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文成公主:四十年歲月,六千里家國

文成公主:四十年歲月,六千里家國

文成公主:四十年歲月,六千里家國

文丨《那些年》小小那

文成公主:四十年歲月,六千里家國

在今天拉薩的大昭寺前,有一棵枯萎的古柳被稱作「公主柳」,相傳是一千三百多年前,遠嫁吐蕃的文成公主從幾千公里外的大唐帶來並親自種下的,故又稱「唐柳」。手植唐柳的文成公主家喻戶曉,藏區至今還流傳著關於這位大唐公主的傳奇故事。


松贊干布:為和親不惜一戰

文成公主的個人命運,是和兩個王朝的命運交織在一起的。

貞觀八年(公元634年),吐蕃王朝首領松贊干布遣使長安,提出與大唐和親。沒想到唐太宗直接回絕了松贊干布的和親請求。

其實唐太宗素來有推崇和親的主張,他曾對大臣們說:「朕為蒼生父母,苟可利之,豈惜一女!北狄風俗,多由內政,亦既生子,則我外孫,不侵中國,斷可知矣。」 唐太宗也身體力行地把自己的妹妹衡陽公主嫁到突厥,又把弘化公主嫁給吐谷渾可汗,從而建立了大唐與突厥、吐谷渾之間的友好關係。

當聽說唐太宗與吐谷渾和突厥和親,松贊干布大怒,提兵出擊大唐附屬國吐谷渾,四年後又揮軍攻入大唐本土。據吐蕃史書《世系明鑒》記載,他還曾寫信威脅唐太宗說:「若不許嫁公主,當親提五萬兵,奪爾唐國,殺爾,奪取公主」。

文成公主:四十年歲月,六千里家國

面對武力威脅,唐太宗的姿態十分強硬,迅速集結大軍發起反擊。史書記載,牛進達夜襲其營,斬殺千餘人。「弄贊大懼,引兵而退。」這場戰爭結束兩年後,松贊干布「遣使謝罪,因復請婚,太宗許之」。


文成公主:入吐蕃淚別長安

唐太宗終於答應了這樁婚事,也從此改變了一個十六歲女孩的命運,她就是文成公主。

文成公主並不是唐太宗的親生女兒,當和親的人選落到這個十六歲女孩兒的身上時,史書僅以一句「十五年,妻以宗女文成公主」記錄,至於文成公主叫什麼,出自宗室誰家一概不知。因為護送文成公主入藏的是江夏王李道宗,因此有不少人猜測文成公主是李道宗的女兒。畢竟,此去山高路遠,極有可能從此親情永隔,終老異鄉,讓文成公主的親生父親去送嫁於情於理都說得通。

公元641年,大唐貞觀十五年的夏曆正月,這個十六歲女孩,以大唐公主的身份踏上了漫漫入藏路。這條路,東起於唐都長安,西到吐蕃邏些(今拉薩),全程6000多里。

文成公主:四十年歲月,六千里家國

傳說文成公主臨行前,唐太宗賜給她一柄日月寶鏡,告訴她如若想念親人和家鄉可以拿出來照一照。這天,送親隊伍來到赤嶺,公主停下玉輦,登高望遠:身後熟悉的漢地風景已然消逝,遠方草枯雲慘,雪峰連綿,一時愁絲萬縷,於是她拿出了寶鏡。結果打開後,卻發現什麼都沒有,有的只是自己憔悴的面容。她一生氣,把寶鏡摔在地上,由此形成了日月山。它恰好擋去了一條東去河流的去路,河水不得不掉頭迴流。於是人們稱這條河叫倒淌河。這日月山和倒淌河就在青海省西寧附近的青藏公路旁。

傳說總是浪漫的,可現實總是更殘酷。這布滿艱難險阻6000里長路,只是她告別故鄉的一個起點。此後的她,要以單薄的身軀,替大唐一千多萬人扛起穩定邊關的重任……


四十年歲月 六千里家國

當文成公主帶著她的豪華嫁妝到達吐蕃的時候,史書記載「弄贊率兵次柏海親迎,見道宗,執婿禮恭甚,見中國服飾之美,縮縮愧沮。歸國,自以其先未有昏帝女者,乃為公主築一城以誇後世,遂立宮室以居。」

文成公主:四十年歲月,六千里家國

王子和公主的婚姻看起來很幸福。

文成公主入藏後,松贊干布對她十分敬重,親自為她加冕,封作王后。還對部屬說,要為公主修築一座華麗的宮殿,以留示後代。這座宮殿就是今天的布達拉宮。《新唐書》中也有記載,說松贊干布對文成公主幾乎言聽計從,如公主不喜歡吐番人「以赭塗面」的習俗,松贊干布當即下令予以廢止。連松贊干布自己也脫掉氈裘,改穿絹綺,並派吐蕃貴族子弟到長安讀書。

但是也有史書記載,松贊干布的王后是來自尼泊爾的尺尊公主。為了尺尊公主,松贊干布不惜耗費巨資修建大昭寺,將尺尊公主帶來的釋迦牟尼八歲等身像供奉其中;來自大唐的文成公主雖然帶著佛家至寶,釋迦牟尼十二歲等身像,卻只為其修建了規模遠遜的小昭寺來安置,二人地位高下可見一斑。後來金城公主入藏,為吐蕃國主正妻,才將兩座像互換。

文成公主:四十年歲月,六千里家國

其實,無論文成公主,還是尺尊公主,嫁到吐蕃都肩負著穩定邊關、友好互通的使命,彼時的她們,不過是命運極其相似的兩個女孩而已。這樣的婚姻能夠平平安安就已知足,何敢奢談幸福?

公元650年,松贊干布迎娶文成公主九年後去世。這九年中,文成公主沒有生下一兒半女。《新唐書》中文成公主的名字最後一次出現是「永隆元年,文成公主薨。」這一年距離松贊干布去世已經過去三十年。難以想像這個來自大唐的女孩,如何熬過歲月的孤獨?又是什麼樣的力量支撐著這個柔弱的身軀走過四十年的高原生活。就像她當年在這裡栽種下的公主柳,在海拔高三千多米的藏地,歷經嚴寒而頑強挺立。

文成公主:四十年歲月,六千里家國

一千多年前,一道和親的詔書穩定了邊關幾十年,但卻改變了這個宗室女孩的一生。雖然史書對文成公主的真實姓名無記載,甚至在新唐書公主列傳中也沒有她的蹤跡,但是歷史卻用另外一種方式記住了她:在雪域高原,文成公主被尊為綠度母的化身,受到後人永遠的頂禮膜拜。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那些年 的精彩文章:

李白,我不想和你做同事……
大唐詩人陳子昂:自我營銷就服你!

TAG:那些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