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帶孩子有這4種行為,就是過度溺愛了,有你嗎?
對孩子的溺愛似乎古來就有,到如今的年代更甚,孩子永遠是第一位,吃的先吃,喝的先喝,用的先用,宛如一個個的小公主小王子,都知道溺愛是害了孩子,可是,我們該如何知道自己是否屬於溺愛孩子的類型呢?如果發現已經溺愛了,又該怎麼樣做呢?
1、 忽視了孩子的動手能力
對待我們的孩子,其實也包括了我們自己小時候,父母都是覺得,孩子是沒有能力做好某件事或者說,不放心,不捨得孩子去做的。
你可能會說:"來來來,媽媽來喂你"或者,我幫你做什麼什麼,理由是:讓孩子自己吃最後都弄的亂七八糟,還不如我來。
那麼你想過嗎?人類的動手能力,不就是從一開始不熟悉,到逐漸的孰能生巧?有誰是生來就會的?
所以,我們應該釋放孩子本應學會的能力,適當的去讓孩子自己做。千萬不要阻礙孩子的動手能力。
2、 過度的擔心孩子
其實這一點和第一點是有類似的地方的,孩子動手能力有了,必然會發生這樣那樣的事情,出於愛護,我們都不願意讓孩子再去做。
如果,你發現自己是這樣,那麼,"狠心"一點吧,除非是危險的事情,其他時候還是要讓孩子多一點堅強,孩子本比你想的,更加優秀。
3、 盲目的順從
我們都知道孝順的意思是以順為孝,而目前對孩子,大人一般都會聽之任之,做什麼都會同意,其實這是害了孩子。那麼,對孩子敢於說"不"就勢在必行了,有的孩子你越是說"不"就越來勁,但是你想過沒有,是不是你越順從,當你勸阻他做某些事情的時候就會越難呢?那麼,就要跟孩子講明白,什麼樣的事情是可以做的,什麼樣的是不可以做的,千萬不能百依百順。
4、 以孩子為中心
現在一般來說,都會先讓著孩子,新衣服,一定是給孩子先買了穿,好吃的,一定是第一口給孩子吃,這樣逐漸的孩子會認為只有自己是最重要的,同時形成以自我為中心的,甚至是自私自利的孩子,我們做父母的當然是希望孩子不比別人差,寧可自己省吃儉用也要給孩子,但是我們可以適量的,不求在孩子跟前太過突出,盡量讓孩子有一個適度的待遇即可。
快點看看,我們是否在一點點的走向溺愛孩子的道路呢?


※別不信,有了閨女以後,男人都會患上一種「不治之症」
※30歲之前生孩子,和30歲之後生孩子,對孩子的影響真不小
TAG:采兒媽媽說育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