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安全再升級,滴滴出行試運營車內監控功能

安全再升級,滴滴出行試運營車內監控功能

為了進一步解決司乘糾紛、交通事故等問題,滴滴正測試車載錄像功能。

據鳳凰科技,7月25日,有滴滴出行乘客在打車時,發現滴滴APP上跳出了一行字詢問乘客「是否開啟車內監控?」截圖顯示,乘客可以通過滴滴出行APP選擇啟用或禁用車內錄像功能。

滴滴方面對界面新聞表示,滴滴車載設備在專快業務小範圍試點,主要用於解決司乘糾紛與投訴、交通事故緊急求助等。乘客如打到配置車載設備的專快車,會有是否同意開啟車內錄像提示。行程中,乘客如想中止錄像,可在「設置—行程安全」中隨時關閉。

今年5月,空姐搭乘順風車被殺案後,滴滴加大了對出行安全的投入,對順風車及全平台其他業務進行整改。其中快車上線人車不符評價機制,主動邀請乘客評價司機和車輛是否與軟體顯示信息一致,並聯繫前後多個訂單的乘客進行核實,一經確認立即封禁;快車已在部分城市上線每天出車前司機人臉識別功能;平台上線大數據識別模型,對識別出的人車不符進行核查,一經核實馬上封禁。

當時除了公布整改意見外,滴滴同時就一些行程錄音問題向公眾徵詢意見。錄音將明確告知用戶,並經過用戶授權方可使用軟體,為保護司乘隱私,錄音資料不保存於個人手機,將直接加密上傳伺服器,保留72小時後自動刪除。

滴滴表示,在現實場景中,大多數司乘糾紛的投訴,雙方都各執一詞,難以提供有力的證據,給平台判責帶來非常大的困難,也讓很多司機和乘客認為平台偏袒一方或者不作為。但滴滴也提出質疑:並不是所有人都願意在行程中被錄音。且如果未來要增加車內視頻監控功能,可能還會需要向用戶要求更多的隱私授權。但這確實是提升安全、服務以及在發生事故糾紛後取證判責最有效的辦法。

斯坦福大學中國法律政策協會副主席潘尤迪律師此前在接受澎湃新聞採訪時認為,滴滴兼顧到了多項核心問題,但仍有執行層面的合規風險。如滴滴遭遇錄音信息泄露時,是否應承擔責任;公安部門辦理特殊案件時,平台能否未經雙方同意,披露信息。此外,還需要更多細節方能落地,比如當乘客要求錄音,司機拒絕的情況下,能否取消行程,以哪一方面的觀點為準。

今年6月,滴滴在快車、優享、拼車、小巴業務中試點測試行程中錄音功能。此前滴滴表示,測試期間,仍將廣泛徵集乘客、司機與社會各方的意見與建議,進一步評估該功能在全國範圍內推廣的可行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界面 的精彩文章:

英超球衣相比六年前翻了一倍,你準備好剁手世界盃球衣了嗎?
谷歌安卓系統將面臨歐盟的43億歐元反壟斷罰款

TAG:界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