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宋詞故事:蘇東坡的關門弟子秦觀,被詩詞耽誤的大才

宋詞故事:蘇東坡的關門弟子秦觀,被詩詞耽誤的大才

關注王和尚,讀懂宋詞大家

GIF

秦觀:第一流文人的憂鬱人生

「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

好多古裝電視劇里,男女主角兩情繾綣,卻不得不面臨分開時,一般是女主執手深情仰望男主,一邊緩緩吟出這句詩。

這一句,出自秦觀的《鵲橋仙》,就像晏殊可以憑「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這兩句,在宋詞中獲得終生成就小金人兒一樣,有這兩句,秦少游同學便能永遠活在痴男怨女們的心裡。

傳說中的他,是個倜儻風流的英俊少年郎,娶了聰慧靈巧的蘇小妹,過著你唱我和的神仙眷侶生活。

可是現實中並沒有蘇小妹,蘇軾只有一個早逝的姐姐八娘。

現實中的秦少游,人生比他的詩詞更憂鬱。秦觀沒有顯赫的出身,父親只做過小官。和許多的才子一樣,他天資聰穎,讀書過目不忘。

1078年,30歲的秦觀第一次進京參加科舉考試。這時的他意氣風發,大有捨我其誰的豪邁之氣可惜開榜之時,從頭看到尾,也沒在榜上找到自己的名字。他大受打擊,回到家馬上斷絕了一切交往,獨自一個人看書療傷。

三年後,秦觀第二次參加考試,依舊名落孫山。有人勸他,光是會讀書還不夠,必須要投靠在一位有名人物的門下,你看從前歐陽修、范仲淹他們,不都是晏殊的門生么?秦觀點點頭,他想到了一個人——文壇領袖蘇東坡。

聽說蘇軾要和朋友去揚州遊玩,秦觀靈機一動,先跑到揚州一座著名寺院,模仿蘇軾筆跡寫了一首詞,然後靜候他們到來。蘇軾一來果然納悶了,絞盡腦汁也想不出自己何時來過這裡,又怎麼寫的這首詞。等到秦觀將自己的詞作呈上,蘇軾忽然醒悟道:「向書壁者,豈此郎也」——在寺壁上寫詩的人,肯定是這小子!

愛才的蘇東坡,欣然接納秦觀為自己弟子。 後來,秦觀成為蘇軾的得意門生,和黃庭堅、晁補之、張耒被稱為「蘇門四學士」。

那時候的秦觀,還有著報國的熱血,希望為國家平定西夏、遼國邊患而奮鬥。但官場從來都沒那麼簡單。儘管在蘇軾鼓勵下,秦觀第三次參加科舉,考中了進士,入朝為官。但,奸臣蔡京專權後,將反對自己的蘇軾等政敵一一清算,這就是史上著名的「元祐黨人事件」。

秦觀是蘇門四學士之一,與蘇軾情兼師友,關係密切,政治上的挫折把他們牽連在一起,秦觀也被株連貶官了。

蘇軾是個曠達的人,面對挫折,他樂天知命。秦觀則有所不同。他年輕時雖然也曾一度「強志盛氣,好大而見奇」,但是從他所寫作的詩與詞來看,性格偏於柔弱。如其詩云:「一夕輕雷落萬絲,霽光浮瓦碧參差。有情芍藥含春淚,無力薔薇卧曉枝。」 敖陶孫《臞翁詩評》說:「秦少游如時女步春,終傷婉弱。」

在屢遭打擊之後,深重的哀愁長期包圍著他,其歌詞中也時常流露出一種絕望的哀傷。也許正因為此,他才將更多的心思,投向了慢詞的寫作。那些慢詞,氤氳著清愁,縈繞著離緒,最適合傳達自己的憂傷哀怨。

而慢詞中的多數,與愛情有關。《藝苑雌黃》記載,一次秦觀路過紹興,當地太尉在府里擺下酒宴盛情款待,並讓一個歌伎相陪。秦觀立刻為這個歌伎所吸引,恰好這個歌伎也素知他的才名,兩個人眉目傳情,很快擦出了火花。事後,秦觀寫了一首《滿庭芳》記述此事,以「山抹微雲」開頭。這首詞寫得非常美,一下子就流行開了。蘇東坡讀後,戲稱秦觀為「山抹微雲秦學士」,從此,秦觀便有了「山抹微雲君」的綽號。

秦觀很早便娶了妻,是一名富戶之女,名徐文美。為官後,秦觀特意將老母親帶在身邊,而徐文美留在了家鄉老宅(可見感情不是很好)。為了照顧老母,他特地買了個清秀聰慧的13歲邊姓女孩來服侍。

六年後,老母親做主,將邊女許配給了秦觀。這一年秦觀45歲,他仿效恩師蘇軾迎娶侍妾王朝雲,為邊女取名「朝華」。

納妾這一天,正是七夕,他特地寫下一首詩,以織女譬喻朝華,「天風吹月入闌干,烏鵲無聲子夜闌。織女明星來枕上,了知身不在人間。」

數年後,因反對奸相章惇等篡改新法,秦觀再度遭貶。邊朝華不顧一切地追隨而來,願與他同生死。沒過多久,秦觀被「削秩」,就是將所有的官職封號去除,按照規定,「削秩」之人是不能帶家屬的。秦觀不願連累朝華,叫來她的父親,將她遣送回家。

臨行前,秦觀含淚寫下了那首著名的《鵲橋仙》,「纖雲弄巧,飛星傳恨……」他曾將新嫁的她比作下凡的織女,如今,織女要回到天界了,從此不再「朝朝暮暮」。邊朝華幾近哭厥,磕頭離去。不久後,傳來她削髮為尼的消息。

被貶途中,他路過長沙。奪官之人,人們都遠著,生怕沾染什麼是非。一個平生酷愛秦觀詞的美貌歌妓卻託人帶信來,說願意將終生託付。秦觀大為感動,連夜寫了一首《踏莎行》給她,說現在政治無情,怕連累她,等一旦朝廷重新起用,他自有打算。

讓我們來看看這首給秦觀的悲劇人生留下最後一抹溫情的詞吧,「霧失樓台,月迷津渡,桃源望斷無尋處,可堪孤館閉春寒,杜鵑聲里斜陽暮。驛寄梅花,魚傳尺素。砌成此恨無重數。郴江幸自繞郴山,為誰流下瀟湘去」。這一首詞,蘇軾贊過,王國維贊過,有人甚至認為這是秦觀最好的詞作。

1100年,宋徽宗即位後,秦觀被召還湖南衡陽。走到廣西藤州(今廣西藤縣)時,他饒有興緻地遊了華光亭,還夢見自己填了一首詞,第二天醒來時說給別人聽。可能是講得有些口渴了,他想喝水。誰料當把水取來時,秦觀看著那水笑了起來,就在這笑聲中,一代才子溘然長逝,終年52歲。

早在廣東雷州時,秦觀似乎就預感到了自己的命運,親筆寫下了一首輓詞,詩中描寫了自己辭世的情景:「官來錄我橐(音同馱),吏來驗我屍。藤束木皮棺,藁葬路傍陂。家鄉在萬里,妻子天一涯。孤魂不敢歸,惴惴猶在茲……」

聽到秦觀去世的噩耗,蘇東坡悲痛欲絕,兩天吃不下飯,流淚說:「當今文人第一流,豈可復得?哀哉!哀哉!」而在長沙,苦苦等候的歌妓在夢裡有了感應,她穿著孝服走了幾百里弔喪,回來後便自縊殉情。

「韶華不為少年留,恨悠悠,幾時休?飛絮落花時候、一登樓。便做春江都是淚,流不盡,許多愁。」

他的愁太多了,翻開《淮海集》,點點滴滴的都是淚痕:為身世愁,為際遇愁,為愛情愁,為女兒愁,為社會愁,為古人愁……

但他典雅工麗的文風,有別於柳永的俚俗艷情,為慢詞開創出一片新的天地。在他之後,慢詞作家如周邦彥、李清照們,開始走向清麗淡雅的詞風。

秦觀經典詞作欣賞

望海潮

梅英疏淡,冰澌(sī)溶泄,東風暗換年華。

金谷俊游,銅駝巷陌,新晴細履平沙。

長記誤隨車。正絮翻蝶舞,芳思交加。

柳下桃蹊,亂分春色到人家。

西園夜飲鳴笳。有華燈礙月,飛蓋妨花。

蘭苑未空,行人漸老,重來是事堪嗟。

煙暝酒旗斜。但倚樓極目,時見棲鴉。

無奈歸心,暗隨流水到天涯。

王和尚解詞

此詞不止於追懷過去的遊樂生活,還有政治失意之慨嘆在其中。

有一年早春時節,作者重遊洛陽。洛陽這個古代名城 ,是北宋的西京,也是當時繁華的大城市之一。

詞人曾經在這裡生活過一段時期,對此地留下了難忘的記憶。詞人舊地重遊,人事滄桑給他以深深的觸動,使他油然而生惜舊之情,寫下了這首詞。

此詞的藝術特色主要是:其一 ,結構別具一格,上片先寫今後寫昔,下片先承上寫昔後再寫今,憶昔部分貫通上下兩片。其二,大量運用對比手法,以昔襯今,極富感染力。

八六子

倚危亭。恨如芳草,萋萋剗盡還生。

念柳外青驄別後,水邊紅袂分時,

愴然暗驚。

無端天與娉婷。

夜月一簾幽夢,春風十里柔情。

怎奈向、歡娛漸隨流水,

素弦聲斷,翠綃(xiāo)香減,

那堪片片飛花弄晚,濛濛殘雨籠晴。

正銷凝,黃鸝又啼數聲。

宋詞故事:小詞令人恨

秦觀的詞清麗婉約,久而知味,當時文士歌姬們都很喜歡。

有一次,秦觀應邀參加某貴官的宴會,主人讓寵姬碧桃隨侍勸酒,秦觀領酒之後,也舉杯勸碧桃共飲。主人擔心秦觀勉強寵姬,就說道:「碧桃不善飲酒的。」誰知碧桃慨然說道:「為了學士,拼了一醉!」拿起一個大酒杯一飲而盡。

秦觀動容,為之即席賦詞《虞美人》一首。這首詞的後果,是「闔席悉恨。貴官雲『今後永不令此姬出來。』」滿座大笑。

滿庭芳

山抹微雲,天連衰草,畫角聲斷譙門。

暫停徵棹,聊共引離尊。

多少蓬萊舊事,空回首、煙靄紛紛。

斜陽外,寒鴉萬點,流水繞孤村。

銷魂。當此際,香囊暗解,羅帶輕分。

謾贏得、青樓薄倖名存。

此去何時見也,襟袖上、空惹啼痕。

傷情處,高城望斷,燈火已黃昏。

宋詞故事:「山抹微雲」女婿

這首《滿庭芳》是秦觀最傑出的詞作之一。開端「山抹微雲,天連衰草」,只一「抹」字就出語新奇、別有意趣,秦觀因此得名「山抹微雲君」。

這首詞在當時流傳太廣,連親戚家人也沾了光。據宋代蔡絛《鐵圍山叢談》記載:秦觀的女婿范元石為人性格內向,木訥少言,一次在某酒宴上坐在角落,不語不睬。這時,有位善於歌詠秦觀詞的歌姬,在唱完這首《滿庭芳》後,看到在場的人都很感動,只有范元石無動於衷。

這位秦觀的粉絲對小范的「耍酷」非常不滿,就問道:「這人誰呀?他也懂曲子嗎?」酒意微醺的酷男范遽然而起,淡淡地說:「某乃『山抹微雲』女婿也!」

滿庭芳

曉色雲開,春隨人意,驟雨才過還晴。

古台芳榭,飛燕蹴(cù)紅英。

舞困榆錢自落,鞦韆外、綠水橋平。

東風裡,朱門映柳,低按小秦箏。

多情。行樂處,珠鈿翠蓋,玉轡紅櫻。

漸酒空金榼,花困蓬瀛。

豆蔻梢頭舊恨,十年夢、屈指堪驚。

憑闌久,疏煙淡日,寂寞下蕪城。

王和尚解詞

此詞當寫於紹聖四年(1097)作者初被謫時所寫。

詞分今昔兩層寫,在寫作上運用了倒敘手法,先寫往日光景,再寫今日情景,反襯今日的落寞情懷。整首詞語言清麗,形象鮮明,感情豐富。

這首詞寫今昔景況,但不在換頭轉換詞意,而從起筆到「花困落蓬瀛」追敘昔日遊樂情景,自「豆蔻梢頭」以下寫而今落寞情懷。

其中描寫往日的物態人情,精細入微。全詞章法上對比鮮明,反襯有力,大起大落,構織綿密。

踏莎行·郴州旅舍

霧失樓台,月迷津渡。

桃源望斷無尋處。

可堪孤館閉春寒,杜鵑聲里斜陽暮。

驛寄梅花,魚傳尺素。

砌成此恨無重數。

郴江幸自繞郴山,為誰流下瀟湘去。

宋詞故事:秦少游與蘇小妹

秦觀,字少游,其一生仕途坎坷,在不停的貶謫流放中,一點一點磨折了生命。這首詞就是他在羈旅時寫就的名篇,蘇軾與少游亦師亦友,特別喜歡最後兩句,在少游去世後感嘆:「少游已矣,雖萬人何贖!」可見對少游的器重。

蘇軾偏愛秦少游,民間因此也流傳蘇軾將小妹嫁給秦少游的傳說——「蘇小妹三難新郎」。(明代馮夢龍的《醒世恆言》第十一卷的一篇故事就叫「蘇小妹三難新郎」,記載蘇小妹「比文招親」,洞房之時還出題考他,秦少游過關斬將,最終抱得美眷的故事。)

可事實上呢?這個傳聞純屬馮夢龍滿嘴跑火車。史料記載,蘇軾是沒有妹妹的,所謂的蘇小妹是蘇軾三個姐姐中最年幼的一個。還有,這位蘇小妹比秦觀足足大了15歲,她21歲嫁給自己表哥時,秦觀才6歲。

現實中,秦觀的妻子徐文美是高郵徐姓富豪的長女,她老爸對知識分子很是仰慕,於是,把女兒嫁給了才子秦觀。

而蘇小妹,她的人生就是個杯具,嫁給了她的表哥程之才,兩人一點共同語言也沒有,隨後又被夫家忽視加虐待,剛生完小孩沒多久就死了,還來不及等秦觀長大呢。

浣溪沙

漠漠輕寒上小樓,曉陰無賴似窮秋,

淡煙流水畫屏幽。

自在飛花輕似夢,無邊絲雨細如愁,

寶簾閑掛小銀鉤。

王和尚解詞

這首詞以輕淺的色調、幽渺的意境,描繪一個女子在春陰的懷抱里所生髮的淡淡哀愁和輕輕寂寞。全詞意境悵靜悠閑,含蓄有味,令人回味無窮,一詠三嘆。

此詞構思精巧,意境優美,猶如一件精緻小巧的藝術品 。作者善於藉助於氣氛的渲染和環境的烘托,展現人物複雜、細膩的心靈世界,從而使讀者通過環境和心靈的契合,情與景的交融,體味到一種淡淡的憂傷。

鷓鴣天·春閨

枝上流鶯和淚聞。新啼痕間舊啼痕。

一春魚雁無消息,千里關山勞夢魂。

無一語,對芳尊。安排腸斷到黃昏。

甫能炙得燈兒了,雨打梨花深閉門。

鵲橋仙

纖雲弄巧,飛星傳恨,銀漢迢迢暗度。

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

柔情似水,佳期如夢,忍顧鵲橋歸路。

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

王和尚解詞

此詞熔寫景、抒情與議論於一爐,敘寫牽牛、織女二星相愛的神話故事,賦予這對仙侶濃郁的人情味,謳歌了真摯、細膩、純潔、堅貞的愛情。詞中明寫天上雙星,暗寫人間情侶;其抒情,以樂景寫哀,以哀景寫樂,倍增其哀樂,讀來蕩氣迴腸,感人肺腑。

這首詞的議論,自由流暢,通俗易懂,卻又顯得婉約蘊藉,餘味無窮。作者將畫龍點睛的議論與散文句法與優美的形象、深沉的情感結合起來,起伏躍宕地謳歌了人間美好的愛情 ,取得了極好的藝術效果。此詞的結尾兩句,是愛情頌歌當中的千古絕唱。

千秋歲

水邊沙外,城郭春寒退。

花影亂,鶯聲碎。

飄零疏酒盞,離別寬衣帶。

人不見,碧雲暮合空相對。

憶昔西池會,鵷鷺同飛蓋。

攜手處,今誰在?

日邊清夢斷,鏡里朱顏改。

春去也,飛紅萬點愁如海。

宋詞故事:秦觀的絕命詞

《汲古閣本》題作「謫虔州日作」。

《艇齋詩話》:少游「水邊沙外,城郭春寒退」詞,為張芸叟作。有簡與芸叟云:「古者以代勞歌,此真所謂勞歌。」秦少游詞云:「春去也,飛紅萬點愁如海。」今人多能歌此。方少游作此詞時,傳至予家丞相(曾布),丞相曰:「秦七必不久於世,豈有愁如海而可存乎?」已而少游果下世。少游第七,故云秦七。

《獨醒雜誌》卷五:少游謫古藤,意忽忽不樂。過衡陽,孔毅甫為守,與之厚,延留,待遇有加。一日,飲於郡齋,少游作《千秋歲》詞。毅甫覽至「鏡里朱顏改」之句,遽驚曰:「少游盛年,何為言語悲愴如此!」遂賡其韻以解之。居數日,別去。毅甫送之於郊,復相語終日,歸謂所親曰:「秦少游氣貌大不類平時,殆不久於世矣!」未幾果卒。

俞陛雲《唐五代兩宋詞選釋》:《冷齋詩話》謂少游此詞,「想見其神情在絳闕道山之間」,乃和其韻。《後山詩話》云:世稱秦詞「愁如海」為新奇,不知李後主已雲「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但以江為海耳。夏閏庵云:此詞以「愁如海」一語生色,全體皆振,乃所謂警句也。如玉田所舉諸句,能似此者甚罕。少游歿於藤州,山谷過其地,追和此調以吊之。

頭條推薦

關注王和尚,每天讀好文

GIF

不拜師 不收徒 不斷讀書

不崇古 不媚俗 不違初心

六不和尚

個人微信號 : tianxie142

微信公眾號:midouwei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六不和尚 的精彩文章:

宋詞故事:猛人歐陽修一生為何緋聞纏身?細數其經典詞作

TAG:六不和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