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化 > 泡茶,七分茶道三分美學

泡茶,七分茶道三分美學

泡茶,對於事茶的人來說是一件不能鬆懈的事。

參加過很多茶會,藝術的品茗空間,插花、掛畫、焚香,四藝兼備,在這樣的環境下,茶體現出來更多是藝術與精神的境界。但是,茶的滋味本身不能因此而含糊。

有句話這樣說:倒茶七分滿,留三分是人情。如今拿來看茶道美學,茶道至少要保證七分,留下三分是美學。對事茶的人來說,能把茶泡好這是必須的,不然茶道美學就說的牽強。

泡茶,七分茶道三分美學

把茶泡好的意義,其實不高深,就是將每一道茶的茶湯都泡出當時茶葉的最佳狀況。

如泡綠茶,第四泡的茶湯品質相對會差於第二泡;第一泡茶湯茶葉處於乾燥狀態,在沖泡時一定要控制好浸泡的時間,時間不充分,會有些茶葉未被浸潤,時間過了,茶湯濃釅,第二泡以後相比較容易駕馭。

諸如此類的問題非常實際,都值得事茶人花時間去逐一通曉。

泡茶,七分茶道三分美學

日常泡茶,要做哪些功課反覆練習呢?

把茶泡好需要掌握好茶水比、沖泡水溫,浸泡時間,這是最基本的要素,另外就是需要選擇適合的器皿。

茶水比的主要取決於投茶量,目前很多茶師的計算方式喜用稱量,還有一種方式也很便捷,按器皿大小及茶葉外形兩項目測,如外型蓬鬆的茶,可按主泡器皿容積的三分之一投放,外形緊實的茶,可按主泡器皿容積的四分之一投放。

水溫狀況,每一類茶事宜的水溫不一樣,綠茶,根據茶葉等級和工藝,70—80度不等,細嫩芽尖稍低,能更好的保證滋味鮮爽,葉底色澤翠綠,更具觀賞價值。粗老的綠茶則需要稍高的水溫,將茶中的芳香物質更好的釋放出來,韻味飽滿。

浸泡時間是決定茶湯品質的重要因素,第一泡的基本浸泡時間因茶的工藝外形可判斷出湯時間,如外形成球狀的烏龍茶類,以及未經揉捻的白茶等,第一泡最好能在一分鐘左右,外形細小重度揉捻的紅茶、撬開的普洱熟茶等,第一泡的時間不超過30秒為宜。

按茶類的不同選擇適合的器皿,也是提升茶湯品質的關鍵,白色瓷質蓋碗適用於任何一類茶,能固定的發揮每類茶的香氣和滋味,湯色葉底一覽無遺,方便快捷。

如要給茶湯加分,比如泡紅茶,不妨選用瓷質小壺,可使紅茶的滋味更加醇厚綿長,香氣更加濃郁。再如泡名優花茶,沖泡以凸顯仙靈的花香和呈現優質的茶胚和整體的美感為原則,宜選用玻璃或瓷質的蓋碗,每人一隻蓋碗,茶入杯中,注入適宜溫度的水,隨即蓋上杯蓋,保溫聚香,品飲時,托杯於掌心,茶花舞動、沉浮盡在眼前。

泡茶,七分茶道三分美學

把茶泡好,有基本功需要熟練,也要懂得在不同條件下的把握與變通,講究心手合一,把茶湯呈現出最好的品質,讓人從一杯優質的茶湯中感受所有的靈韻,這事本身看上去就很藝術。茶道美學,雖說茶道至少要保證七分,留下三分是美學,但把茶泡好,這本身不也正是一種美學嗎

(版權歸原創者所有,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繫)

【此文章為英德姐妹茶莊的懂茶妹整理髮布,轉載請說明,特此聲明!】有任何問題直接留言或加私信我懂茶妹交流哦~

喜歡喝茶和懂茶是兩回事,喜歡並不代表一定懂,你愛喝茶,那麼請你也要懂得如何正確挑選茶買茶,正確泡茶喝茶。喝茶不是一種盲目的喜好,你懂茶,茶也會自然的懂你

( 有任何問題直接留言或加私信我交流哦~)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茶源地理 的精彩文章:

單樅茶是大自然的饋贈
怎樣泡紅茶才有香醇的幸福味道?

TAG:中國茶源地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