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酷暑炎夏 養生有道

酷暑炎夏 養生有道

酷暑炎夏 養生有道

大暑一過,酷熱難耐,很多人便開啟了「涼快」模式。但是其中一些看似是「夏季專屬」的常見行為,實際卻是在不知不覺中損害著我們的身體健康。為此,介紹幾則夏季養生方法讓大家安然度夏。

勿要貪涼 順應陽氣

夏季屬火,氣候炎熱,是萬物蓬勃生長的季節,也是人體陽氣最盛、新陳代謝旺盛的時期。夏季人體陽氣外發,伏陰在內,根據中醫「順應天然」的養生原則,此時更應該注意養護陽氣。《黃帝內經》中說:「陽氣者若天與日,失其所則折壽而不彰。」不難看出,如果損耗了陽氣會對生命健康造成危害。

在夏天,無節制吃冰棍、喝冷飲、長時間對著空調吹、運動後立即沖涼,長期如此,身體會出現明顯的寒象,如精神萎靡、身體畏寒、四肢冰冷、腹瀉胃疼、患腸道疾病等,還有一些病症不會立即發作但會潛伏體內,給秋冬季留下病根。

因此,夏季貪涼是不可取的。該熱就得熱,該出汗就得出汗,要順應陽長的規律。正如《壽世保元》中說:「夏日伏陰在內,暖食尤宜」。在飲食上,夏天可適當用姜等食物來溫中散寒;熱水泡腳、洗熱水澡利於機體排毒;適當運動可以加速體內的新陳代謝,有助於發汗。

起居有常 不妄作勞

炎夏,夜晚悶熱潮濕,很多人也開啟熬夜模式。中醫認為,夜卧則血歸於肝。夜間是人體代謝的關鍵時期,如果經常熬夜,人體正常的代謝機制就會發生紊亂,導致陰虛火旺,引發眼舌乾燥、咽喉腫痛等一系列問題,長久則易引起腎氣不足,使人感覺易疲勞、精神不振,人體的免疫力也會隨之下降。不僅如此,熬夜還會使人提前衰老、皮膚變差,另外還會造成記憶力的下降,甚至還會引發一系列的身心疾病。

《黃帝內經》中有:「起居有常,不妄作勞。」意思是要按照正常的規律生活,不要過分勞累。夏季晝長夜短,人晚睡早起,睡眠時間相對縮短,是符合順應自然的養生原則的,但不可以硬性推遲睡眠時間甚至熬夜。「過時不候」是人的睡眠特點,如果在睏倦時不及時入睡,過了最佳時間就會難以入睡甚至失眠,所以,夏季晚上入睡時間不要超過晚上12點,而且還應該注重午睡,夏日夜短,午睡可消除疲勞、補充精力,時間以半小時為宜。

苦味食物 趕走心火

三伏天,即使是平時溫文儒雅的人,也容易變得煩躁不安,易發脾氣。

中醫認為,心與四季中「夏」相應,心是「精神之所舍」,主宰著人的情志和思維意識活動。夏季時心陽最旺,功能最強,而「暑易傷心」,高溫天氣易使人「心躁」。所以人們在此時要順應天氣的變化,重點養護心臟。

中醫講究「葯食同源」,夏季降火自然也離不開食物。而苦入心經,能泄、能降,可見苦味食物是「心火」的天敵。

苦瓜,中醫認為,有滌熱、明目、清心的功效。夏季食用苦瓜,清暑熱、開胃口,可減輕夏季不想吃飯的問題;金銀花是中醫清熱解毒的首選中藥,特別是現在都比較流行以花泡茶的養生習慣,夏季備些金銀花來泡茶,是很好的清暑之品。尤其是在咽喉腫痛、口腔潰瘍的情況下,用金銀花來「滅火」可謂是好辦法;夏季用蓮子心泡水也是很好的選擇,別看蓮子心味道非常苦,清心火的效果與它的苦味一樣強勁。《溫病條辨》中說,蓮子心由心走腎,能使心火下通於腎,同時又能使腎水上潮於心,達到雙重清火的效果。

除了苦味的食物,夏季還要注意盡量多喝一些白開水,此外,預防心火還要保持冷靜、樂觀的心態,分清輕重緩急,盡量避免緊張、焦慮、暴躁等情緒的產生。(蔣晨)

來源:中醫中藥網

搜索「renpeng_swxt"關注微信公眾號獲取更多中醫資料。

推薦下載:全新中醫家APP,五十萬中醫人專屬軟體,只專註中醫領域。【社區】以醫會友,廣交天下同道。【工作室】助力中醫打造個人品牌,提升醫患互動,創建自己的工作室。【會議服務】全國中醫會議培訓隨時報名,輕鬆加入中醫名師互動圈。下載地址:http://www.zhongyijia.com.cn/down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醫家 的精彩文章:

地龍治病驗方
方證對應,沉痾盡起

TAG:中醫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