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逐漸消失的夏日經典,海派手工刨冰

逐漸消失的夏日經典,海派手工刨冰

摘要:上海的夏日,冷麵、糟貨和刨冰,可以說是最具特色的三大寶了,但今天冷麵和糟貨還到處可見,而刨冰則在越辣越多的花色冷飲的衝擊下,逐漸消失,成為兒時那份涼爽的記憶。

圖1:刨冰如今是越來越少見了

上海的夏日,冷麵、糟貨和刨冰,可以說是最具特色的三大寶了,但今天冷麵和糟貨還到處可見,而刨冰則在越辣越多的花色冷飲的衝擊下,逐漸消失,成為兒時那份涼爽的記憶。

刨冰是經典的冰食,中國人吃冰食的歷史是相當久遠的,很早就開始將冬季的冰塊窖藏到夏季食用,

到了宋代,藏冰活動已經相當普及,很多宋代的書籍里都有記載。當時吃冰食通常有兩種,一是把冰化成的冰水來喝,一種是把冰敲成小塊來食用,這就是刨冰的緣起了。

現代的刨冰基本可以分為沙冰、碎冰和刨冰三大類,而刨冰也根據地域不同,形成了不同的特色,如今台灣刨冰比較常見,而在三四十年前在上海風靡一時的海派刨冰,在現在的上海街頭已經越來越少,幾近消失了。

圖2:曾經風靡一時的刨冰已經幾乎要消失了

刨冰顧名思義,是將冰塊刨成碎屑狀,然後壓實,放在塘水底料上。最早刨冰都是手工的,後來就用刨冰機,相比之下,手工的沒有機器刨出的綿密,但還有不少人更喜歡手工的那種顆粒分明的吃口。由於光有冰,實在太過寡淡無味,所以一定要配上糖水底料,比較常見的有赤豆湯、綠豆湯和水果,過去物質遠沒有今天這樣豐富,水果也就只有糖水桔子、糖水菠蘿寥寥幾種。

GIF

圖3:最早刨冰都是手工制的

而海派刨冰最有特色的地方就是放刨冰的「家生」,也就是器具,一定要是大的生啤杯,玻璃的,上面還凹凸明顯的紋樣,再配上一把長柄勺子。因為杯子很深,只有長柄勺才能舀到杯子底部的「料」。吃完後要將杯子和長柄勺再還給店家,有的店家為了避免顧客順手帶走,還專門要收押金。現在很多店家都是用一次性的杯子,那味道就差了好多。

圖4:刨冰一定要用生啤杯

大杯的生啤杯,底下是赤豆湯或是糖水水果,頂上就像積雪的山峰那樣,壓成大約8厘米高的刨冰,看到這個「雪頂」就已經感到了一陣涼意。

圖5:看到高高的「雪頂」就已經感到了涼意

在那個物質匱乏的年代,夏日裡一杯刨冰絕對是很奢侈的享受。戀愛中的情侶,來兩杯刨冰,邊吃邊聊,絲毫不比今天來兩份哈根達斯冰淇淋遜色。

吃刨冰首先來口冰,感受那種一口涼到心裡的勁爽,然後可以用長柄勺舀起底料,和刨冰混合著吃,也可以將刨冰一邊吃一邊往下壓,浸沒到底料中,成為冰凍赤豆湯。在炎熱的夏日,這樣一杯刨冰的涼爽,確實沁人心脾。

但是今天,各種各樣的冰淇淋層出不窮,刨冰無論是口感,還是口味,都明顯不如,因此刨冰的消亡也就在意料中了,但刨冰更多的是那個年代的一種記憶。

圖6:那是一個年代的記憶

如今的上海灘,要說刨冰,自然就要提到楊浦區控江路內江路口的「長征刨冰」,那是一位上海老爺叔開的,從1992年到如今,已經二十六年了,最早只是一輛推車,現在已經有了店面。「長征」也充滿著時代氣息,原因也很簡單,因為老爺叔的名字就叫長征。以前每年5月1日到9月31日,老爺叔的「長征刨冰」一年就只開四個月,而且只出攤五個小時,從晚上六點半到十一點半,現在因為有了店面,一年365天都可以吃到。老爺叔還是堅持用最地道的手工製作,不過老爺叔的速度並不慢,兩分鐘就可以做出一杯,當然底料的品種比過去也豐富多了,喜歡什麼口味就可以選什麼口味。

圖7:「長征刨冰」是現在所剩不多的手工刨冰了

如今,「長征刨冰」已經是網紅了,也是諾大的上海灘碩果僅存的老法手工刨冰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大眼看影視 的精彩文章:

TAG:大眼看影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