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園藝 > 養花之事和賞花之人

養花之事和賞花之人

母親「走」了整整一年了,父親的性情大變。

以前父親做飯,母親在一旁嘮叨,有點指點江山的意味。父親不服氣,因為做個飯,兩人經常打嘴架。

蔥花是先放還是後放,爭論不休。看不下去,我伸手幫忙,父親執意不肯。不錯,父親的確有一套,不照母親的方法,同樣飯菜精光。

見了底,父親臉上掛著笑,是閑庭信步的笑,是不急不緩的笑。像是在告訴母親,咋樣!一樣好!母親不跟父親爭,這是多年來他們夫妻形成的習慣,算作默契吧。

兩人性格多少有點相悖。比如說養花。父親愛養花,母親不喜歡,長這麼大,我從未見過母親坐在花盆前侍弄。

父親有著極好的耐心,那些花花草草本來枯萎的枯萎,老去的老去,可到了父親手裡,不出幾日便有了生機。修剪枝枝葉葉成了父親的愛好,他通常是一邊唱著老掉牙的歌,一邊這瞅瞅那瞧瞧,該剪的剪掉。很多時候,母親湊上去,愛管閑事,說怎麼把好的也剪掉了?父親愛理不理,有時說上一句,你懂個啥!

在我家,誰都相信,母親對於養花一竅不通。父親剪過了,母親湊上前去,看著剛才看上去凌亂的花草,竟然賞心悅目起來,端詳這些枝枝葉葉,綠得葳蕤養眼。

母親留好淘米水給父親,讓父親親自受理,母親卻很少澆花,凡是澆花之事,母親從不閑吃蘿蔔淡操心,花事跟母親毫不相干。

左右鄰居說我家正相反,人家都是女人愛花,你一個大老爺們愛哪門子花呢?父親笑而不語。

父親的花,多時五百多盆,客廳全是父親的成果。搬到城裡,父親說啥不捨得扔,沒辦法,老兩口只能蝸居在小屋裡,大屋成了花室,這些年一直是這樣。花室里的花,哪怕是你把花盆轉了方向,父親都會心知肚明,我們都驚於父親的記憶力。

前年條件好些了,想著父母的年歲也大了,買個帶電梯的樓房,那箇舊樓就讓父親當花室,專職養花。

新樓離舊樓不遠,五分鐘的路,每天父親都要去花室,母親跟屁蟲似的跟著。到了花室,母親從不上手,就看著父親一個人擺弄。一個干著,一個看著,分工明確。母親端詳起父親來,專註的程度不亞於偷藝。

我們做兒女的看著都幸福,兩個老人有事干,多好。

可是去年,母親突然患病到離世,僅僅幾個月的時間,給整個家庭帶來致命的打擊。尤其是父親,性情大變,那些他養了幾十年的花花草草,竟然荒廢了。父親不再去澆水,侍弄。整個花室都由姐姐代勞。

這麼多的花,竟然成了負擔,一時間又無法售出。姐姐除了上班,遛狗,給父親做飯,還得抽時間養花。我問姐姐,你知道父親為什麼不養花了,姐姐搖頭。我說,那個欣賞花的人走了,父親養得再好又給誰看呢?

世間的大愛,藏得深,藏得嚴,都是不容易察覺的。父親對母親的愛亦是如此。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親近自然 的精彩文章:

配土才是第一要義,多肉植物養護重點談

TAG:親近自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