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抗戰史上最恥辱的戰役:陣亡4.2萬,被俘3.5萬,日軍卻才損失600餘人!

抗戰史上最恥辱的戰役:陣亡4.2萬,被俘3.5萬,日軍卻才損失600餘人!

註:中原大戰並非中原會戰,中原大戰:是指1930年5月至10月,發生的一場新軍閥混戰,因為這次戰爭主要在中原地區進行,所以又稱為「中原大戰」。中原會戰:是抗日戰爭進入相持階段後,正面戰場國民黨軍隊在山西範圍內的唯一一場大規模對日作戰。

這是中國抗戰史上最恥辱的一次戰役,歷時一個多月,中國軍隊在這場戰役中被俘虜3.5萬人,陣亡將士4.2萬人,而日方給出自己的數據則為673人,這樣的數字差距實在是大,也難怪這場戰役會被人稱為中國抗戰史上最恥辱的一場戰役,這就是中原會戰(又稱中條山戰役)!

雖然戰役的失敗有著武器的原因,但又何嘗不是自我失誤呢?要知道,日軍單位戰力遠超中國軍隊(包括中央軍),本來衛立煌原來是憑著二十六萬大軍與日軍四個師團對峙,所以才能長期堅持中條山防線,卻在開戰之前,「中條山的鐵柱子」第四集團軍被調離(抽調部隊去反共),使中條山地區兵力反下降到十七八萬人。

這本是一條大忌了,然而還有一點就是,晉南中條山因為屢挫進犯之敵,每謂中條山有金湯之固,有恃無恐,思想鬆散,警戒疏忽。而日軍則準備認真充分,勢要拿下高地,這氣勢上相差甚遠,鑒於上述雙方兵力士氣、武器裝備等種種因素,這場戰役的結果可想而知。

雖然最終的結局是縱然有抱著寸土必爭,至死不退的決心,也無濟於事。雖然這場戰役是最為慘烈的一場戰役,再一次充分體現了中華兒女在民族危亡的關鍵時,同仇敵愾、共御外侮的愛國主義精神和不惜殺身成仁、馬革裹屍的崇高英雄氣概。他們以自己的熱血和生命譜寫出了一曲曲驚天地、泣鬼神的壯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悲歡又離合 的精彩文章:

這款82毫米迫擊炮,能配用多個彈種,在「越戰」中發揮重要作用
戰鬥機廢棄後,發動機是怎麼處理的,美國果然有錢,中俄很節儉!

TAG:悲歡又離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