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 > 要衝刺清華北大的女兒,居然去藝考了

要衝刺清華北大的女兒,居然去藝考了

一向膽大的女兒開始準備藝考時,竟然也怯生生的。她不敢去跟班主任坦白,擔心這位她喜歡的物理老師對她失望;她想像班主任老師看她的驚詫表情,「我的物理科代表,是要衝清(華)北(大)的,怎麼能去藝考?」

女兒所在的武漢二中以理科聞名,理化生競賽的牛娃一抓一大把,學藝術的孩子少而且邊緣化。在這所名校里,高考選擇大文大理是陽關道,而藝考更像走獨木橋。有人說,藝術,那就是一個「玩意兒」,非正途,日後豈能養活自己?

自從高一第二學期分科,女兒堅定地選擇學理科之後,我希望她學醫、學金融,甚至繼承她老爸的衣缽去華科學機械,那以後的工作嘛,妥妥的。誰知道,她突然找到了「戲劇的藝術」,這個對用公式和生活現象就能定義的理科來說,玄之又玄的夢想。

要衝刺清華北大的女兒,居然去藝考了

現在看來,女兒想學藝術是蓄謀已久的。打五六歲開始,她就沉迷於各種戲曲,我們家的電視常年鎖定在戲曲頻道,她學著各種唱念坐打無法自拔,多冷門的地方戲只要一開演,都能讓熱鬧的她安靜下來。帶她看了各種戲曲、話劇、舞劇,甚至紅色樣板戲,記得小小的她看《鎖麟囊》,時而拍手笑,時而掉眼淚,那種審美的忘我讓人動容。

小學她迷上了《紅樓夢》,最開始是少兒版的畫書,五年級開始讀人文社的版本,至中學反覆讀,成了她最愛的枕邊書。高中她買了《脂硯齋重評石頭記庚辰本》,厚厚幾本豎排的繁體,她讀來也不腦仁兒疼,作家大朋友又送她甲戌校本,成了她的至愛之寶。從來丟三拉四的她唯有書架井然有序,旁人不能輕易染指。

也許是看多了劇、讀多了書,靈感自然溢出來,她開始寫劇本、寫歌並作曲。寫完了,自己演所有角色,一個人時而男時而女,時而老時而少,裝腔作勢,我笑她「鬼做」,她哈哈一樂不以為意。這個習慣她保持了十多年,偶爾推開她的房門叫她吃飯,她正「鬼做」得興起,優雅地回復我「快演完了,就來」。

本以為到了高中她會自然地選擇文科,可她鄭重地跟我和她爸談:「我也愛科學,尤其喜歡生物和物理,正是因為以後工作我會選擇文科,所以不想這麼快跟理科拜拜,知識大廈還是完備些好。」

強大的邏輯,就是不顧現實的艱險。高二,她把理想的目標鎖定中央戲劇學院、北京電影學院的時候,我的心是忐忑的。她理科成績還不賴,偶爾也能考到班裡的第一名,讓我心生一些妄想出來。她是我肚子里的蛔蟲,馬上拍熄我,「媽媽,你知道我是不適合安靜呆在實驗室的,我對仕途經濟也不感冒。」我心打鼓,咱家祖上從來沒出過搞藝術的,可別像那些亂七八糟的被藝術搞了。

要衝刺清華北大的女兒,居然去藝考了

她的二十四孝老爸無限支持她的藝考決定,甚至陪她看電影追劇,跟她一起隨便指幾個關鍵詞就開始編故事,兩人樂此不疲。我說,讓孩子把藝術當個愛好也挺好。她爸拽一句詞:終不似,少年游。什麼都駕不住年少時候真的喜好。

既要大量看書看電影寫書評影評,又要應付高中數理化的題海,女兒累壞了。有一次月考成績出來,毒舌數學老師嘲笑女兒:「哈,考得不錯嘛,離清華只差一分了。」然後陰笑補刀,「不過這一分差在百位上。」

實在心疼女兒蠟燭兩頭燒,我挺身而出告訴班主任女兒決定藝考,沒有想到,班主任老師開心祝福,希望他的物理科代表日後成為戲劇影視界的大師。老師後來還給女兒寫了一封信,其言辭懇切字跡雋秀讓我感佩,當即拍照下來發朋友圈為證。

高三的冬天,奔波在北京考試的日子是女兒到目前為止的人生里最重要的考驗,她完全停止了數理化的學習,一心泡在文藝常識和劇本、電影里準備考試。女兒充滿煎熬和興奮地在北京備考和等待成績,在武漢留守的我們也覺時光漫長。初試複試甚至三試她一關關地過,她迎來人生拔節似的成長。

二十幾天很快過去,女兒迎來了返校衝刺高考的百天拼搏。久未上學帶來的新鮮感很快被遺忘過多、複習無法跟進的焦慮淹沒,女兒也經歷了自我放棄和重新站起。班主任老師並沒有因為她是藝考生而採用放養政策,恩師的期望與鼓勵,女兒一直以來作為學霸的傲氣與野心,讓她重新走入書山題海。帶著高考生的那股拼搏勁兒,她找到了面對高考這座已經被愚公挖走大半的高山時,內心的平和與勇敢。

現在,女兒已經如願考上了中央戲劇學院,平日不停改劇本寫讀書筆記,過著名正言順「鬼做」,辛苦也幸福的生活。我遙遙地關注她,為她打Call。

撰文/王永芳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