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我認識的老闆們

我認識的老闆們

因工作原因,接觸了很多實體業的中小老闆,在他們身上,看到了一些共同特性,理解他們,也是理解中國經濟發展的一個重要截面。

我觀察的實業群體,年齡集中在30-40歲中間,處於人生奮鬥的關鍵期;企業收入在數百萬到小几千萬之間;受過高等教育,但罕有留學經歷;有車有房。

以我來看,他們身上的突出標籤有:

1.焦慮。市場競爭白熱化,傳統路徑的上升渠道鎖死。「前幾年還可以,這兩三年是越來越差了。」是常見的聲音。一旦公司增長乏力,焦慮是不可避免地蔓延。

在原有盤子上折騰,難有突破;想往新方向轉型,又不知道如何轉。萬一失敗了,一夜回到解放前。

2.勤奮。連軸見客戶、凌晨下班、早出晚歸,這些在朋友圈均不少見。不在朋友圈點贊和評論中汲取鼓勵的養分,這日子如何煎熬地下去。

最喜歡的還是雷軍、王衛等大佬上市敲鐘的故事,刷屏的文章會描述當年他們創業的艱辛,強烈的代入感湧上心頭,「啥時候我也像他們那樣。」

3.至少一技之長。能當上老闆,有點過硬的本領是不可缺乏的。要麼善專業,行業的各種套路門兒清;要麼善資源,四海皆朋友,左右逢源。有意思的是,他們大都是「能力導向」,極少是「方向驅動」。

因為我有什麼的資源和能力,所以我去做這個事情,這是能力導向。方向驅動是,這個行業我看好,沒有能力和資源也要上。

4.喜歡投資。只有手上有閑錢,外部的誘惑是難以抵擋的。隨著認識的人越多越多,接觸的行業越來越廣,並且看到了朋友通過投資實現財富大增長。回頭一看,「我辛辛苦苦一年,還不如別人輕輕鬆鬆投資賺得錢多。」

投資在房產上,少有敗筆,實現了財富增長;投資其它領域的,特別是不了解的領域,慘淡收場的居多。

5.公司團隊一般。因為老闆能力強,下面的人很難真正成長起來;又因為公司沒有很好地發展壯大,無法吸引優秀人才加入。

還有就是格局視野的問題,舍不捨得給錢。有些老闆想,「公司才賺這麼點,給團隊分了,我就沒有了」。也有老闆想,「正是因為賺錢少,才需要分給團隊,留住人心,以後才能成大業」。

6.商業素養不合格。和他們聊自己行業的事情,頭頭是道。一旦跳出了自己的專業,一些基礎的商業判斷都會出現偏差,拎不清主次關係,誤把邊緣當核心。特別是涉及互聯網,總想搭上互聯網的快車,殊不知互聯網是更大的紅海。這也是投資失敗很重要的原因。

7.運氣。後來發展得不錯的,雖然個人能力強,運氣也是不可缺乏的一環,甚至他們本人也沒有意識到這點。他們選擇行業時,有很多機緣巧合的原因,運氣好的,可能碰上了一個高速發展的行業;運氣差的,入局時已是行業高峰,後來是每況愈下。

總體而言,他們公司大都處於第一階段:「我帶團隊奮鬥」,第二階段是「我和團隊奮鬥」。能實現這樣躍遷的,還是少數。

從這群聰明又勤奮的人身上,學習到很多,感謝。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一個明智 的精彩文章:

小米股票究竟值不值得買?

TAG:一個明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