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浪潮袁誼生:工業互聯網助力企業數字化轉型的創新實踐

浪潮袁誼生:工業互聯網助力企業數字化轉型的創新實踐

至頂網伺服器頻道 07月24日 新聞消息(文/李祥敬): 2018年7月23日-25日,由中國電子學會主辦,至頂網承辦的以「聚力雲上生態 賦能實體經濟」為主題第十屆中國雲計算大會在北京國家會議中心舉辦。此次會議承繼前九屆大會的成功經驗,採用全體大會、專題論壇、展覽展示和社交互動平台等形式,邀請海內外權威嘉賓,繼續為業界搭建一個雲計算大數據技術、產業和應用多領域最具影響力的交流和傳播平台。

浪潮袁誼生:工業互聯網助力企業數字化轉型的創新實踐

在24日舉行的大會上,浪潮雲董事長兼CEO袁誼生進行了主題為《工業互聯網助力企業數字化轉型的創新實踐》的演講,詳細介紹了浪潮在實施工業互聯網,助力企業數字化轉型過程中的實踐經驗。袁誼生表示,工業互聯網是邊緣解決方案加上雲上的服務能力。利用工業互聯網助力數字化轉型,需要具備三大核心能力。第一,要有先進位造業模式的經驗。第二,企業信息化的服務能力。第三,公有雲平台支撐能力。「浪潮致力於打造跨行業、跨領域的工業互聯網平台,助力企業數字化轉型升級,推動實體經濟實現高質量發展。」

以下是演講實錄:

我今天給大家彙報的題目是「工業互聯網助力企業數字化轉型的創新實踐」,詳細談一下三個方面的內容。

第一,浪潮對工業互聯網在企業數字化轉型實踐中的認識和體會。

第二,打造工業互聯網平台或者是實施工業互聯網過程中我們的核心能力要素需要哪些?

第三,在推動工業互聯網過程中需要重視哪些問題?

現在談企業數字化轉型,對數字化和數字化轉型這兩個概念,大家有不同的答案。在整個實踐中,數字化就是在計算機系統裡面用數字編碼的方式把物理場景以及行為還原出來。而數字化轉型的過程就是結合企業信息化的深度融合,在計算機上展現物理世界,利用新的技術比如大數據、人工智慧對展現的數據進行加工、處理,形成一些新的功能,最終為企業實現新增的價值。

數字化轉型應該帶來增量價值,而不是業務模型直接在網上體現。企業信息化進行了很長時間,只是把相關的業務流程利用信息化的方式給固化下來,按照流程去執行,所以我們是流程驅動的,以業務的流程驅動業務的狀態去做。

到了數字化,企業在原來信息化成果的基礎上要承接一些信息化的成果,基於數字化把數據進行彙集,重塑業務流程、業務模式、組織和結構,這個是基於數據出發,以數據來驅動的,這是我們講的數字化企業。我們再用人工智慧的技術逐漸對數據建立更多的關聯和加工,成為智慧企業。傳統的企業信息化到數字化的企業,再到智慧型企業,分成三步進行推動實施。

現在雲計算已經從傳統的遊戲、社交、電商領域向政府、健康、醫療、教育、電力、政務、社會治理、便民服務等領域發展。同時,雲計算通過智能製造,特別是工業互聯網,向企業市場擴展,工業互聯網加快了雲計算在企業市場應用的普及。在這個過程中,工業化就是很強的一個抓手,或者是廣義來講就是現在企業上雲的代名詞,數字化企業加工成網路化、智能化,最後實現數字化企業的轉型,工業互聯網在其中起到一個很核心的作用。

我們說工業互聯網在整個企業的轉型過程中,它的定位就是提升大型企業工業互聯網的創新和應用水平。工業互聯網在大型企業首先進行應用和創新,得到很多應用創新的成果,這個還不是工業互聯網核心的目的,這只是核心基礎。大型企業產學研用出來的工藝模型,藉助微服務、各種各樣的工業APP,通過雲的形式給中小企業提供服務,這個叫做工業互聯網。通過它也能加快中小企業在工業互聯網應用能力的普及,這個是基本定位。

從作用來講,工業互聯網承載整個數字化轉型過程中的成果,同時也支撐這些成果的開發,是一個承載平台、開發平台、服務平台,要把成果推向更多的企業提供服務,這就是我們說的工業互聯網的定位和作用。在企業數字化改造過程中,基於數據、模型提供服務,從數據的描述、診斷、預測以及整個的洞察和分析形成各種各樣的應用。通過APP、工具、PaaS,給大家提供服務,這樣變成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的支撐。

工業互聯網平台架構和傳統的雲計算架構有所不同,其增加了邊緣端,就是結構端的平台。從工業互聯網來講,雲服務要滲透到產品在出廠之前,也就是工廠製造過程中的管理,我們叫生產過程中的電商。原來我們說供應鏈有兩端,一個是產品出廠以後到了消費端需要供應鏈,現在在工廠內部,從生產的過程中到材料原產地到工廠以及製造過程,通過公有雲服務的模式加強企業在這塊的數字化能力,包括數字化轉型能力,這是工業互聯網延伸到工廠的內部,延伸到了我們原材料的採購和供應。我們現在用公有雲來做工業互聯網,往後端實現滲透,需要增加一個數據連接層,就是物理的連接IOT,把設備、產品、生產場景搬到雲上來,就是用數字化搬到雲上,利用人工智慧、大數據、ICT等等新興的技術對它進行處理,提升整個企業的創新能力,給企業帶來增長價值。

在工業互聯網還有一個工業PaaS平台,承接企業大腦、工業的機理、工業的微服務、工業的模型,在這之上的SaaS平台上增加了很多工業APP,這些工業APP基於工業PaaS進行設計、開發。工業互聯網平台比傳統雲平台增加了一個邊緣層,在工業化面向的場景不單單是一個消費,整個生產過程中場景是不同的,或者是分行業、分領域,所以工業PaaS是個性化的,在工業互聯網裡面,很多的模型機理只是特定行業、特定領域的,所以工業PaaS的打造需要更專業化的能力。

在推動工業互聯網的過程中,我們要解決哪些事情?現在工業互聯網首先要解決邊緣側,要對現場生產的設備、現場、產品進行改造,首先要通過IOT連接技術,能把這些設備的數據,不管是運行的,還是場景的,還是監控的,這些數據通過工業網端,通過各種各樣的方式傳遞到雲數據中心裏面,藉助控制系統進行現場控制。

比如自動駕駛,並不是說把所有的現場指揮駕駛數據都放在雲端,汽車裡面一定有一個計算力才能及時處理,場景的數據放到雲端上,形成邊緣和雲上的能力結合。工業互聯網要解決的是怎樣進行一個數字化的設備改造和場區的生產改造,這樣就能讓產品、系統、設備的狀態真實地反映到計算機上。最後在雲上形成一個能力,利用大數據、人工智慧、區塊鏈、企業大腦各種各樣的技術和工具形成數據,形成各種機理的模型,最後給大家提供服務。所以,工業互聯網是邊緣解決方案加上雲上的服務能力,這兩部分就是整個我們說的工業互聯網核心去解決的兩個大方面的問題。

在雲上,我們通常說數據+模型,核心就是信息化與工業化深度融合,創造新的增長價值。這個增長價值,不是說工業化做的是模型、經驗只是供企業自身來,這個是一個方面,但是工業互聯網能把好的成果放到雲上,能讓更多的企業享受到成果帶來的好處,工業化本身要有雲上的數據。

另外,既然工業互聯網擁有邊緣雲和雲上的服務能力,現在就要根據每個行業不同的場景進行有針對性實施。每個行業需要的場景不同,大家信息化通用的軟體應用不相同,在場景上有所不同,工業互聯網並不是把現在企業信息化的東西推倒重來,而是利用企業信息化的成果和系統與數字化、數字化改造進行深度融合。

通過公有雲的能力提供服務,需要解決混合雲的問題,需要把邊緣雲和公有雲打通,形成高效的協同管理。哪些業務、數據放到工廠的現場進行處理,哪些數據應該放到公有雲上,它們之間如何實時進行交換和共享,建立一個整體的混合雲,實現雲之間的管理機制,還包括業務之間,線下業務和現場邊緣性業務和公有雲上系統、數據之間的協同、傳輸和及時的控制,這樣才形成整體的公有雲管理。

在實踐的過程中,浪潮認為利用工業互聯網助力數字化轉型,需要具備三大核心能力。第一,懂得先進位造業,就是要知道製造業應該怎麼做,就是要有先進位造業模式的經驗,自己得有工廠知道怎麼改造。第二,做過企業信息化的服務能力,不光自己改造好,還要把改造成果給更多的中小企業提供服務的話,你必須得做過企業信息服務化的能力。第三,公有雲平台支撐能力。

先進位造業模式就是我們講的邊緣雲解決方案的能力,對不同的場景,要有面向不同的行業、場景,面向設備遠程監控的場景,故障預測,設備的能耗管理,包括設備自動化的遠程管理,生產環境的監控,生產執行的優化,特種設備遠程監控,不同場景在不同行業怎麼進行數字化改造,傳統設備怎麼進行IOT的改造,如何能把運行狀況的數據上雲,對這些數據進行分析,甚至才能控制這些設備的運行。我們要有邊緣雲的解決方案,這個時候就要懂製造,做過先進位造業信息化的模式。

浪潮自己有個高端製造工廠,通過這個工廠生產成本降低了15%,整個產能提升了4倍,運營交付周期從15天縮短到5到7天,產品合格率率大於99.6%,服務的及時率提升了40%,整體運營成本降低了4%。

到了雲上,應該有建模的能力,或者給建模者提供服務支撐的能力,同時能把建模的工具、服務輸送給更多的中小企業,享受成果的能力,在雲上就要構建創新和服務的能力,就在公有雲上支撐我們的開發。另外,工業互聯網的成果怎麼通過企業信息化的服務能力傳遞出去?於是我們把數據關聯,了解企業信息化執行的過程,建立數據的模型,進行決策管理推動,這個也是企業重要的能力。

浪潮現在覆蓋九大行業和七大領域,目前很難有一個工業互聯網的平台能夠覆蓋全國這麼多的行業和這麼多的領域。浪潮服務於傳統大客戶的經驗,從事企業信息化30多年,我們了解企業用信息化。在數字化的過程中,我們有工廠改造的經驗,給大家提供各種各樣的服務,從小微企業到中型、大型企業,全方位的覆蓋,中國500強26%是浪潮的客戶,實現企業信息化到數字化。

比如浪潮給中儲糧實施了物聯網,對糧庫進行統一的管理、監控,糧食存儲的狀況等等全部進行自動化的處理。我們可以提供國際化的行情,國家掌控糧情周期由15天縮短為3天,整個的運營成本降低了5%,使它成為全球最大的智能糧庫管理平台。

第三個能力是公有雲平台支撐能力。浪潮擁有七大公有雲核心節點,給大家做好服務,對於雲來講本身要有三個特徵。

1、雲首先是可信賴的。國家出台各種各樣的資質,其中兩個就是對於用戶數據的保護能力,大家的數據都放到雲上來安全不安全。首先我們保證自己不拿,同時保證不讓別人拿走。通過各種資質認證,實現用戶數據保護能力,保證這個平台是可信賴的平台。

2、專業化。面向工業化不是消費互聯網的平台,所以必須有IOT、專業化、信息化的服務能力。

3、生態化。生態裡面包括IOT的合作夥伴,工業PaaS的合作夥伴,也包括應用的合作夥伴,我們有廣泛的生態進行合作。

首先是開發者的生態,基於浪潮工業互聯網開發平台支撐眾多的開發者開發出更多好的應用,通過開發者中心、開發者社區提供支撐,最後放到浪潮雲市場進行推廣,也給企業提供了推廣的服務,讓更多的企業享受到數字化轉型過程中的創新成果,所以我們的平台也得有一個生態服務的體系。

我們要發展各種各樣的夥伴,同時給大家提供各種的服務方式。現在隨著工業互聯網的普及,我們和合作者一起給客戶開現場推介會、服務會和各種各樣的培訓,讓更多的企業了解理解信息化和工業互聯網怎麼促進數字化改造,還幫助合作夥伴一起向客戶介紹、推廣我們的產品,大家一起在這方面進行推動。

我們現在和濟南第一機床廠一起,用工業互聯網的改造實現了雲上SCADA系統的數字機床遠程設備監控系統,使故障預測成功率平均超過90%,備品備件流轉效率提升25%,這就是浪潮跟合作夥伴一起來打造工業互聯網的典型案例。

另外,圍繞開發區,還有區域性的平台,浪潮也和合作夥伴一起,在章丘明水打造面向園區企業的工業互聯網服務,最終整個園區的能耗下降了15%,整個設備利用率提升了90%,整體經營狀況提升30%。

浪潮和合作夥伴一起打造工業互聯網生態平台,為合作夥伴提供市場推廣、服務模式轉換、產品模式增長和各種各樣的增長價值。在這個過程中浪潮和合作夥伴一起共同努力,打造跨行業、跨領域的工業互聯網平台,助力企業數字化轉型升級,推動實體經濟實現高質量發展。

謝謝大家!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至頂網 的精彩文章:

DDN接手英特爾Lustre文件系統業務
微軟聯手沃爾瑪打造雲聯盟 矛頭對準亞馬遜

TAG:至頂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