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當人感染豬鏈球菌病……

當人感染豬鏈球菌病……

作者:廣西南寧市馬山縣人民醫院檢驗科 韋振華 羅曉成

指導老師:安徽蕪湖市中醫醫院 段立中

豬鏈球菌(streptococcus suis)病主要由C、D、E、L、S、R等群鏈球菌所引發的一類人畜共患性疾病,是國家規定的二類動物疫病。本病主要通過皮膚的傷口感染。臨床表現為發熱、寒戰、頭痛、食慾下降等一般細菌感染癥狀,重症患者可合併中毒性休克綜合征、鏈球菌腦膜炎綜合征等。人感染豬鏈球菌並引起發病的情況比較少見。現將1例人感染豬鏈球菌病報道如下:

病例摘要

患者男性,47歲,農民。13小時前無誘因出現發熱,伴頭暈、頭痛、嘔吐、腹瀉,嘔出胃內容物4次,腹瀉2次。4小時前患者起床時摔倒,傷及頭面部,伴發熱、雙上肢抖動、胡言亂語於2018年6月14日早上8點收住消化內科,因病情危重轉至重症醫學科。

輔助檢查

血常規:WBC:10.5 ×109/L、RBC:3.11 ×1012/L、HGB:118 g/L、PLT:88×109/L、N: 91.4% 。

尿常規:葡萄糖 2+、蛋白 2+。

心肌標誌物:AST:208 U/L、LDH:360 U/L、HBDH:306 U/L、肌鈣蛋白 2.77 ng/ml、肌紅蛋白:127.00 ng/ml。血鉀:2.86 mmol/L、鈉:132.00 mmol/L、鈣:1.73 mmol/L、尿酸:634 umol/L,HCRP:31.12 mg/l。總膽紅素:32.3 umol/L、直接膽紅素:21.8 umol/L、ALT:37 U/L、降鈣素原 6.40 ng/ml(0-0.1ng/ml)。

初步診斷

1、發熱原因待查:顱內感染?急性胃腸炎?

2、電解質紊亂

3、心肌損害原因待查

4、高尿酸血症

5、頭面部軟組織挫傷

血培養鑒定與葯敏

1

6月14日10:52時,患者發熱、寒顫時抽取左肘部外周靜脈血送血培養。(法國梅里埃全半自動血培養儀,型號:BACT/ACERT 3D)

6月15日8:12時血培養報陽性,轉種血平板、麥康凱平板、巧克力(不加抗生素)平板(試劑:鄭州人福),置37℃、5%二氧化碳培養箱進行培養。同時塗片行革蘭氏染色,形態為細小的革蘭氏陽性球杆菌。

6月16日麥康凱上未生長,血平板上生長出細小、邊緣整齊、圓形、凸起、光滑滋潤半透明略帶灰色的菌落。塗片行革蘭氏染色,形態為革蘭氏陽性鏈球菌,進一步鑒定及葯敏試驗。

2

鑒定:使用法國梅里埃ATB半自動鑒定分析儀(型號IAF020356),鏈球菌鑒定試條 rapid ID 32 STREP(儀器配套鑒定試條,法國梅里埃公司生產)。具體操作均參照儀器和試劑盒說明書和實驗室SOP進行。

3

葯敏試驗:鏈球菌和肺炎球菌葯敏試條 ATB STREP CLSI(12) MIC法進行葯敏試驗,按試劑盒說明進行操作。

結果

1

塗片鏡檢:血培養瓶的塗片染色為細小的革蘭氏陽性球杆菌。見圖1。

圖1

血平板上單個菌落的塗片染色:第一次革蘭氏塗片較厚,菌體染色陰陽不定且菌體較長,疑為革蘭氏陽性桿菌。實驗室同事均認為是革蘭氏陽性桿菌,但因與血培養瓶的塗片結果不一致,遂重新塗片染色,菌體單個散在比較清晰,菌體依然是較長、陰陽不定。仔細觀察菌體似矛頭狀排列,單個或多個排列成鏈狀似革蘭氏陽性鏈球菌。見圖2。

圖2

菌落形態和特徵:血平板上生長的菌落呈細小、邊緣整齊、圓形、凸起、光滑濕潤半透明略帶灰色。48h後菌落增大,菌落周圍有明顯α溶血環,見圖3。

圖3(48h血平板生長情況)

葯敏結果與分析:採用ATB MIC法,豬鏈球菌Ⅱ型的葯敏結果顯示對青黴素、頭孢噻肟、氯黴素、萬古黴素、喹奴普丁/達福普汀、左氧氟沙星、利奈唑胺等抗生素均敏感。

討論

豬鏈球菌廣泛存在於自然界,是一種在豬群中正常攜帶、人畜共患的動物源性微生物,偶爾導致豬和人發病。該病為二類動物疫病[1]。豬鏈球菌根據莢膜多糖抗原可分為35個血清型,其中豬鏈球菌Ⅱ型為優勢致病血清型[2]。豬鏈球菌Ⅱ型可致人類腦膜炎、敗血症、心內膜炎等並可致死,感染者主要與生豬屠宰或豬肉加工環節的密切接觸相關,文獻多有散發病例報道。然2005年四川省資陽市有人感染豬鏈球菌病疫情暴發,導致215例感染,38例死亡[3]。引起人感染豬鏈球菌病的傳染源以豬為主,其次是羊、馬等。目前尚未發現人傳人的現象。易感人群為屠宰業者、肉類加工銷售人員、家庭主婦、生豬運送的司機等。傳播途徑以接觸傳播為主,也可經呼吸道及消化道傳播[4]。按接觸方式的不同,分為宰殺、洗切加工、食用等,或同時具有幾種接觸方式。其中最常見的暴露方式為宰殺,其次為宰殺,洗切及食用未煮熟的肉類。四川省資陽市豬鏈球菌Ⅱ型暴發確診的68例患者中,有2例是因單純食用病死豬肉感染的豬鏈球菌病[4]。在本例患者發病前有食用病死豬肉史。感染豬鏈球菌後,出現了腦膜炎、敗血症、肝腎功能及心肌損害等,結合病程來看,本病起病急、感染重,病情進展迅速。早期快速、正確診斷和及時的治療,對於挽救患者生命、預防併發症的發生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本案例提示我們,發現病豬或病死豬應按照《病死動物無害化處理技術規範》進行處理,禁止和食用病、死豬肉是預防動物疫病暴發最有效的措施[5]。同時加強屠宰業者、肉類加工銷售人員、家庭主婦、生豬運送的司機的宣教和個人防護也是非常必要的。

由於人們對豬鏈球菌的認識還不夠,感染後臨床表現多樣,且該菌的形態特徵容易發生改變,給分離和鑒定帶來較大的困難。尤其是傳代培養後細菌形態不典型,多為革蘭陽性球杆菌,或不成鏈狀排列,快速鑒定協助診斷尤為重要,其中塗片染色形態學的觀察和了解不同培養條件等對病原菌生長和形態學影響是我們從事微生物學人員應該高度關注的,特別是對不常見的動物疫源性疾病,還要密切聯繫臨床採集可能的病史和接觸史。

本病例分離株的純培養物在血瓊脂平板上呈現α溶血現象,在第一次血平板的塗片染色的結果中,菌體形態不典型,後來經過重複塗片重新辨認,生化鑒定條的鑒定結果符合豬鏈球菌。按照葯敏結果,臨床醫師經給予抗生素頭孢哌酮舒巴坦和左氧氟沙星治療之後,患者病情趨於穩定,13日後好轉出院。

在臨床微生物工作中,血培養從報陽性到轉種、塗片染色、鏡檢、鑒定、葯敏試驗、結果審核、報告等,每一個環節都要認真仔細,同時要高度關注病原微生物在不同生長條件下的性狀改變。在細菌檢驗領域,重視原始塗片的結果,不斷的總結、提高自己的工作經驗。

【參考文獻】

[1]農業部畜牧獸醫局.動物防疫法律法規彙編[M].北京:中國農業出版社.2003.3-8

[2]RasmussenSR,Aarestrup FM,Jensen NE,et a1.Associations of Streptococcus suis serotype 2 ribotype profiles with clinical disease and antiInicrobiaI resistance J CIin MicmbioI,1999,37:404—408.

[3]Ye C,Zhu X,Jing H,et a1.Streptococcus suis sequence type 7outbreak,Sichuan,China[J].Eme Infect Dis,2006,12:1203—1208.

[4]馮萍, 譚明診, 陳志海,等. 豬鏈球菌2型感染的臨床特徵和治療效果分析[J]. 四川大學學報(醫學版), 2007, 38(5):874-878.

[5]中國農業新聞網. 病死動物無害化處理技術規範[J]. 農業技術與裝備, 2013(19):13-15.

編輯:Nicole 審校:趙三好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檢驗醫學網 的精彩文章:

驚!女性白帶里發現蜘蛛,咋回事?
又鬧肚子了?來看看該做哪些檢驗……

TAG:檢驗醫學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