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大雨澆遍半個省,魯西北持續「蒸桑拿」,乾旱愁壞庄稼人!

大雨澆遍半個省,魯西北持續「蒸桑拿」,乾旱愁壞庄稼人!

「安比」進入山東境內,受其影響,魯東南、魯中地區迎來強雨,這邊暴雨不斷,那邊卻持續「蒸桑拿」,魯西北尤其是菏澤、濟寧以及巨野等地,各農作物「萎靡不振」,農民們叫苦不迭。魯西北主要以種植玉米作物為主,雖說玉米是喜熱作物,但在極度乾旱高溫的天氣下,生長也受到很大限制。

農業知識科普:高溫乾旱對作物的影響,在烈日直接照射下,玉米蒸騰作用過強,植物內的水分大量流失,葉片向內捲曲,以減少蒸騰作用。長期乾旱條件下,細胞液泡會發生質壁分離,最終導致植物死亡。同時,作物體內養分的運輸需要水分協助,缺水會導致運輸量減少,從而降低養分的有效性,進而導致作物減產,使農民的收入降低。

大暑正值「三伏」中,氣溫最高,日照最強,喜熱作物生長速度最快,像玉米,水肥充足的情況下,此間長勢最「迅猛」,不誇張的說一夜能長几厘米。下圖為當前菏澤地區用水泵和水管澆灌玉米地的場景

目前的大農業在很程度上還是靠天「吃飯」的,現代科技的發達及便利工具的普及,雖說對農業的現代化起到了極大的促進作用,但面對乾旱,農民還是有種巧婦難為無米之炊的無力感,要麼等雨來,要麼去引水灌溉。

說到這,讓人想到古時候百姓祭雨,現在看來有點「愚蠢」,但從深層次考慮,可以看出庄稼人對雨的渴望和對天氣的依賴。 缺雨乾旱後的灌溉首先得有水,這水就兩個獲取方式井水和河水,在遇到大旱時,往往會出現「供不應求」現象,出現水資源「枯竭」,人畜飲水都有問題,這灌溉也就排不上號了。下圖為菏澤地區一普通河,河面此前還較為寬闊,經過五天庄稼人的大規模灌溉後河已見底,可見農民對水資源的需求量之大。

記者在菏澤地區拍下了兩張圖,一張是灌溉當天、一張是灌溉四天後同一地塊玉米的情況。可以看出,持續的高溫(每天在38℃左右),水分蒸發快,就算是農民加以灌溉了,在這樣持續的高溫條件下作物還是會影響生長。

灌溉當天狀況

灌溉四天後狀況

不管怎樣,還是希望能多下幾場大雨吧,不要讓庄稼人再愁眉苦展了,讓農民有一個好收成!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農業知識科普 的精彩文章:

TAG:農業知識科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