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傲視天下的「鐵娘子」——埃菲爾鐵塔

傲視天下的「鐵娘子」——埃菲爾鐵塔

這是法國永恆的「鐵娘子」,更是巴黎人心中的驕傲。但是,這座雄塔的「建造之父」亞歷山大?居斯塔夫?埃菲爾卻總是「抱怨」這個隨自己「姓氏」的孩子:「它把我都淹沒了,好像我的一生只建造了它」。從其「哀怨」的口氣中不難看出建築師對這個最傑出孩子的喜愛。

這座雄偉的建築能與紐約的帝國大廈以及東京電視塔「稱兄道弟」,無愧於「西方三大著名建築」之一。無論你站在巴黎的哪個角落,只要抬頭仰望,埃菲爾都穩穩站在那裡,如此高度為其贏得了「雲中牧女」的美譽。

1884年,對於法國來說是一個特殊的年份,這一年是法國大革命100周年;這一年,世界博覽會即將在巴黎召開。在這樣一個特殊的年份,法國政府決定修建一座永久性紀念建築。於是,應徵方案紛紛從世界各地集聚法國,組委會從眾多的應徵方案中回重重選拔,選中了這座新穎、獨特、不拘一格的埃菲爾鐵塔。

但是,這座鐵塔建造之初,經歷了很多波折。當時,歐洲有名的建築設計師亞歷山大?古斯塔夫?埃菲爾於1886年6月向1889年博覽會總委員會提交了圖紙和計算結果,並於1887年1月8日中標。

不過,巴黎的文化人士聽說這個計劃之後,馬上就向委員會發表了抗議信:「……該清楚地認識到我們在追求什麼了,該想像一下這個奇怪可笑的鐵塔了。它如同一個巨大的黑色的工廠煙囪,聳立在巴黎的上空。這個龐然大物將會遮蓋巴黎聖母院、凱旋門等著名的建築物。這根由鋼鐵鉚接起來的醜陋的柱子,將會給這座有著數百年氣息的古城投下令人厭惡的影子……」

埃菲爾鐵塔始建於1887年,完工於1889年,歷時兩年的時間。整座鐵塔不僅設計非常高明,而且在兩年多的施工過程中,沒有發生過任何的傷亡事件,這對於當時的建築施工來說簡直是一個奇蹟。

埃菲爾鐵塔的設計處於一個變革的時期,鐵塔是現代主義作品,反對古典的穹隆頂模式。19世紀的巴黎依然是仿文藝復興古典主義的風格,而埃菲爾設計的鐵塔正是逆反了傳統。鐵塔是鋼鐵結構建築,自從「水晶宮」作為歷史上第一個利用玻璃、鋼鐵、木材建造出的大型建築物開創了現代建築的源頭之後,還沒有能與之媲美的城市建築產生,而埃菲爾鐵塔恰恰彌補了這個空白。

另外,這座「鋼鐵俠」在組裝部件時,鑽孔都能很準確地相合。建成之後的鐵塔一共有3層,每層有一個平台,供人們賞景。每每站在鐵塔塔頂的平台之上,面對巴黎全城迷人的景色,心胸彷彿一下打開了,頓感天地間是這般遼闊,令人心曠神怡。

埃菲爾鐵塔的第一層是商店和餐廳,修建在距離地面57米的平台上;第二層是咖啡館,高出地面115米;而供人們遠眺美景的第三層處於高276米的位置。自第三層開始,恢宏的建築結構猛然收縮,塔尖直指蒼穹。整座鐵塔就如倒寫的「Y」字母。這座鐵塔集合了1.8萬餘個組成部件,250多萬個鉚釘。進入鐵塔,無論是乘坐電梯還是徒步登頂,你都會被其宏偉的氣勢深深震撼,被視線所及的巴黎美景吸引。

唯美的巴黎是不夜城,而鐵塔更是不夜城中的明珠。每每到入夜時分,鐵塔之上的彩色探照燈都會慢慢轉動,釋放無數華彩,而安放在鐵塔頭頂之上的埃菲爾鍍金頭像在燈光下顯得那般亮麗、傳神。當時設計美麗的探照燈主要是防止夜間飛行的飛機碰撞上鐵塔,細心的舉動卻在不經意間成就了巴黎夜空最美的風景。

現在,這座位於巴黎塞納河南岸的宏偉建築堪稱世界上鋼鐵結構高塔的「領頭軍」,更是每一位法國人民心中的驕傲。但是,當年它的橫空出世卻挑戰了很多人的傳統審美觀念。著名作家莫泊桑就曾對這樣一個佇立在巴黎街頭的「怪物」頗有微詞,連當時的巴黎當局也曾猶豫過是否在世博會結束之後就拆除它。幸好,它的美經住了流言、質疑,用磅礴的氣勢征服了每一位法國人,成為巴黎最顯眼的地標。

百年的風雨卻未曾磨去它一分一毫的氣勢,而是使它愈發獨具魅力。埃菲爾鐵塔不僅是建築傳奇,更經受住了歷史的考驗,它依舊不卑不亢地矗立在天地之間,笑看風雲變幻。

本文由走走停停游天下原創,歡迎關注,帶你一起長知識!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走走停停游天下 的精彩文章:

融合古典與潮流文化的克基拉島,帶你穿梭於歷史與現代之間

TAG:走走停停游天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