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小柴胡湯證的主要向愈指征

小柴胡湯證的主要向愈指征

小柴胡湯證的主要向愈指征

千百年來,眾多傷寒學者對少陽病小柴胡湯證非常重視和深入研究,提出了很多真知灼見,可謂是百花齊放和百家爭鳴。近年,筆者通過大量臨床實踐和研習少陽小柴胡湯證,產生了很多自己的新認識,與很多傳統經典的說法有所不同。

《傷寒論》101條曰:「傷寒中風,有柴胡證,但見一證便是,不必悉具。凡柴胡湯病證而下之,若柴胡證不罷者,復與柴胡湯,必蒸蒸而振,卻複發熱汗出而解」。該條中「蒸蒸而振,卻複發熱汗出而解」指的是戰汗。但是我們在臨床上應用小柴胡湯時,並沒有像張仲景所說的那樣一定發生戰汗而痊癒,說明戰汗並不是小柴胡湯證常見的向愈指征。

無論是否少陽證,都有可能通過正確調養發生戰汗。也就是說,戰汗不是小柴胡湯調治後獨有的現象。戰汗的發生,多見於既有外邪留戀又有正氣不足之證。通過扶助正氣和疏解邪氣,正氣有能力與邪氣抗爭,就可能會發生戰汗。戰汗以後,有兩種轉歸:一是邪退正復,疾病向愈;二是正衰邪盛,病情惡化。所以,不能簡單地認為戰汗就一定標誌著病情好轉向愈,還要通過綜合分析來確定向愈與惡化。

由於時代的發展變化,我們現在應用小柴胡湯治療內傷雜病的機會相對增多。在這種情況下,由於沒有外邪侵入留戀,所以一般不會出現戰汗,而是通過小柴胡湯治療悄然而解。即使內傷伴有外邪侵入,經過小柴胡湯恰當治療後也未必就一定恰好滿足了戰汗形成的條件。所以,小柴胡湯證的主要向愈指征不是戰汗。我們不能把張仲景的條文作為僵死的教條,更不能忽視仲景和我們現在所處的時代環境的不同。

小柴胡湯證向愈的主要指征是什麼呢?《傷寒論》中有大量的條文給了我們明確答案:身濈然汗出,或大小便通利,或胃和嘔止。如果有表證,則熱退身涼脈靜。《傷寒論》第230條曰:「陽明病,脅下硬滿,不大便而嘔,舌上白苔,可與小柴胡湯。上焦得通,津液得下,胃氣因和,身濈然汗出而解」。該條即說明小柴胡湯證通過濈然汗出而解。條文中既然有不大便而嘔,那麼小柴胡湯正確治療後也應該大便通暢、胃和嘔止。《傷寒論》第148條曰:「傷寒五六日,頭汗出,微惡寒,手足冷,心下滿,口不欲食,大便硬,脈細者,此為陽微結,必有表,復有里也。脈沉,亦在里也,汗出為陽微,假令純陰結,不得復有外證,悉入在里,此為半在里半在外也。脈雖沉緊,不得為少陰病,所以然者,陰不得有汗,今頭汗出,故知非少陰也,可與小柴胡湯。設不了了者,得屎而解」。條文中明確指出大便通暢是疾病痊癒的指征。《傷寒論》第231條曰:「陽明中風,脈弦浮大而短氣,腹部滿,脅下及心痛,久按之氣不通,鼻干不得汗,嗜卧,一身及面目悉黃,小便難,有潮熱,時時噦,耳前後腫,刺之小差,外不解,病過十日,脈續浮者,與小柴胡湯」。該條文中小便難、時時噦,經過小柴胡湯正確治療後也應該小便通利、胃和噦止。《傷寒論》第397條曰:「嘔而發熱者,小柴胡湯主之」。《金匱要略·嘔吐噦下利病脈證治》曰:「嘔而發熱者,小柴胡湯主之」。上述兩條文中嘔吐、發熱,很有可能伴有表證,經過小柴胡湯正確治療後應該熱退身涼脈靜、胃和噦止。(張再康 河北中醫學院)

(註:文中所載藥方和治療方法請在醫師指導下使用。)

來源:中醫中藥網

搜索「renpeng_swxt"關注微信公眾號獲取更多中醫資料。

推薦下載:全新中醫家APP,五十萬中醫人專屬軟體,只專註中醫領域。【社區】以醫會友,廣交天下同道。【工作室】助力中醫打造個人品牌,提升醫患互動,創建自己的工作室。【會議服務】全國中醫會議培訓隨時報名,輕鬆加入中醫名師互動圈。下載地址:http://www.zhongyijia.com.cn/down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醫家 的精彩文章:

益氣化痰,活血開竅治腦瘤
慢性腰痛莫忽視椎間盤變性

TAG:中醫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