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為何說釋迦牟尼雖然沒能長生不老,卻永遠活著?

為何說釋迦牟尼雖然沒能長生不老,卻永遠活著?

世界上三大教,就是佛教,伊斯蘭教,和基督教,其中對中國社會影響最大的,除了本土的道教以外,就是佛教了,我們在生活中也見到過很多信佛的人,也去過很多寺廟旅遊,但是很多人可能不知道佛教的起源,那佛教到底是怎麼來的呢,今天小編就來講講這樣一個故事。佛教的創始人是釋迦摩尼,是一個印度人,釋迦牟尼並不是生來就是佛祖,他是一個王子,年少聰慧,喜歡思考人生,他貴為王子,過著所有人都羨慕的生活,他自己也非常的注重自己的修養,所以財富健康名望這些大家渴望的東西他都有,但是他卻突然覺得,這樣的生活沒有任何意義。

剛才也說過,釋迦摩尼喜歡思考人生,他思考許久所有先賢都在思考的一個問題,人為什麼活著,也像所有的先賢一樣,他陷入了迷茫,之後他決定放棄自己優越的生活,去環遊世界群找答案。環遊世界並沒有我們想像的那麼浪漫,對釋迦牟尼來說,所謂的環遊世界就是我們現在所說的苦行僧,再說的通俗一點,就是化緣,就是要飯,在這期間,他仍然覺得痛苦,身體上就不用說了,他有很多時候幾天都吃不到飯,再加上他原來是不愁吃喝的王子,這種生活幾乎讓他喪命,病痛時而給他帶來折磨,他過著世界上最慘淡的生活。

但是這些不算什麼,對釋迦牟尼來說,最痛苦的並不是這些折磨,而是心理上的折磨,他看到了很多,關於生存和死亡,關於善良和邪惡,關於絕望和希望,但是他仍然感到迷茫,一直到他三十五歲,他在一顆菩提樹下頓悟,人生所追求的最高境界,就是戰勝心魔,這就是為何說釋迦牟尼雖然沒能長生不老,卻永遠活著的真正原因。這一點和我們本土的道教的觀念不謀而合,這也是佛教在中國可以發揚光大的原因之一。從此之後他開始宣揚自己的教義,那個時候窮苦的人很多,他們收到極大的壓迫但是又沒有精神寄託,佛教的傳播,給了這些人精神上的救命稻草,所以很快佛教就發揚光大,最後釋迦牟尼在八十歲的時候圓寂。

他死後佛教並沒有就此埋沒,反而繼續發揚傳播,越來越壯大,而當時釋迦牟尼的身體被教徒分開,就形成了我們常說的佛骨舍利。所以,在真正的生命長河中,沒有人可以長生不老,但是說釋迦摩尼成佛也沒有錯,因為他的精神境界真的已經達到了那個水準,所以以小編的觀點來看,所謂佛教,它並不是一種迷信,它是一種看待問題,看待生活和生命的方式。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沒有那麼妖饒 的精彩文章:

醫生不會告訴你的3個「冷知識」,快速減肥不反彈,越早知道越好
劉備想稱帝,有三個人反對,一個被殺一個被貶職,唯有他安然無恙

TAG:沒有那麼妖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