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觀人】先見其化

【觀人】先見其化

在《呂氏春秋》的《觀世》一文中,記載了一個戰國有道之士列禦寇、也就是道家代表人物列子的故事。說是有一段時間,列子窮的要命,臉上都能看出菜色來。這時候鄭國的國君(也有資料說是國相,反正是大老闆就是了)子陽當政,子陽的門客就對子陽說,列禦寇這人是個人才啊,「蓋有道之士也」。這樣的人才在國君你的地盤上,卻混的這麼窮,名聲傳出去,你不就變成不愛好人才的昏君了嗎?

國君子陽想了想,有道理啊,就讓使者帶錢去看望列子。列子客氣的接待了使者,不肯要錢,意思自己也不肯攀子陽這棵樹,然後把使者送走了。使者一走,列子的老婆就開始哼哼:「我聽說有道的人啊,妻子都過的很舒服啊,我白嫁給你了,混這麼窮,這都是我命不好啊。」這最後一句是諷刺,其實意思就是,這都是你白痴啊,國君給你送錢都不要!

那麼,國君給錢為什麼不要?列子自有智慧(要不然也混不成道家三聖之一):「君非自知我也,以人之言而遺我栗。至已而罪我也,有罪且以人言,此吾所以不受也。」翻譯成白話文就是說,子陽這個人啊,其實心裡並不是自己認為我是人才(否則早該來了),他是因為別人說了句話,就派使者來。那麼,既然給我錢這麼輕鬆隨意,將來有一天要給我定罪,也是會很輕鬆隨意、別人說句話就執行的。所以呢,這樣的老闆,我列禦寇不要跟,老婆你就跟著我再窮一段時間吧。

這個故事的結果如何呢?「其卒民果作難,殺子陽。」過了段時間,老百姓果然造反,殺掉了昏君子陽。對列子這種「不以當前的好壞做判斷,而能從當前的情況,看到事務未來的發展變化」的思想智慧,《呂氏春秋》用了一句非常恰當的話做評價:「先見其化。」

幾千年過去,能「先見其化」的人還是沒幾個,被當前的表象迷惑、看不到長遠的人卻大有人在。

舉個例子,很多小姑娘年輕的時候,喜歡追自己的男生,特別是那種能在宿舍樓下擺一堆蠟燭、生日的時候送999朵玫瑰花的。但是生活經驗告訴我們,談戀愛的時候表現越浪漫的男生,結婚以後經常越不靠譜。蠟燭和玫瑰花看起來很浪漫,但是促使男生廢半天勁搞這麼一大堆東西的,往往是背後強大的荷爾蒙。而在荷爾蒙驅動下做出舉動越浪漫(瘋狂)的人,追起你來有勁,將來等你年老色衰,有一天他追起別人來,往往也比較有勁。這正所謂「以色事人者,色衰而愛馳,愛弛則恩絕。」(語出《漢書·孝武李夫人傳》)反過來也一樣,很多男生都喜歡花枝招展的女生,說是「有女人味」。問題是,在吸引男生上下大功夫的女生,憑什麼只吸引你一個人呢?

在職場上看下屬和上級人品時,也需要「先見其化」。比如,有的下屬對上級特別諂媚,什麼事情都鞍前馬後的跑,甚至自己家裡的事情都可以放在一邊。這時候,有經驗的上級就要知道,他為了你加班加點、甚至連更親近的父母妻兒都可以放在一邊,絕不是因為他是個好人,而是因為他想從你身上得到更多的東西。等到一旦有一天,你不在這個位子上、沒有這個權力了,之前越是無底線獻殷勤的下屬,往往越靠不住。

春秋時代,齊國管仲病危時,齊桓公姜小白就問管仲,仲父(對管仲的尊稱)有什麼要交代的嗎?管仲說,易牙、豎刁、公子開方,這三個人不能用。易牙為了讓主公你吃上好肉,殺了自己的兒子。豎刁為了幫你管理後宮,不惜自宮。公子開方為了侍奉你,自己國家的國君都不做了。這三個人,今天連自己的兒子、自己的身體、自己的封國(裡面有一大堆親戚故舊)都可以不要,他們是為了你齊桓公姜小白好嗎?他們是為了自己更大的利益啊。這樣寡恩重利之人,能用嗎?

可惜,天下能「先見其化」的人,畢竟太少。管仲死後,齊桓公重用三人,結果身亡國亂。死前,齊桓公感嘆道,聖人所見到的真是長遠,我後悔不聽管仲的話,這還有什麼臉見仲父於地下呢?「聖人之言長乎哉!死者無知則已,若有知,吾何面目以見仲父於地下?」(語出《管子·小稱》)

所以說啊,千古人心,蒙昧閉塞,如出一轍。智者自見,愚者自受。

~~~

本文為【在內忘外】公眾號的【觀人】系列原創文章,歡迎媒體聯絡轉載,也希望建立長期的專欄寫作關係。

【觀人】系列致力於在結合文化、歷史、社會現實的基礎上,研究如何看懂人,兼顧研究如何用人。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在內忘外 的精彩文章:

執著於享受者,不可托以重任

TAG:在內忘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