娃的畢生情人薩特如是說。意思是,如果一個人不是主體,而是成了圍繞著他人來轉的他者,那他就是身處地獄中。最深的關係里,你希望對方尊敬你,視你為一個高高在上的偉人,還是希望對方將你弄成一個孩子?

對於愛人,儘可能給予高質量的回應——「深深的理解和接納」,並帶著熱情,但是守住自己的界限,不要淪為對方的奴僕。


崇拜加照顧,是搞定巨嬰的絕招!

封建皇帝制度設計,不過是早期嬰兒的全能自戀感的展現:

我即世界,世界即我,整個世界為我所用……

太平天國以及老百姓的皇帝夢,是巨嬰夢的最高表現。回看中國歷史,哪怕再出類拔萃的文人,都缺乏個體性自我,逃到山裡的隱士,也會幻想著哪一天被皇帝這個大家長請出來,給予重位。基督教文化,有一個神性的大家長——上帝,所以家庭中就沒有了人神般的大家長。

這些大寶寶們都是這麼思考問題的:

一、全能自戀。我是全能的神,世界必須按照我的意願運轉。

二、自戀暴怒。意願被拒絕,神就會變成魔,而生出摧毀欲。

三、徹底無助。暴怒不能表達,就會轉而攻擊自身,讓自己不能動彈。

四、被害妄想。我的所有不順,都是因為外界有一個魔鬼害的。


好人,在乎的是好壞對錯,而不是愛恨情仇,久而久之,就成了一個道德正確的殭屍。好人看不到自己的惡,就很容易看到別人的惡。所以,要知道,善良與好人常常是一個防禦,防禦的就是自己身上的惡。好人太喜歡自己的「好」,到了一定程度甚至會丟掉人性。

他們會嚴重委屈自己。他們對別人越好,對自己就越委屈。一個成年人,在外部世界是沒脾氣的好人——因他控制不了,而在家則可以是肆虐無度的暴君。

弗洛伊德說,一個人必須學會合理或象徵性地表達他的攻擊性,否則他就會出心理問題。心理健康,是需要付出代價的,而一個常見的代價是——我不再是眾人口碑中的好人。不管全世界怎麼說,都認為自己的感受才是正確的,無論別人怎麼看,絕不打亂自己的節奏,這就走出了自己的心結。


一個被照顧得很好的孩子,他會覺得自己活在善意滿滿的世界裡;一個被照顧得很不好的孩子,他就會覺得自己活在一個惡意滿滿的世界裡。前面一種孩子會覺得他活在天使環繞的世界裡,而後面一種孩子會覺得他活在魔鬼環繞的世界裡。

按照心理學的理論,孩子要跟媽媽長到3歲,而且媽媽的愛要有質量,如此就可以形成基本的安全感。

對嬰兒來講,邊沒有人陪著,是極其可怕的經歷。那意味著,他時刻都處於地獄中,甚至,他時刻都是在和魔鬼打交道。用稍理性的話來說,即精神分析的一句名言:

無回應之處,就是絕境。沒有回應,就是黑暗;有回應,就有了光。

對一個人而言,最可怕的是,他最為重要的感受,卻被周圍人否定,說你不應該這樣,你應該是相反的樣子,這本質上是飽受折磨的靈魂被驅逐到一個角落。


性與歡愉,或者說生命,就是在生與死之間遊戲。所以,性中,藏著一切人性,從摯愛的生,到虐戀的死。性的需要和飲食的需要一樣難以戒除。」

傳統觀念上,情慾是有罪的,但情慾是不可遏制的。所以,通過勾引對方的情慾來釋放自己的情慾,又通過打擊對方的情慾來轉移自己的罪惡感。

滅掉性慾,至少滅掉性魅力,滅掉攻擊性,也滅掉情緒與火熱的情感,徒具好人的外殼,這是最常見的逃離真自我的方式之一。真自我是危險可怕的,而好人是會被認可的。以此,保留了人際能力,但失去了活力的內核。


英雄之旅,化蛹為蝶

神,是金光閃閃的,魔,則是全黑的,如同死神,但它們其實是一回事。

我選擇,我自由,我存在。存在主義哲學,可以概括為這樣的三句話,其中的關鍵是選擇,你的選擇決定了你是誰。諾蘭的《蝙蝠俠》三部曲的第一部中,青梅竹馬的瑞秋對布魯斯·韋恩說

你內心深處如何並不重要,你的所作所為決定了你是誰

在坎貝爾看來,最重要的自由,或者說自由的真諦,是戰勝了內心的恐懼,擁抱了內在黑暗後達成的一種狀態,坎貝爾將這個歷程稱為英雄之旅。成為你自己,完整地成為你自己的歷程,就是每個人的英雄之旅。這至少需要兩點:

一、在現實世界展開你的心,由此,你將難以觀察的內在世界,投射到了外部世界上,就如同將電影膠片投射到了屏幕上,這樣你才能觀察到,你的心是怎樣的;

二、深入認識你自己,特別是那些讓你恐懼的部分,最初你不可避免地會認為,是外部世界讓你恐懼,最後你會發現,你真正恐懼的,是自己的內在。

這個歷程,不是讓你自己變得更好,而是能碰觸到你自己真實的、看似恐怖的人性。英雄之旅,不是一棵小樹拚命長成正能量滿滿的大樹,而是同時也深入黑暗汲取能量的完整大樹,它的樹冠伸向明亮的天空,樹根則紮根黑暗的大地。

覺知自己對全能自戀的渴求,以及對徹底無助的恐懼與抵觸,從力所能及的事開始,一步步去做好自己該做的事,輕易不言退。不追求完美,也不被無助征服,最終你會與事情建立深刻關係,享受這個不完美的過程,並體驗到自信。

這個過程的關鍵,是碰觸痛苦與黑暗碰觸了自己的痛苦,才能懂得別人的痛苦;碰觸了自己的黑暗,才能容納別人的黑暗。真碰觸到時,會發現痛苦中有饋贈,而黑暗即是力量與生命。


結語

記得木心歸納自己的一生說道:有愛有恨,從小有,現在有,愛到底,恨到底。

愛,就是「我」與「你」相遇,只有真實,才能相遇。愛,成立家庭,都是孤獨心靈在尋求鏈接,但希望能真的抱慰彼此,而不只追求形式上的完整。

下次我們試一下,在某些時刻,在你珍惜的朋友、愛人或小孩面前,全神貫注地在一起,用你的全部身心,去聽對方講話,讓他感受到愛。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天地不仁 的精彩文章:

一花一世界-《經濟解釋》

TAG:天地不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