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2018 智·創未來——中歐醫學檢驗論壇

2018 智·創未來——中歐醫學檢驗論壇

2018年7月21日下午,經長期多方共同努力,「智·創未來」中歐醫學檢驗論壇在蘇州國際博覽中心勝利舉辦。本次論壇由中國醫學裝備協會檢驗醫學分會主辦、國際臨床化學和實驗室醫學聯盟(IFCC)與羅氏診斷公司協辦,北京定向點金科技有限公司承辦。論壇由叢玉隆主任和IFCC前任主席Ferrari教授主持,共邀請了7名國內外檢驗專家進行報告。

參加論壇的嘉賓還有協和醫院檢驗科徐英春主任、羅氏診斷中國區總經理黃柏興先生、羅氏診斷專業診斷及分子診斷事業部總監陳錦添先生、羅氏診斷 IT總監徐兵先生、羅氏診斷專業診斷及分子診斷全國資深銷售總監王峰先生、羅氏診斷專業診斷市場部總監史華女士等。

叢主任首先回顧了個人與IFCC主席的多年友誼,又進一步介紹了IFCC與中國檢驗學界的相互了解與合作,15年前曾經在義大利舉辦的中歐檢驗論壇,為今天的再次相逢與合作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叢主任也表示希望在今後的IFCC大會中,也能夠有中國的專場論壇,進一步擴大我國檢驗行業與世界檢驗行業的交流、這也是檢驗行業立足本職工作對「一帶一路」國家戰略的踐行。

中華醫學會檢驗醫學分會主任委員、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院檢驗科王成彬主任首先進行了上半場「實驗室「智」慧發展」專場的開場報告--------「數字顛覆、未來已來」。

王主任通過自己兩天時間從北京到上海、上海回北京、北京再到蘇州的高強度報告歷程,從自身和實驗室檢測角度對數字化對於醫療健康、尤其是檢驗實驗室的影響。

效率的提高、人力資源的節約、正確性和準確率的保證。以301醫院智能諮詢機器人的事例向大家說明了醫療數字化的實例。通過對301醫院檢驗科工作流程的回顧與梳理,向大家展示和分析了數字化在檢驗工作中的重要作用,現在,數字化已經成為了檢驗科的數據工作核心基礎。希望通過數字化的進一步發展,實現完全的標準自動化審核。

羅氏診斷的診斷信息解決方案資深項目經理阿拉文德-維拉伽普迪(Aravind Velagapudi)先生介紹了「健康產業的數字轉型」;他從數據層增加的複雜性,講到了檢測層面的複雜性以及之後的治療層面複雜性,在羅氏以患者為中心的企業文化中,將會有更多的機會來將數字化與個體化治療合併起來,為患者提供更好的就醫體驗。

羅氏公司-專業診斷部資深經理安德魯-舒曾梅斯特(Andre Schutzenmeister)博士介紹了「機遇質量控制的實驗室性能監測和預測產品問題的可能性」。安德魯博士詳細介紹了在常見三種樣本中,出現各種錯誤的情況與可能性,為工作在第一線的檢驗同事們分享了數據質量的各種情況。

廣東省人民醫院檢驗科的侯鐵英女士向大家介紹「VUCA時代下的檢驗路在何方」。侯主任激情澎湃的演講,讓大家開始深入思考隨著數字化的不斷深化,檢驗行業的未來會如何發展?檢驗是採樣於患者、應用於臨床、服務於健康。我國的檢驗行業需要勇氣,需要自己原研的產品、試劑、軟體與服務。

論壇的下半場「分子診斷「創」新臨床應用」專題由前任IFCC主席Ferrari先生主持。法拉利主席先回顧了他本人與叢主任的多年友誼,然後介紹了IFCC與CCLTA在過去的良好合作,並對今後雙方在更多層面和緯度的合作提出了設想,希望幫助將CCLTA打造成為具有世界範圍影響力的診斷行業專業會議。

復旦大學基礎醫學院病理系主任朱虹光教授進行了關於「分子病理的臨床應用現狀與前景」的報告。朱教授以美羅華為例,說明了化療藥物在腫瘤治療過程中,通過病理檢測所獲得的不同檢測結果。朱教授還比較了FISH、PCR以及NGS等不同方法學之間的技術原理、檢測樣本要求、操作過程、局限性以及檢測效果。

中山大學附屬腫瘤醫院腫瘤內科的蔡修宇博士進行了關於「讓腫瘤無所遁形:ctDNA檢測的應用現狀及前景」的報告。報告中詳細介紹了不同代詞TKI藥物與基因檢測結果之間的用藥效果。朱教授還系統地對某位患者的患病全程檢測、治療方案、治療效果、以及最近的健康狀況和生活治療進行了描述與分析。提出了多個關於腫瘤化療、一線藥物、二線藥物、三線藥物以及免疫治療的綜合治療評估方案的最終決策等實際病理進行了剖析。還舉例說明細菌耐藥性對於腫瘤耐藥性的提示意義,提出腫瘤的治療是否一定需要將化療和治療壓力達到極限。為治療的治療方案提供了很多新的思路。

江蘇省人民醫院的王芳教授進行了「精準分子診斷在宮頸癌篩查HPV檢測中應用」的報告。王教授以羅氏4800 HPV檢測平台為例,對HPV的樣品提取、擴增、結果、報告解讀等環節進行了介紹。可以在採用最少的人工操作,在1個工作日內完成280份樣本的檢測。而將beta-球蛋白作為內部質控,也可以避免假陰性的出現。從而快速判定患者是否在16/18型、以及其他12個亞型的檢測結果。這樣的準確結果也推動了FDA以及CFDA相關指南HPV診斷標準的批准與實施。

最後,IFCC現任主席Morris教授對論壇進行了總結,Morris主席首先祝賀本論壇的勝利舉辦,同時也對IFCC與CCLTA在未來的合作充滿信心。Morris主席指出:實驗室智能化、數字化是檢驗醫學發展的大趨勢,而分子診斷也會在未來的診斷中起到越來越重要的作用。檢驗醫學始終是人類健康的基礎。無論是常規血糖與膽固醇的測定,還是維生素D的含量,這些指標都對於人類健康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檢驗醫學的準確性對於醫療健康而言的重要性毋須贅述。最後Morris教授也預祝CCLTA在未來的全球診斷領域中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並希望能夠在不久的將來在歐洲 IFCC會議中與更多的中國檢驗同行進行交流。

采編:徐威爾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檢驗視界網 的精彩文章:

自身抗體的自動化檢測趨勢

TAG:檢驗視界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