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漫話武術技擊

漫話武術技擊

原標題:漫話武術技擊



說起武術,中國人總以祖宗自居,以為武術出自中國,其實不然。世界幾大文明古國,古埃及、古希臘、古印度、古中華都有武術。埃及,公元前4000年就有石刻練武印記。中國最早的武術形態是以冷兵器為主,有史記載的是夏、商、周,大約公元前1000年起,最早的兵器是矛、戈、劍、弓。《國殤》裡邊有「操吳戈兮披犀甲、帶長劍兮挾秦弓」的記載。當時作戰是車戰,兩軍相遇先放箭,兩車未遇前用矛刺,兩車錯過用戈割帶,短兵相接用劍。 後來改為機動靈活的騎兵和步兵作戰,這時候主要兵器是連發弩、槍、刀,刀適合大力砍殺,攻破堅盔重甲。這種情況一直延續到清朝。古中國兵器的進步主要是弓弩、陣法,個體武術沒有大的發展。主要原因有兩個:一是花拳繡腿兩軍作戰時用途不大。戚繼光反對花式功夫,講陣法,陣法好,三人一組,一人前面一驚,一人側面呼應、一人後面一挑就殺一個。接著再去殺下一個,比兩人辟啦叭啦打半天效率高得多。二是由於中國3000年的封建社會,排斥殺人的功夫,中國功夫除摔跤外,一直沒有商業化,所以上街的、打把式的,主要是花式玩法。這種情況一直延續到現在。自由搏擊、MMA商業化運營近兩年才剛剛興起。

到了清朝,才分出武術門派,有了職業保鏢、職業武師。清末國門被火器打破,自以為是的大清中央帝國軍隊被擊敗。清末皇帝認為武技誤國,所以廢除了自武則天開始的武舉科考。武術流入民間後適應民間的需求。不同拳師各自立了很多場子,所以分出了很多派。 民國時為適應強國強身需要,開始推廣武術。許禹生在北京建立北平體育研究社,以太極拳為主;李存義在天津建立中華武士會,以形意拳為主;霍元甲在上海建立精武會,提倡打破門派。後來國民軍將領張之江得到國民政府批准,成立中央國術館,各省、縣、村設分館,武術在全國普及,當時主要拳術有形意拳、太極拳、八卦掌、通背拳等,教練員有孫祿堂、楊澄甫等。可惜小日本打中國,把剛剛興起的全民習武運動也給廢了。解放後,毛澤東提出發展體育運動、增強人民體質,可練什麼呀?中國哪有體育項目啊!1953年在天津辦了個運動會,主要是武術,後來優秀運動員還到中南海去表演。到第一屆全運會,武術被定為表演項目,此後一直以表演為主,各體院武術系主要教套路,講究高、難、新、美、穩,即跳得高、難度大、動作新、姿勢美、落地穩。武術變了味,不再是殺人術,成體操啦。武術院校守成規、圖發展,道路越走越偏,培養許多像八卦戈春艷、少林李連杰、長拳趙長軍這樣的全民功夫明星,這些人其實一點不能打。與國內不同,西方早在前幾屆奧運會就把拳擊、摔跤、擊劍加進去了,日本借自辦奧運把柔道加進去了,韓國借辦奧運把跆拳道加進去了,輪到中國辦奧運了。評委會一看這是什麼呀?還佔那麼多小項?拿那麼多金牌?這不就是體操嗎,奧運不缺體操啊!所以忙活半天,沒擠進去。可中國體育官方不甘心哪,在錯誤的道路上越走越遠。學院派越玩越高,現在春晚那個太極打得,簡直已經無法比喻了!可這是燒錢的道,不是掙錢的道。 日本人想推空手道,可惜衝擊奧運沒進去。後來老美搞了個商業策劃:日本空手道、巴西柔術、泰拳、中國功夫、西方拳擊、摔跤都隨便,帶個分指拳套,關在鐵籠子里隨便打,一方認輸或被打昏終止比賽。這下可火了!起個名叫MMA。一場比賽賺上億美金,世界各地可勁辦,大家打架,老美收錢。日本人一看馬上全國各地開場子,一下子把MMA運動搞成了全球第二。現代中國人也不缺商業頭腦,河南衛視先搞了個《武林風》,門票費、廣告費、收視費都有了,明星也打造了不少。深圳衛視整了個《勇士的征途》,要說大鱷那還是出在江、湖(江蘇衛視、湖南衛視)。江蘇衛視的《崑崙決》很火,收視率一下蓋過《非常勿攏》,中國功夫終於有了舞台、有了希望!


中國武術能不能打呢?這不能妄下結論。凡競技比賽,一般力量型的、速度型的運動,我們大部分都不行(也有例外,如舉重),不適合中國人體質;凡靈巧型的,我們佔優勢,如體操、跳水、乒乓球、羽毛球等。 快打慢、大打小、巧打拙是規律。當然隨著中國人身體素質的增強,再加上武術按體重分級,我相信中國武術會越來越強。那麼現狀呢?首先如果無護具、無限制,散打打不過泰拳。練泰拳練得狠,拳擊、肘擊木樁,練得骨骼、肌肉組織都變形了。從小就練,從小就打擂,這是傳統,幾百年了,相比之下,我們太中庸了。所以從上世紀20年代到現在,包括一開始霍元甲的精武會成員去比,多場比賽,只要按泰拳規則打,我們很少能贏,而且輸得很慘,幾乎沒幾下就被打死、打傷、KO。站立技,我們一般打不過歐美運動員,一次比賽出場費就上百萬美元,打成明星還有電視轉播費分成,我們中國人要是能打早去了 地面技又不如巴西柔術。巴西柔術是日本柔道創始人的一個弟子傳到巴西的。Grace家族的人發揚光大了柔道。這個家族的人幾乎包攬了巴西自由搏擊的冠軍。後來美國人辦無限制格鬥比賽,格瑞斯家族去了一個人,沒幾分鐘就把對手KO了!而且他在家族裡還不是最厲害的。但幾屆以後,歐美運動員力量加上學得的技巧,終究又佔了上風。中國武術以站立技為主,但更重擒拿、摔法、沾連粘隨,可西方人搏擊特點是即打即撤,一打就撤,你沾不住。貼身短打,我們不如泰拳的肘、膝靈活、狠硬。以前地面技、絞技在中國武術很少見。可能中國武術是軍事武術衍生的,沒向競技類體育發展,什麼陰損的招比如掏襠、插眼、鎖喉、點穴都用,這在競技比賽中是不允許的。有中國武術家說允許我就能贏,這種說法就妄自尊大了,站不住腳。


是不是中國武術就沒長處了呢?不是的。 中國有幾樣國粹:中醫、武術、瓷器、書法、國畫、出土文物,武術在其一。武術是和中醫、氣功結合的,有醫武不分的說法。清初有個大學問家叫黃宗義,寫了一篇《王征南墓志銘》,記載了王征南練的內家拳,特點主要是四兩撥千斤、犯者立仆。這個特點在太極、形意、八卦和戚繼光記載的「千張跌之跌法」中都有繼承。這個玩法好,不傷人,長功夫,而且功夫達到頂峰要在75歲左右,那個境界叫化境。北戴河有個太極大家李經梧,是一代宗師陳發科的弟子,1959年被政府領導點名調到北戴河某療養院,專門教療養幹部太極拳,現在他的弟子馮志明、馮益健仍在教從中央到地方來療養的各級領導。李經梧80歲時,練武多年的小夥子還不敢碰他,那種勁法叫驚悚勁,一碰一個跟頭,甚至倒地吐白沫,簡直嚇得你魂飛魄散。所以我說我們普及這種練法好,安全、健康、驚險、刺激,太極裡邊叫推手。但這種功夫,形意、八卦、綿張拳里也有,所以叫太極推手不合適。我給這個運動起個名稱叫「推道"」,這個中文商標「推道」和英文「TWIDAO」已經註冊了,還在香港註冊了「推道集團有限公司」、「世界推道協會」、「世界推道研究院」,決心為普及內家拳功夫另闢蹊徑。


歡迎關注全球功夫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全球功夫網 的精彩文章:

武術之「武」是什麼?「尚武」是什麼?

TAG:全球功夫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