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150多年前中國扔掉一件寶物,數年後傳到日本,造就了日本的崛起

150多年前中國扔掉一件寶物,數年後傳到日本,造就了日本的崛起

原標題:150多年前中國扔掉一件寶物,數年後傳到日本,造就了日本的崛起


清朝時一秀才寫了本書,傳到日本後被列為禁書,十年後被日本奉為國寶


眾所周知,中國自古以來便被稱之為「天朝上國」,其最早的歷史可以追溯到中國的漢朝、唐朝時期,因為當時中國的國力強盛,經濟發達,物阜民豐。所以周邊小國都紛紛前來朝賀,自願成為中國的藩屬國,在表奏奏摺中他們都尊稱中國為「天朝」,例如歷史上著名的高句麗、突厥、薛延陀以及安南等等。


然而,這種「天朝上國」的思維模式卻讓中國吃盡了不少苦頭,尤其是到了封建時代的晚清末期。明明已經腐朽透頂的滿清王朝卻依舊抱殘守缺、故步自封,不肯接受西方的先進工業的文明成果,最終導致了一種「落後必然挨打」的悲慘結局。


其實,歷朝歷代的中國都不乏奇人異士,可惡的是滿清政府自欺自人對中國百姓實施「愚民政策」,禁錮了中國老百姓的思維,才導致了領先了世界長達數個世紀的中國老百姓變得麻木不仁。不過,在當時的中國還是出現了一些救國安民的大賢大才。


今天,小編就來給大家講述一位清朝時期的秀才編寫的一部奇書,這本書傳到日本之後就被當時的日本政府列禁書。不料十年之後,日本人居然將這本禁書封為國寶,而這「國寶」也讓日本徹底擺脫了成為西方帝國主義列強殖民地的命運,一躍成為了能夠和美歐相抗衡的軍事強國。


此人就是被後世譽為「清朝看眼看世界」的第一人魏源,而這本奇書就是著名的《海國圖志》,《海國圖志》的前身是林則徐編纂的《四洲志》,是一部主要介紹西方國家的科學技術和世界地理知識的綜合性圖書,全書主要就是提倡一種「師夷長技以制夷」的戰略思想。



林則徐在虎門銷煙之後就被當時的道光帝所罷免,將有關《四洲志》的所有資料悉數交給魏源,魏源1840年,鴉片戰爭之後,義憤填膺愛國心切,於1842年寫成50卷的《海國圖志》初本。當時很多人表示不理解,都問魏源為何做此書?


魏源在書中明確告知了自己的目的,就是:「為以夷攻夷而作,為以夷制夷而坐,只有『善師四夷者,能制四夷』」。1848年的時候,魏源又將《海國圖志》增補為了60卷,1852年,此書又被擴充為500卷,書中廣泛引用中外史料,詳細的介紹了世界各國的地理情況和科技特長。


此外,書中還廣泛的涉獵到了世界各國的氣候、物產、交通貿易、民俗風情、文化教育以及宗教曆法等等,同時對西方的先進文明、歷史和堅船利炮等都有詳細描述。魏源的《海國圖志》從根本上打破了中國自古以來的「天朝上國」的夜郎自大思想,為中國人開眼看世界提供了便利和條件。


然而,魏源窮其一生編纂的這部「奇書」,並沒有引起清政府的重視,反而被滿清皇廷束之高閣。這本書後來流傳到了日本,因為當時日本依舊處在幕府統治的黑暗時期,國內政府對這類描寫外國逸聞趣事的圖書採取了封禁的做法,禁止此書在民間流傳。



可是,沒過多久日本政府就改變了看法,這本書在先是在日本貴族圈子裡大受歡迎,後來各個階層都找門路希望能夠先睹為快。這本書就成為了當時日本最暢銷的書籍,這本書在日本的暢銷從本質上也說明了一個道理,那就是日本人在接受新事物的方面的確有自己民族的獨到之處。

後來,這本書被兩個人看到了,一個是在日俄戰爭中打敗俄羅斯太平洋艦隊,成就日本開創了日本帝國主義海上霸權的東鄉平八郎。另一個是當時的日本的明治天皇,明治天皇對此書愛不釋手,後來的明治維新就是因為明治天皇受到了魏源《海國圖志》的啟發,自明治維新之後的日本歷屆政府都將《海國圖志》列為國寶。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穿越歷史的迷霧 的精彩文章:

二戰中最有血性的將軍,殺了近20萬日本人,戰後日本將他告上法庭
趙雲病逝後託夢諸葛亮大喊9個字,諸葛亮聽後羞愧,劉禪聽後落淚

TAG:穿越歷史的迷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