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中國存儲第一股的轉型啟示

中國存儲第一股的轉型啟示

又是一家成立30年的企業,也是中國專業存儲領域唯一一家上市公司。

在回答誰是中國存儲第一股之前,可以看看都有哪些活躍的中國存儲品牌?

華為、曙光、浪潮、聯想、同有、創新科、宏杉……其中前四家屬於綜合IT企業,除華為外都是上市企業,後三家都是專業存儲公司,除同有科技在2012年A股上市之外,中國還沒有一家專業存儲上市企業。

可以發現,在中國伺服器企業紛紛做大,產品線不斷拓展,上市之路相對平坦的同時,中國存儲企業的發展卻任重道遠。

在伺服器市場上,國產化替代已經不再是一句口號,中國伺服器廠商的出貨量已經超過市場總量的一半,從晶元到操作系統再到整機系統的伺服器全國產化產品屢屢獲得用戶突破。

但在存儲市場,由於長期存在的技術上的差距,中國存儲市場70%以上的份額仍由國外廠商把持,實現存儲的國產化替代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但在中興事件的背後又意味著這不僅是必然之舉,還需要持續提速。

那麼,國產存儲企業將向何處去?

01

從研發產品到構建產業鏈

作為中國存儲第一股,同有科技近日提出的第三次戰略轉型頗具代表性。

按照同有科技董事長兼總經理周澤湘的話,「我們是沒有任何背景的草根企業」,從1988年成立以來只專註存儲領域,並經過30年的市場化歷練,找到屬於自己的市場定位,它的轉型則是國產存儲市場的一個縮影。

如果說從成立到90年代初,在國內尚無外部存儲概念之時,同有更多是在做存儲周邊產品;那麼發展壯大之後則進入到自有品牌存儲方向,以解決方案方式應對客戶需求;而第三次戰略轉型則被定位為不僅是研發產品,還要構建自主可控的存儲產業鏈。在近日的發布活動上,同有宣布「快閃記憶體、自主可控、雲計算」三大戰略,並與國產晶元企業飛騰、國產操作系統麒麟戰略合作,發布了三方合作的商用自主可控存儲系統ACS 5000A。

其實,自主可控的產業鏈是個老話題,但是成為產業鏈的核心卻是一個漫長的過程。

當雲計算興起,當超融合被市場接受,當全快閃記憶體正成為主流存儲介質,這些換道超車的機會,需要國產企業技術和產品的成熟;當中興事件發酵,貿易戰一觸即發,自主可控周期性加速,就不僅需要自主可控的技術,更需要自主可控的產業鏈,不僅需要自主可控的產品,更需要經得起用戶檢驗的商業環境。

02

商用與自主可控

這次三方合作的首款中端存儲系統ACS 5000A之前有兩個定語——商用與自主可控。

科技界談國產化多年,深知將這兩個詞放在一起的意義。

以前的自主可控,多集中在安全涉密功能的體現,用戶也多為涉密小眾用戶市場;而商用自主可控,則意味著這樣的產品在兼具自主可控的基礎上,還可以從通用性能和商用穩定性的角度滿足大眾用戶市場的需求。

據悉,ACS 5000A面向中端存儲市場,在自主可控方面,基於飛騰1500A晶元,麒麟OS唯一源代碼授權,同有自主研發的存儲軟硬體系統;在商用需求上,性能可達80萬IOPS,7×24小時不間斷訪問保障,此外還具有一站式智能管理、多控可擴展等應用屬性,幫助用戶在異構IT環境和雲環境下的場景化部署和隨需擴展升級。

很明顯,當一個自主可控的產品願意主動展示數字的時候,至少證明商用就緒。為什麼中國存儲系統現在可以開啟商用自主可控的序幕了呢?

據天津麒麟總裁孔金珠透露,與同有的產品級合作從2012年就開始了。從商用角度來看,產品性能和功能與五年前相比已經「天翻地覆」,能夠和國際主流產品同台競爭,至少和國外中高端產品持平。

「任何產品好不好,不是你說了算,而是客戶說了算。」天津飛騰副總經理郭御風談到了「順勢而為」:國家戰略上也是一個逐步替換的過程,最早是解決安全性問題,考慮到替換伺服器,替換桌面,存儲對安全條件要求也很高。

「至少能夠取代以前的x86級別存儲系統,這才是新產品的定位。也因為只有這樣,才能夠上規模,產業鏈才能夠發展起來。」同有董事長周澤湘深知新時代下自主可控發展的方向和要求,商用自主可控存儲系統並非傳統意義的自主可控系統。ACS 5000A不僅可以生產落地,性能也達到中端需求,在穩定性、可靠性、一致性、兼容性方面還需要經過客戶應用的場景化檢驗。

ACS 5000A或將成為商用自主可控存儲系統的一個開啟按鈕:

從技術變革看,雲計算、快閃記憶體正在變革傳統的存儲技術,投入新技術就擁有新賽道;

從應用變化看,大數據的爆發意味著存儲一定將擁有更大市場,這個市場的前景無可厚非;

從資本層面看,一個行業的快速發展很充分的時候,一定會產生幾個專業上市公司,但目前專業存儲上市企業只有同有一家。

從產業鏈看,在此次戰略合作中,同有作為麒麟唯一源代碼授權的企業,這種從晶元開始的國產化縱向垂直整合在存儲界尚屬首次,而以此為基礎的自主可控存儲產業鏈也才開始布局。

03

實業資本雙輪驅動

與飛騰、麒麟的戰略合作對於同有來講,在成立30年來的第三次戰略轉型中重點聚焦的產業鏈,已經突破了存儲系統本身,而是從自主可控的維度拓展到上游晶元、下游平台。而對上市企業來說,要構建自主創新的存儲產業鏈,不僅可以投入研發,戰略合作產品,也可以通過資本手段加快產業鏈布局的步伐。

周澤湘在回答科技茱比莉的相關問題時表示:「要做產業發展,做上下游,資本很重要。我們現在為什麼叫新同有,很重要的是通過資本,實業和資本雙驅動。」

據悉,2017年,同有就開展非公開發行股票獲准通過,擬募資不超過7.31億元投於「面向雲計算架構和快閃記憶體技術的自主可控存儲雲研發與產業化項目」,積極布局下一代存儲新技術。

去年,同有還投資8000萬元參股存儲控制器企業億恆創源,向快閃記憶體核心部件級市場發力。因為,在周澤湘看來,全快閃記憶體在存儲領域是一項顛覆性技術變革,也是中國存儲企業變道超車的機會,這樣機遇就必須匹配全方位的投入。

不過,國產存儲企業規模不大,存儲領域的資本投入不會像其他產業那樣立竿見影。周澤湘也承認,現階段同有更多的資本投入是對創新企業做培育和孵化,對於有一定規模的優質企業存在併購可能。但不論怎樣,作為中國存儲企業第一股,通過雙輪驅動的方式來打造第三次轉型中的自主可控產業鏈更有優勢,相比綜合型企業又更聚焦。

有視角的科技觀察 有態度的科技評論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科技茱比莉Jubilee 的精彩文章:

雲計算億萬大單頻現,今年市場怎麼了?

TAG:科技茱比莉Jubil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