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化 > 「如果我不夠優秀,你還愛我嗎?」

「如果我不夠優秀,你還愛我嗎?」

「如果我不夠優秀,你還愛我嗎?」

這恐怕是考試文化發達國度里諸多青少年的一個共同心結。在唯功效至上高壓社會的擠壓下,孩子的自卑與害怕自己不值得被愛的恐懼結為夢魘、變為對優秀的病態追求。最近,Netflix新上線的一部台劇《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On Children》),被稱為是台灣版的《黑鏡》,擲地有聲地向所有觀眾拋出了提問:教育的本質是什麼?愛是有條件的嗎?

導演陳慧翎用標準的台式小清新濾鏡拍攝的暗黑向「致郁」故事,不再拍偶像言情劇的她,以詩選劇形式的製作、科幻恐怖的類型化外殼,真正講述一部「論孩子」的作品。詩選劇(anthology series)這一延自上世紀50年代電視黃金時期慣用的形式,以不可預測性維持新鮮感,單元集結在一個主題之下:「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

「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乍聽會被疑是狗血倫理懸疑的劇名,取自紀伯倫1923年寫下的詩歌。這部劇改編自作家吳曉樂的同名小說,由六位編劇將書中的九個故事改編成五個單元:《媽媽的遙控器》《貓的孩子》《茉莉的最後一天》《必須過動》《孔雀》。奇異詭怪的設定,反思的卻是冰冷現實:「因追逐分數的考試製度而扭曲的親子關係,以及單一的成功價值觀忽略了個體差異性的高壓社會」。

其實如此主題的作品在國產劇中並非空白,如《虎媽貓爸》《小別離》《小爸媽》等,但其主題總是從孩子眼中而游移向成人世界,當更年期碰上青春期的命題,愛的和解之達成總冠以時代之名——是社會的錯、是系統的錯,社會競爭如此激烈,「虎媽狼爸」的存在都是為了你好,進而劇情便轉向中年危機與階層固化的焦慮,而故事真正的主人公:孩子的故事就被略寫、划過。《你的孩子》並沒有用教條式的叮嚀、攻略式的建議,只是用鏡頭帶著我們去凝視,凝視父母把孩子帶到世上的初衷;去反思,反思愛並不是勒索,因為,掩藏在愛之下的自私更不易被發覺。

全劇的第一個鏡頭,是一個尚未剪斷臍帶嬰兒的紅色剪影,突然被周圍的黑暗侵蝕掉一塊,那個形狀正是母親側臉的輪廓。《你的孩子》故事由此展開:父母的「愛」,築刻的是他們生命的印記還是擦傷?這陰影對孩子來說或許終其一生難以逃開。光怪陸離的怪獸家庭,猶如懸疑小說般的教養故事。是誰扼殺了小孩?是成績?家長?學校?虎媽、狼爸的戰歌成了孩子的悲鳴。

編劇自言自己「完全是在用科幻片、恐怖片的方式寫劇本」。第一個故事《媽媽的遙控器》借用美國電影《人生遙控器》中時空暫停、回溯的科幻設定,將自己所有希望都寄托在兒子身上的離異母親,用遙控器「教養」出言聽計從、不許說不的孩子,用重複人生的懲罰逼迫他「改正」自己,以此為資源建造了一個時間的監獄;第二個故事《貓的孩子》中男主角眼中看到的「藍色月亮」「平行時空」「貓與人之間代際關係的對照」的設定則脫胎自村上春樹的小說《1Q84》,在平行時空每殺死一次貓就可以考一次滿級分,善良的男孩最終變得歇斯底里。

需要注意的是,這些奇詭元素更多都僅僅是包裝,編劇真正想探討的是親子關係的命題:父母把成績當成了衡量自己兒女的唯一標準,將孩子視為自己的所有物去掌控和安排,親情的綁架有多少以「給予」之名的「掠奪」,又有多少「為你好」之名實施的暴力之實?吝嗇於感情的付出,用金錢邏輯代替陪伴也必將自食苦果。正如馬克思論述的,「你只能用愛換取愛,用信任去換取信任」。

《你的孩子》設置進幾個極端的故事情境中進行誇張演繹,刨根問底——為什麼,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因為他們是一個個獨立的個體,所以被媽媽遙控器隨意快進與抹除的男孩最終喊出:「我的人生是我自己的」,所以在平行時空不斷殺貓的男孩不斷追問媽媽:「你真的愛我嗎?你為什麼不抱我?」

當我們以各種數值與標籤去計算和衡量一個人優秀與否時,都是一個將人物化的「去人化」的過程。而一個人,如果沒有被當作一個「整體的人」愛過,只有優秀才能換得「注意」和「關愛」,人生會可悲地變為執行程序的機器。年輕有時正意味著:不成熟、會犯錯。經驗可以累積,但生命體驗是新鮮的,只有經歷過才能判斷是否值得,答案只有他們自己去找。

《你的孩子》難能可貴之處正在於它始終聚焦於孩子。儘管作為個體,父母同樣是脆弱的,在很多時刻無能為力,但生養的責任也正在於此,你要帶你的孩子安心地去探索世界,你需要去理解孩子,許多心理問題並不能以「矯情」或者「貪玩借口」蓋過。心理學家卡倫·霍妮曾說:現代人類學最大的貢獻之一,就是不斷擴大「正常人」的範圍。同樣,一個社會對精神纖細敏感的接納和關注程度,也是一個社會文明發展程度的折射。我不覺得這類作品的討論是「空中樓閣」,是「無事說愁」,恰相反,我們缺少的正是這樣的視角。《你的孩子》帶給我們的話題討論是影視藝術該有的互動。

所幸,陳慧翎導演有著溫柔的憐憫,每個故事她都設置了救贖的結局,男孩握住了自己的遙控器;媽媽終於擁抱了「貓的孩子」,告訴他先學會不要總是說「對不起」。距離紀伯倫寫下《你的孩子,其實不是你的孩子》,百年也過去了,真誠地希望更多的人能夠理解這首詩:

你的孩子,其實不是你的孩子

他們是生命對於自身渴望而誕生的孩子

他們通過你來到這世界

卻非因你而來

他們在你身邊,卻並不屬於你

你可以給予他們的是你的愛

卻不是你的想法

因為他們自己有自己的思想

你可以庇護的是他們的身體

卻不是他們的靈魂

因為他們的靈魂屬於明天

你可以拼盡全力,變得像他們一樣

卻不要讓他們變得和你一樣

因為生命不會後退,也不在過去停留

希望我們的熒屏上能夠少一些《我家那小子》類「口水」綜藝節目,多一些《你的孩子》式作品,真正地去問診社會癥候、找尋病灶,而不是消費「病症」。

文| 韓思琪

本文刊載於2018年07月24日 星期二 《北京青年報》B3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北青藝評 的精彩文章:

姜文就是拍電影的張麻子,他就是要做他電影世界裡的老天爺
《繁花》贈票!10人瓜分20張,明天的!搶票理由見內文

TAG:北青藝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