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為善重在「讓」,能「讓」則百善皆可做得

為善重在「讓」,能「讓」則百善皆可做得

悅讀

圍爐夜話 第一六三則

【原文】

為善之端無盡,只講一讓字,便人人可行;立身之道何窮,只得一敬字,便事事皆整。

【譯文】

行善的方法是無窮盡的,只要能講一個「讓」字,人人都可以做得到。處世的道理何止千百,只要做到一個「敬」字,就能使所有的事情整頓起來。

【評語】

「讓」可以由兩個層面來說,一個是「不爭」,另一個是「能舍」。能做到「不爭」便不會去與人計較,更不會為了名利而做出不善的事。「不爭」雖是消極的「不為惡」,若是人人都能做到,天下便不可少去很多不好的事。能不爭之後,更要積極的「能舍」,能捨得財物去助人,能捨得知識去教人,能捨得自己的生命去盡忠,能捨得自己的享受去服務人群。因此,為善的重點在一個「讓」字,能「讓」則百善皆可做得。

「敬」也可以由三方面來說,一是對人敬,二是對事敬,三是對己敬。對人敬則和氣自生,不與人爭,而且能相處愉快。對事敬則能盡心儘力,謹慎行事,而不會有虧職守。對己敬則不會做出不敬之事,有虧自己的人格,更會要求自己在道德學問上有所精進,絕不許有一點自我的浪費。因此,處世之道雖多,能做到一個「敬」字,也就能使事事不差,都上軌道了。

《圍爐夜話》

《圍爐夜話》儒家通俗讀物,是明清時期著名的文學品評著作,對於當時以及以前的文壇掌故,人、事、文章等分段作評價議論。這本書是作者王永彬「於清·咸豐甲寅二月,於橋西館」的 「一經堂」完成的。作者虛擬了一個冬日擁著火爐,至交好友暢談文藝的情境,使本書語言親切、自然、易讀,並由於其獨到見解在文學史上佔有重要地位。《圍爐夜話》分為221則,以「安身立業」為總話題,分別從道德、修身、讀書、安貧樂道、教子、忠孝、勤儉等十個方面,揭示了「立德、立功、立言」皆以 「立業」為本的深刻含義,與《菜根譚》、《小窗幽記》並稱處世三大奇書。

有一種愛叫分享

正在瀏覽此文章......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武陵逸風 的精彩文章:

成就人才,即是栽培子弟;暴殄天物,自應折磨兒孫
人生難得一個知己,伯牙碎琴,豈是偶然?

TAG:武陵逸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