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對話袁誼生:工業互聯網服務3個「硬指標」和浪潮雲的30億「大計劃」

對話袁誼生:工業互聯網服務3個「硬指標」和浪潮雲的30億「大計劃」

「數字化是將物理場景及行為轉換為能在計算機系統還原表示成數字信息的過程,而企業數字化轉型則是利用新興信息技術與企業經營深度融合實現新增量價值的過程。」

浪潮雲董事長兼CEO袁誼生

7月24日,浪潮雲董事長兼CEO袁誼生在第十屆中國雲計算大會上如此說到,他認為,雲計算與大數據將逐步推動企業由信息企業變為數字企業,最終邁向智慧企業,實現智能運營、科學決策。作為數字化應用創新的開發平台、承載平台及服務平台,「工業互聯網」的出現將有助於提升大型企業工業互聯網創新和應用水平,加快中小企業工業互聯網應用能力的快速普及。

作為多年深耕政企信息化的老兵,袁誼生對工業互聯網有著深刻的洞察。他的演講也是緊緊圍繞工業互聯網展開。他認為,工業互聯網和消費互聯網不同的地方在於,工業互聯網要把現在生產的場景數字化,搬到系統(雲、計算機系統)上來,通過數字化的方式創造整個生產過程,再現生產過程,用AI等技術對它進行分析、對接、處理,才能提出一些新的改進方式。而利用工業互聯網助力數字化轉型,平台需要具備三大核心能力,即:

·先進位造業模式

·經驗企業信息化服務能力

·雲服務平台支撐能力

「這種服務更多不是靠線下,現在有了互聯網以後要靠公有雲支撐。中小企業有這個能力,有這種方式,有這種意願,還得有一個平台,能給大家提供服務」。袁誼生覺得,傳統IT公司怎麼利用IT技術,結合製造經驗打造工業化平台,三個能力都要具備,才能變成一個國家公共的工業互聯網服務。

合作案例:智能化是浪潮考慮的第一要素

浪潮如何做的呢?袁誼生說,浪潮全力打造了一個跨行業、跨領域的工業互聯網平台,目前已面向工程機械、電子信息、電力等9大行業,構建了涵蓋研發設計、採購供應、生產製造等7大領域的解決方案。

袁誼生告訴雷鋒網,在先進位造業模式經驗方面,浪潮工業互聯網平台具備邊緣雲解決方案能力和基於公有雲的先進位造應用創新及服務能力,其中浪潮智能工廠通過全面應用工業互聯網,集成了600多個RFID、2000多個感測器、50個設備控制器、330套智能設備、6大核心系統,實現了從柔性化生產到交付服務的全過程智能化,生產效率提升了30%,現入選工信部2017年國家智能製造試點示範。

浪潮與眾多大企業開展的深度合作案例也比較豐富。其為中儲糧打造的全球最大的「智能糧倉」管理平台,與Odoo共同在中國成立合資公司,和思科成立了合資公司發展網路設備和工業物聯網,和IBM成立了合資公司發展Power伺服器和工業大數據,和愛立信成立合資公司發展城市物聯網和工業物聯網,和西門子戰略合作發展工業互聯網。

浪潮雲「雲行計劃」:未來三年整體投入30億

雷鋒網了解到,截至目前,浪潮已經建成北京、濟南、重慶、上海、昆明等5個核心雲數據中心和47個地市雲數據中心,與全國140餘個省、市簽署戰略合作協議。據《2017中國雲計算生態系統報告》報告顯示,憑藉生態競爭力前三、生態發展潛力第一的綜合實力,浪潮雲強勢進入中國公有雲市場生態領導者象限。2018年,由浪潮承建的濟南政務雲成為全國首例正式通過先進級政務雲評估的試點單位,連續四年保持政務市場佔有率第一;成功進入中國公有雲發展平台大型廠商陣營。

袁誼生表示,浪潮工業互聯網平台將藉助全國5大公有雲核心節點和45個邊緣雲節點,推動區域產業聚集區典型示範落地。

早在2017年11月,浪潮雲就正式發布了全新的合作夥伴招募計劃——「雲行計劃」,計劃在未來三年投入30億元。如何分配?渠道激勵15億、市場活動10億、人員賦能5億,「渠道是浪潮天生的血液」,其重視程度可謂相當之大。

袁誼生告訴雷鋒網,政務雲方面他們已經獨佔優勢,未來他們希望在激烈的雲計算的洗牌當中留下來,成為全球性的巨頭。而為此,他們將推出浪潮雲戰略3.0,至於這個戰略的具體內容,雷鋒網會作繼續關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雷鋒網 的精彩文章:

「落戶」蘇州,Momenta 自動駕駛商業圖景初顯
剛剛,歐盟對谷歌開出 338 億元天價罰單

TAG:雷鋒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