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中國義務教育只停留在重視文化課上?你要刷新認知了!

中國義務教育只停留在重視文化課上?你要刷新認知了!

2018年7月24日,我國首份《中國義務教育質量監測報告》在教育部政府門戶網站上公開發布,通篇五千餘字。教育部基礎教育質量監測中心以系統的數據採集為基礎,用明確客觀的數據說話,為我們呈現出中國義務教育的全貌。可喜的是,人們看到的不再是文化課分數、及格率和枯燥乏味的教學質量、升學率等內容,也不單純有語文、數學、科學這些國家重點監測的學科,而是將藝術、德育、體育、學生健康等納入到監測領域。尤其是在藝術教育監控中,監測指標甚至精確到對音樂節奏、節拍、音色、音樂作品風格、名曲賞析等細節,不禁讓我們深刻的體會到義務教育在教育著眼點上向著多元化的方向不斷調整。

在這份監測報告中,藝術教育監控被放在第四部分,前三部分分別是:德育、學業能力和學生健康指標。可見對藝術教育的重視程度。這部分的原文內容如下:

4.學生演唱表現較好,但音樂聽辨能力與賞析能力、美術基礎知識與賞析能力均有待提高。82.6%的四年級學生和86.1%的八年級學生基本能夠完整、流暢、速度穩定地演唱歌曲。但是,在對音樂的節奏、節拍、音色、力度、速度等音樂基礎要素的聽辨上,四年級學生的題目答對率只有52.9%,八年級只有53.8%;在對音樂作品的風格、體裁與形式、情緒與情感以及名家名曲的賞析方面,四年級學生的題目答對率只有66.1%,八年級只有63.2%。在對色彩、線條、對稱、空間等美術基礎要素的掌握上,四年級學生的題目答對率只有63.9%,八年級學生只有62.1%。在對美術作品的主題、風格、門類以及名家名作的賞析方面,四年級學生的題目答對率只有67.9%。

同時,在報告結尾處還指出:

當前義務教育仍存在一些問題和短板,不能很好滿足廣大人民對優質教育更加迫切的需求。國家義務教育質量監測結果也表明,當前仍存在重智育輕體育美育、學生綜合實踐能力相對缺乏、課業負擔偏重等問題。

看來「全面教育」已經成為了現階段國家義務教育的核心理念。這份報告就是在倡導這種理念,引導我國的教育單位要重視學生綜合能力培養、致力於對學生多方位、多角度的提升。目前在學生美育教育上確實存在短板,這和很多學校對此類學科的重視程度低有直接的關係,很多「主科」老師都會佔用音樂、美術、體育課為學生們「義務奉獻」,這是老師意圖想提高學生們學習考試成績的善意之舉,但對於「教育」本身來講,這種「只重成績」的教學方法對孩子性情、愛好、情感的培養都鮮有裨益。

國家重視中小學生美育、德育、體育的培養,這是社會的一大進步。小編可以負責任的老生常談一句:社會進步的大旗是一定不會交到死讀書、讀死書的書獃子手裡的。而家長們更要轉變教育思路,千萬要跟得上節奏。去年11月份,教育部網站上發布的題目為《各地紮實推進學校美育改革發展》第32期簡報中就曾明確提及:

各地認真落實中小學生藝術素質測評、中小學校藝術教育工作自評和學校藝術教育發展年度報告制度,積極探索學校美育評價路徑,有效解決學校美育發展內生動力不足的問題。

此後多個試點城市陸續頒布了圍繞中考生在美育教育評估方面的舉措。既然是要落實在「測評」上,那自然就會有測評和認定的方法,藝術分成為中考總分數的一部分,已經成為定局,只待全國性普及了。

如果家長們不想讓孩子在中考時因為藝術方面的評分而撓頭,那最好的辦法當然是在孩子學業還沒有那麼緊張時,就在藝術教育方面給予孩子深入的培養,一方面調動他們的興趣愛好、陶冶情操、鍛造性情,另一方面既然孩子事先接受了藝術培訓,那麼校內相對簡單的藝術考核就不會成為孩子的負擔和阻礙。這樣豈不是一舉兩得?

?版權聲明:本文文字均為原創,

圖片來自互聯網,

歡迎分享到朋友圈,

轉載請聯繫後台並註明出處。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樣樣得藝 的精彩文章:

想更了解2018世界盃主辦國?最具特色的俄羅斯民族樂器在這裡

TAG:樣樣得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