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茶、禪、禪性與人生

茶、禪、禪性與人生

禪的精神在於悟,茶的精神在於雅。品茶是參禪的前奏,參禪是品茶的目的。茶中有禪,禪借茶悟。茶禪共同追求的是精神境界的提純和升華。茶與禪總是緊密相連。也許是因為可以概括茶與禪的這幾個字是相通的:苦、靜、雅、悅。

茶與佛有相通之道,均在主體感受,非深味而不可。飲茶需心平氣靜,講究井然有序地啜飲,以求環境與心境的寧靜、清凈、安逸。「茶道的根本在於清心,這也是禪道的中心。」總之,自唐宋以來,禪提升了飲茶的品位與境界,茶滌除了人心靈的暗昧,有助於禪心的體悟,禪茶一味,才是茶道的精髓之所在。

佛祖說,人生有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怨憎會苦、愛別離苦、求不得苦等等,而茶其味也是苦的,這一點正好和佛教的意旨相迎合。因為那苦味過後,舌尖便會有一陣清甜。那種感覺是乎就像我們的人生,總是在苦痛後反芻出甜蜜。或許這就是人生的二律背反吧。

人生漫漫,世事紛繁,物慾橫流,人心浮躁,所有世俗的一切都充斥著我們每一個人的身心,搪塞著我們漸欲迷離的眼睛。

從何處來,到何處去?唯獨拋開名利是非,身處靜處,烹一壺清冽氤氳、升騰煙霧的茶,才能使自己的心靈避開塵世的一切煩擾,遠離名利的纏繞。

佛曰:一花一世界,一葉一如來,一念心清靜,蓮花處處開。看世界用眼睛是遠遠不夠的,唯有用心靈,用心靈才紛繁紅塵,悟芸芸眾生。

喝茶也如是,不能僅看物質方面,要用心去體會,你所得到的會更多更多。

那種詳和、寧靜、安閑、美妙的心境,或許只有內心的純凈無染、淡然豁達才能感受到這種最高空靈境界,而其中的奧妙只能感悟和領會,不能用言語表達。茶的先苦後甜,茶的淡泊,茶的利於人等,都需要你放下一切,慢慢地來品味。

茶,置於杯中,加入水。她在杯中漸漸伸展開來的葉子,把一生的光陰凝成清清淡淡、起起伏伏中那一瓣恆久的心香。

靜美如你;淡雅如你;情懷如你;生命亦如你。

一種從容淡雅的生活狀態,不甘於平庸仔細地去感受生活中的美好。青青一葉,暗香浮動。一切如葉,葉似一切。

茶的語言,禪的意境,葉的情懷——這種似禪的意境,世間最美好的事物都在這一靜一念中感悟!

佛經里常說:般若波羅密。其意譯就是通過智慧達至人生彼岸,獲得超越生死的解脫。做智慧的人,懂得靜和放棄,懂得生之必死,而又對生命充滿了無限熱愛。在瀟洒坦蕩之中,在放蕩不羈之處,活出生命的味道來。

我想真正的佛性其實不在於喝茶或者喝咖啡。喝茶的人未必體會得到那由茶帶來的禪境,不喝茶的人也未必不知那由茶香帶來的禪境是人生寶貴的財富。無論是茶葉還是咖啡,哪怕只是一杯白開水,只要人們用心體會,禪境就會「因緣觸發,禪機自顯」了。或許這就是六祖惠能講的頓悟吧。

茶,一杯茶,參和悟在心境,心境明徹,即使市井喧囂,人境愚拙,不過是一次品茶,品的是茶,聽的是家常,賞的是世態百像。

喧囂浮躁之時,內心保留一點佛性,活出一點禪的味道,使生活更貼近自己生命本質需求。喧囂塵世里,讓心境接近天空,讓意念隨心而動,洗滌人生旅途中被浮躁渾濁了的風景,心無塵染。

法供茶

緣起無我

為善而生

敬請關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的精彩文章:

喜茶的無人餐廳、必勝客的新logo,餐飲新趨勢是變!
外出旅行帶白茶,散茶與餅茶哪個更加方便?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