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著名電視品牌的背後,有你不知道的故事

著名電視品牌的背後,有你不知道的故事

寫在前面:

本文源自《消費者報告》中關於授權品牌的報道,該雜誌由美國的消費者保護組織」消費者聯盟「主辦,文章講的是美國的電視機市場,但在中國市場上這種情況同樣普遍,而且不僅是電視機,空調、冰箱、洗衣機等各類家用電器,都或多或少存在授權品牌這種情況。

兩個商家之間公平、自願的一場品牌交易,雙方的利益都得到最大化,但對於不知情的消費者,作為利益相關的第三方,消費者的利益是否被合法的忽視了?如何保障消費者的知情權?

這樣的交易在中國已經發生過很多次了,但在媒體上很少有此類交易的公開報道。這不事聲張的交易是否透支消費者的信任?隱隱聞到一絲欺騙的味道。

對於許多消費者來說,購物時選擇一個熟悉的品牌會感到心安。

但在不知不覺中,這個世界已經改變,現在情況不同了。如果你要購買一台新電視機,從購買前的搜尋信息,比較產品,到購買完成,你躺在家裡開始欣賞新的電視,你可能一直都不知道,即使這台電視帶有你信賴的品牌名稱,它可能不再屬於幾十年來建立該品牌的公司。

例如,夏普電視現在是由中國電視廠商海信製造的,海信還收購了夏普在墨西哥的電視製造工廠。在美國流行多年的電視品牌RCA,現在歸屬一家名為On Corporation的韓國電視廠商。

製造業的變遷是產生這種轉變的原因之一。Paul Gagnon任職於美國聖地亞哥的市場研究公司——IHS Markit,專門負責電器製造業的研究,他介紹說:「多年來,電視機的生產製造集中度越來越高,僅限於能夠負擔巨額投資的少數幾家大型消費電子廠商,隨著供應鏈的發展讓零部件採購更加便利,這倒逼了利潤率的降低,形成一個對生產商過於激烈的競爭環境,甚至對一些老牌的廠家來說,電視業務已經不再有利可圖。」

夏普、JVC和東芝等電視生產商,相繼退出美國市場,將其品牌授權給另一些鮮為人知的公司。來自新興發展國家和地區的電器生產廠商,比如來自中國、台灣、韓國等地,近些年尤其以來自中國的廠商為多,熱切的接收這些有歷史積澱的品牌,希望通過這些品牌使它們自己生產的產品快速被市場認可。

這對消費者意味著什麼?

當然,不能僅僅因為電視機是授權品牌,就意味著質量不佳。

Gagnon介紹:」在我們調查的一些案例中,品牌被授權後,接收品牌的生產商根據自己的技術主導產品製造。但情況並非總是這樣,在另外一些情況下,品牌授權方根據協議,仍然在產品設計和品質方面投入很多資源。「

根據《消費者報告》多年來在授權品牌電器方面積累的測試數據,不同產品之間的質量差異很大。例如現在已授權給海信的夏普電視,有一些型號表現相當不錯,另一些則表現不佳。再比如RCA和西屋品牌的電視機,也是授權品牌,它們接收測評的幾款電視機得分都比較低。

看看幾個授權品牌背後的公司,僅限電視製造業。

JVC:2011年底,JVC 電視品牌授權給台灣製造商 AmTran ,後來授權轉給了一家簡稱MTC的中國深圳公司,MTC現在控制著電視和音響領域的 JVC品牌。

飛利浦:在美國的飛利浦品牌被授權到日本船井(Funai),該交易還包括飛利浦旗下的品牌Magnavox ,Magnavox 曾經是美國電視市場的領導品牌。

西屋:已成為中國電子製造商」同方「旗下品牌,同方通過一家名為西屋電氣(Westinghouse Electronics)的公司在美國銷售西屋品牌的電視機。

夏普:在液晶電視領域,日本的夏普公司曾經擁有最多的專利,儘管擁有世界上最先進的液晶顯示器工廠,因為市場壓力,夏普於去年決定將其品牌授權給中國電視製造商海信。

東芝:日本電視製造商發現美國電視市場競爭過於激烈,東芝在2015年終止了其美國電視機業務,將其品牌授權給台灣製造商仁寶。 後來,在2017年11月,中國電視製造商海信公司購買下東芝電視業務。

更多精彩文章,請關注微信公眾號【 消費報告團 】ID:consumers315

「有幾分證據,說幾分話」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消費報告團 的精彩文章:

香港測評智能手錶和運動手環,性能相差懸殊

TAG:消費報告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