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全世界僅存三件,他曾經18塊錢賣掉一件,如今已是天價

全世界僅存三件,他曾經18塊錢賣掉一件,如今已是天價

揚州博物館有一間國寶館,在300平方米的展示空間內只陳列了一件鎮館之寶——霽藍釉白龍紋梅瓶,這在中國的博物館界絕無僅有。這麼大的空間里只有一件梅瓶,可見這隻梅瓶的珍貴之處,相信大家還記得澳門幾年前曾經拍賣過一隻梅瓶吧,那是一隻青花蕭何月下追韓信梅瓶,當時的價格已經8億多,青花的價格都如此之高,這隻罕見的霽藍釉梅瓶一點都不輸於那件青花梅瓶。

此梅瓶的來歷頗有些傳奇色彩,它本來是江都一位朱姓人家的傳家之寶,由於家道中落,到文革期間時,又由於地主成分,家裡面已經快揭不開鍋,當時朱家主人朱立恆便悄悄將這個家傳之寶賣給了揚州文物商店,成交價格僅為18元,當時是1976年。

據朱立恆先生回憶,此瓶傳到他這一輩已是第六代了,祖輩幾代曾在朝廷做官,1945年他家住江都時,曾有人以18石米向他母親收購梅瓶,被他母親拒絕了。文革時為保護梅瓶不被破壞,母親還用墨汁把瓶上的龍紋塗抹起來,用面布包好藏於床下。這個梅瓶在民間保存了600多年,在沒有很好保護措施下依然完好無損,可見其工藝之精湛,質地之上乘,價值之珍貴。

對中國瓷器稍有點興趣的人都知道,元代在中國陶瓷史上是一個承前啟後、繼往開來的歷史時期,創燒出了無與倫比的青花、釉里紅、寶石藍釉……這些年在拍賣市場出現的元代景德鎮官窯瓷器,動輒都是天價,而且可遇不可求。揚州博物館副館長蔡雲峰說:這隻元代的霽藍釉白龍紋梅瓶,當時燒造用的原料都是從西亞進口的。在當時,這種進口原料比黃金的價格還高,加上藍釉要求相當高的燒造技術,因此,藍釉梅瓶光是成本就了不得。

此類梅瓶傳世僅見三件,另兩件,一件為宮廷舊藏,現存頤和園,一件藏於法國集美博物館,三件梅瓶之中,就數揚州博物館的器型最大,紋飾最精美,是存世的三件元代霽藍釉白龍紋梅瓶中造型最好、保存最為完整的一個。

揚州博物館國寶館就是專門為這隻梅瓶而建,揚州這隻著名的梅瓶,香港一位收藏家欲以3.4億人民幣收購,巴黎出了40億元人民幣的天價,日本出了3億美元的價格,但都未能如願。

由於國內元代青花、釉里紅、祭藍釉瓷器鳳毛麟角,館藏稀缺,民間難尋,人們一度忽視了元代瓷器的重要價值。而這件偶然發現於民間的霽藍釉白龍紋梅瓶,恰好正是元代藍釉白花瓷器的典型器,具有里程碑的意義。如今這隻珍貴的寶瓶,已成為揚州的一張名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小馬說古道今 的精彩文章:

他們都是畫壇巨匠,都已畫馬而聞名於世,你更喜歡誰畫的馬
此人捐出的四件國寶,件件都是極品,價值無法估量

TAG:小馬說古道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