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金磚和玄妙觀道教音樂

金磚和玄妙觀道教音樂

文章編輯|九月

金磚是大型方磚的雅稱,據古籍《金磚墁地》記載,金磚是專為皇宮燒制的細料方磚,其顆粒細膩,質地密實,敲之作金石之聲。又因金磚製成後要運至北京的京倉,以供皇宮專用,故又有「京磚」之稱。

金磚御窯位於蘇州市相城區陸慕鎮御窯村,千百年來,此地村民專以燒窯為業。由於陸慕鎮的黃泥適宜制坯成磚,且做工考究、燒制有方、技藝獨特,所產金磚細膩堅硬,「敲之有聲,斷之無孔」,所以永樂皇帝賜封陸慕磚窯為「御窯」。北京故宮的太和殿、中和殿和天安門城樓所鋪設的就是御窯金磚。

御窯金磚製作技藝繁複,工序多達二十餘道,其中主要工序有選泥、練泥、制坯、裝窯、燒制、窨水、出窯、打磨等。道道工序,環環緊扣,一道不達,前功盡棄。

御窯金磚是我國窯磚燒制業中的一朵奇葩,明清以來受到歷代帝王的青睞,成為皇宮建築的專用產品。到明代嘉靖時,金磚燒制進入全盛期。

御窯金磚具有較高的實用價值和觀賞價值,是我國民族建築文化中的一顆璀璨明珠。用金磚鋪成的地面具有光潤耐磨、愈擦愈亮、不滑不濕等特點,既可防止地下潮氣上升,又能把宮殿襯托得更加雄偉壯麗,把豪宅古居裝點得更加富麗堂皇。

隨著現代化、城市化步伐的加快,不但宮殿式建築已成為歷史,而且民間古典廳堂建築也日漸消亡,讓位於高樓大廈,金磚的市場需求量很小,致使生產規模一直無法擴大。燒制金磚是高技藝的複雜體力勞動,學習周期長、勞動投入大、經濟收益低,年輕人無意涉足其中,整個行業後繼乏人。目前蘇州只有御窯一處,還有匠人二十餘位在進行金磚製作,因此迫切需要對御窯金磚製作技藝這一古老的民間手工技藝採取保護措施。

以玄妙觀道教音樂為代表的蘇州道教音樂屬於正一派道樂,歷史可追溯至西晉,它繼承了古代音樂的傳統,吸取了廟堂音樂等成分,還受到堂名音樂、江南絲竹、崑曲、吳歌等吳地音樂藝術形式的影響,形成了獨樹一幟的風格,深受群眾歡迎,活動十分繁盛。明末清初施亮生真人輯成的《齋天》等書和嘉慶年間道士曹希聖重訂的《鈞天妙樂》至今仍是玄妙觀道教音樂的規範。蘇州曾湧現了不少著名樂師,他們或精於音律、善於編曲,或樂器演奏技藝精湛,或在經韻吟唱方面造詣深厚,在道樂界具有很大影響。

蘇州道教音樂包括器樂和聲樂兩大部分。器樂主要有笛曲、鼓段和由兩者連綴而成的套曲,演奏方式有「坐奏」、「行樂」等。聲樂為道教的經韻,有旋律的為「韻腔」,包括「贊」、「頌」、「偈」、「誥」、「咒」、「符」等諸種形式。

蘇州道教音樂歷史悠久,具有很高的歷史價值。它結構完整、對比強烈、表現力豐富,具有高度的藝術價值,對社會生活產生了廣泛影響。近年來,隨著改革開放和對外文化交流的增多,蘇州玄妙觀音樂曾多次出國演出,獲得好評。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夢流年旗袍商城 的精彩文章:

TAG:夢流年旗袍商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