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Intel:不能再靠摩爾定律打天下

Intel:不能再靠摩爾定律打天下

英特爾迎來知天命之年,對於它來說,這是一個重要的里程碑。與其他公司相比,英特爾更是晶元的同義語。了解英特爾的人,都應當知道摩爾定律——過去半個世紀以來,它一直推動著英特爾不斷向前發展。

摩爾定律——出自英特爾聯合創始人戈登 · 摩爾之手——意指:每兩年晶元中集成的晶體管數量就會翻一番。但在摩爾最初發表在《電子學》雜誌上的論文中,他的預測是,在 1965-1975 年這 10 年之間,晶元中集成的晶體管數量約每年會翻一番。後來在 1985 年發表的修訂版論文中,摩爾把晶體管數量翻一番的時間改為了 2 年。

無論是否是故意的,摩爾定律及其制定的晶元發展節奏,一直是英特爾本身的一個核心部分。英特爾——其實也就是計算產業——的發展節奏一直是由它確定的。最近數年,英特爾確立了 tick-tock 晶元發布策略,一年發布更小架構尺寸(集成的晶體管數量增加)的晶元,隔年發布架構相同的改進版晶元。

令人遺憾的是,摩爾定律開始不那麼奏效:晶體管尺寸已經相當小了(英特爾目前在開發 10 納米製造工藝——一種原子級的尺寸),物理學定律已經開始阻礙晶元的發展。雖然縮小晶體管尺寸並非完全沒有可能,但進一步縮小晶體管尺寸(晶體管數量也會相應增加)的速度將大大放慢,而且成本也越來越高昂。

晶元的發展速度已經開始放慢。2015 年,時任英特爾 CEO 的科再奇表示," 最近兩次技術升級已經表明,我們的節奏接近 2 年半而非 2 年。" 英特爾的 10 納米工藝已多次跳票,目前預計 10 納米工藝晶元發布時間是 2019 年,標誌著技術升級間隔將超過 3 年。

英特爾已經發布了一代 14 納米 + 晶元(Kaby Lake R)和一代 14 納米 ++(Coffee Lake)晶元,它們都基於上一代架構,致力於提升電池續航時間和增加集成的內核數量,而非增加晶體管數量。雖然業內提出針對這一問題的多種解決方案——其中包括創新性的新型晶體管、使用新材料、甚至考慮全新的計算機工作原理,但最終都會碰壁。

無論喜歡與否,英特爾都在發生變化。英特爾錯過了以智能手機興起為代表的新一波計算浪潮,不得不面對高通驍龍系列晶元稱霸手機領域的局面,自己在智能手機領域幾乎沒有什麼立足之地。

另外,在未來數年,Spectre 和 Meltdown 漏洞的幽靈將繼續揮之不去。AMD 和高通等對手則捲土重來,在桌面和伺服器領域試圖挑戰英特爾霸權。甚至有傳言稱蘋果可能在考慮開發自己的計算機晶元。在科再奇因與屬下關係不正常而下課後,英特爾還需要選聘一名能繼往開來的新任 CEO。

人們可能這樣認為,在英特爾最需要它的時候,摩爾定律掉鏈子了。不過,這未必一定是壞事。更慢的節奏,使得英特爾有更多時間對現有架構進行優化,最近捲土重來的 AMD 等公司將有更多時間趕超,推動市場競爭。最終,這會讓所有人受益。

但這意味著未來英特爾必須求變、向前發展,而非僅僅依賴連綿不斷的迭代周期。這一點在英特爾第八代酷睿晶元上已經初見端倪,四核和六核處理器成為了台式機和筆記本標配:藉助並行多核處理技術,充分挖掘現有技術和晶體管數量的潛力,而非一味地提升原始處理能力。

今年早些時候史無前例的英特爾 -AMD 合作,催生出 CPU-GPU 混合晶元——集英特爾酷睿處理器與 AMD Radeon 顯卡晶元於一體。英特爾以一種全新方式利用現有處理器技術,提供更高的性能和延長筆記本電池續航時間,而無需再與摩爾定律和分子物理學 " 死嗑 "。

可能不會是目前,或甚至未來 10 年內,但摩爾定律遲早會失效。下一步的技術——或英特爾未來 50 年(不再依靠摩爾定律)的技術,可能會再次改變計算領域。

【來源:驅動之家】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砍柴網 的精彩文章:

遲疑四年特斯拉落戶上海 預計產能 50 萬難逃資金壓力
3GPP國際標準官方組織批准了5G最新標準規範 支持VR/AR

TAG:砍柴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