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運勢 > 「亮劍」與「亮劍」,結局不同各有深意

「亮劍」與「亮劍」,結局不同各有深意

2005李幼斌版本的《亮劍》是一代人的記憶,是為數不多的年輕人也可以看下去的經典。

亮劍此劇不僅劇情步步深入,環環相扣,讓我印象深刻的還有一些經典語錄,這裡分享給大家我最喜歡的五個句子:

面對強大的對手,明知不敵,也要應對挑戰,即使倒下,也要成為一座山,一道嶺。這是何等的凜然,何等的決絕,何等的快意,何等的氣魄。

一個軍人,可以在肉搏戰中被敵人砍掉腦袋,但他絕不可以被侮辱;軍人可以去死,但絕不能失去尊嚴。

自古就是文死諫,武死戰。最重要的是,軍人要有精神。一息尚存,戰鬥不息。只要有了這種精神,哼,日本人想奴役中國,他門都沒有!

逢敵必亮劍,血濺七步。不是你死就是我亡。楚雖三戶能亡秦,豈我堂堂中國空無人。

逢敵必亮劍,倒在對手的劍下不丟臉,丟臉的是不敢亮劍。

電視劇《亮劍》的結局是:李雲龍回到南京軍事學院不久便和孔捷、丁偉一起因授銜問題對上級首長有些意見,故在集合時不換五五式軍常服。院長語重心長的批評了三人,三人承認錯誤並要求完成畢業論文後參加國慶閱兵。孔捷在寫論文的時候談起了朝鮮戰爭,感慨萬千,三個將軍陷入沉思。最後李雲龍確定了自己論文題目:《論軍人的戰鬥意志-亮劍精神》。李雲龍的論文受到學院上下一致好評,並在畢業前夕被授予少將軍銜、獨立自由勳章、八一勳章和解放勳章。在天安門廣場的閱兵儀式上李雲龍和戰友們緩緩舉起右手向軍旗敬禮。

這個結局是一個大團圓形式的結局,出彩的就是李雲龍的這個論文演講,以及最後向軍旗緩緩敬禮。但是總感覺電視劇亮劍後半部分過於平淡了些,這個收尾顯得也是那麼的空泛,乏味。

後來我去找了都梁的《亮劍》原著,終於在原著小說的結尾找到了讓我熱淚盈眶的東西,開局開的壯懷激烈,結局結的一腔熱血,倍感凄涼。我覺得這種有缺憾的東西大概才是一個好的作品的靈魂吧。原著中李雲龍不幸被當做反動典型,上了批鬥大會,但是他沒有屈服,批鬥現場面臨壓迫寧可骨折也不肯彎腰,最後攪黃了批鬥大會,李雲龍被押送回去推後處理,這時李雲龍的老部下打暈了押送人員,將李雲龍救走,希望老領導可以逃離,但是李雲龍拒絕了他們,最後坦然的面對追來的批鬥派,用手槍對準自己的太陽穴結束了自己的生命。

穿過顱腦的子彈鑲在了牆裡邊,被曾經的戰友現在的敵人珍重的扣了出來,後來平反後李雲龍的後人來到這座小樓弔唁他。這是用生命在抗爭,李雲龍死了,但是死的時候還是震撼了讀者。經典不朽。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細嗅牡丹 的精彩文章:

這些皇帝死因離奇,有一個居然死在妃子床上
東渡的徐福就是日本神武天皇,有10個證據能夠證明

TAG:細嗅牡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