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特別策劃│提高我國學術社交網路的國際傳播能力——基於ResearchGate與「科研之友」等的比較研究

特別策劃│提高我國學術社交網路的國際傳播能力——基於ResearchGate與「科研之友」等的比較研究

本文刊載於《科技與出版》2018年第7期P26-32

如果您喜歡,歡迎轉發至朋友圈

訂購我刊,郵發代號:82-65

科技與出版

開放科學 OSID

掃描聽作者講述文章寫作背景

還可以關注作者的學術圈喔~

【摘要】

學術社交媒體已經成為國際傳播的一種重要渠道和傳播平台,在國際傳播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國際大型學術社交網路以國際用戶為核心,有助於深入了解國際用戶需求,提高國際傳播的針對性和精準性,從而提高國際傳播的效果。文章選取ResearchGate和我國「科研之友」等作為案例進行比較研究,發現我國學術社交網路在定位、運營與發展上存在一些問題,如缺失全球化的運營理念與發展定位;用戶規模和用戶的國際化程度較低且用戶的黏性不夠;內容生產缺乏有效的激勵機制和激勵手段等。針對這些問題,提出一些對策建議。

關鍵詞學術社交網路;國際傳播能力;ResearchGate;科研之友;用戶;學術話語權

學術社交網路( academic social networking,ASN)或稱學術社交媒體,是在社會化媒體迅速發展的背景下,以科研人員等為特定用戶群體,以促進科研活動的開展、傳播為目的專業性傳播媒介。這種非正式的傳播網路平台在促進國際學術交流與合作、學術信息的國際傳播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學術社交網路在國際傳播中的重要作用

1.1 掌握國際用戶需求,實現精準傳播,提高國際傳播效果

用戶是國際傳播鏈條中最重要的環節,用戶的需求、心理等直接影響國際傳播的效果。從傳播的精準度來說,只有掌握了大量的用戶數據,才能形成精準的用戶畫像,針對每一個學者的研究興趣和研究方向實現精準信息推動和分發服務[1]。國際學術社交網路是以國際科研群體為中心的大型用戶平台,掌握大量的國際用戶數據,這一平台可以讓信息有效到達傳播對象,增強國際傳播的針對性和實效性,適應分眾化、差異化的傳播趨勢。[1]平台清楚地掌握全球範圍內已經註冊該網站的學者的研究方向和研究興趣,對其進行分析,可為每一位學者提供真正需要的內容和服務。

1.2 彌補傳統學術媒介的缺陷,提高傳統學術媒介的國際傳播能力

學術社交網路將全球具有相似研究興趣的人緊緊聯繫在一起,研究人員可以和全球同行進行實時交流,展示自己,發表學術成果;幫助科研人員在全球範圍內尋找合作夥伴,促進跨學科、跨領域、跨國界的學術交流與合作。學術期刊可以通過學術社交網路掌握當前國際學術動態,採集學術信息,實現期刊稿源的國際化;可以利用其大規模的專家隊伍,在國際範圍內快速尋找同行評議專家並和他們建立在線聯繫,開展交流、約稿、同行評議等工作;利用其進行期刊宣傳,根據學者的研究動態和讀者群的需求開設新的欄目,並快速傳播已經發表的學術論文。這不僅可以幫助傳統學術期刊增強與「用戶」之間的互動,將媒介的功能向前延伸,還有利於實現學術期刊的聚合,增強我國分散的學術期刊在國際傳播中的國際能見度,從而提高傳統學術媒介的國際傳播效果。

1.3 契合人工智慧與演算法時代的核心,有助於學術評價方式的創新與發展,提高學術話語權

學術評價與國際話語權密切相關。「影響因子」的學術評價標準至今被全球許多國家的學術界、期刊界所認可,這也是SCI等資料庫能夠在全球快速擴張與傳播的重要基礎,極大地提升了西方學術媒介的國際話語權。隨著開放運動和科學交流的網路化發展,ResearchGate(以下簡稱RG)等社交媒體已被廣泛應用於學術成果的交流與傳播中,僅以文獻引用關係為基礎的傳統文獻計量學已不能滿足學術評價的要求,替代計量學(altmetrics)應運而生。這種計量方法是基於學術社交媒體分析技術,利用開放的學術交流數據開展科學評價。[3]隨著人工智慧和演算法時代的到來,關聯性——內容與用戶的關聯,用戶與用戶的關聯性,作者與讀者、內容三者間的複雜網路——成為演算法的核心[2]。學術社交網路恰恰也是基於上述這些關聯性而構建,與人工智慧和演算法的核心完美契合,具有非常美好的發展前景,將會催生出新的學術評價方法,而這種新的學術評價方法將會在未來的國際學術評價標準中和學術媒介競爭中佔據非常重要的地位。

中外學術社交網路的國際傳播能力比較

2.1 中外學術社交網路舉例

2008年以來,歐美國家開放獲取運動蓬勃發展,並與社交網路相互融合,產生了以RG、Academic.edu、Mendely為代表的在線學術社交網路。RG是全球最大、最成功的綜合性在線學術社交媒體之一,在2008年由3名德國科學家在柏林創立,旨在服務全球科研工作者。 在該平台用戶可以發布個人最新科研成果、免費查閱其他科研工作者發布在平台上的項目,尋找有相同研究興趣的研究人員。

我國學術社交網路建設總體來說仍處於初級階段,與國外知名學術社交網路相去甚遠,比較典型的有科學網、小木蟲、科研之友、學者網、答魔社區等。科研之友於2006年上線,目前有250萬註冊用戶和2 300萬科研成果。學者網創建於2011年,截至2017年1月,其平台上有中文4 700多萬篇、外文3 700多萬篇。

2.2 比較案例的選取

學術社交網路平台大體可以分為兩類:① 以用戶為核心建立起來的交流型平台,如Academia.edu、RG、學者網、答魔社區、科研之友等。這些學術社交網路以用戶為基礎,具備學術搜索、資訊獲取、在線交流、個人空間展示、科研成果分享等基本功能。②以內容和信息為基礎建立起來的學術文獻、學術信息管理的應用型平台,典型代表有Mendeley、Zotero、小木蟲、科學網等。

相較於Academia.edu,RG更具發展潛力,因此,我們選RG作為典型案例。國內的學術社交網路中,科研之友、學者網、答魔社區在形式上與之類似,但是三者發展各有差異,且每個平台的規模和功能都不成熟、不全面,因此,國內我們以科研之友作為主要典型,同時兼及學者網、答魔社區進行綜合比較。

2.3 國際傳播能力比較研究

2.3.1 定位及運營比較

RG的運營定位是連接世界範圍內的科學家,讓研究對所有的人開放。由此可見,開放、協同、國際是其運營和發展的基本定位和關鍵詞。平台在全球擁有300多個來自不同國家的僱員,僱員的國際化程度為68%。RG只有英文界面,未提供其他語言的界面。網站運營方面,其並不向會員收取費用,傳播的內容也是免費開放,維持其運行的方式主要是融資、刊登廣告等,目前該公司分別在2010、2012、2013、2015年完成了四輪融資。RG即通過發布廣告或者職位招聘來盈利。它可以把廣告按照廣告主意願精準推送到目標受眾。科研之友2006年上線,提供中英文兩種語言的界面,運營定位主要從功能方面展開,「與同行建立與保持聯繫、促進科研合作、學術交流與知識共享;上傳並分享論文成果,提高論文曝光率和引用數等」。這一定位側重功能,很難看出全球運營的理念與目標。從其現有用戶來看,主要為國內學者和機構,可以說定位仍然在國內。同樣,科學網、小木蟲、學者網、答魔社區等與之類似,均沒有全球化運行與發展的理念與定位,目標用戶以本國學者為主。

在經營方面, RG主要通過廣告等方式變現,而科研之友依賴於為機構創建「科研之友機構版」獲取平台和服務費用。根據機構用戶人數等情況,收費標準為5 800~246 000元/年。「科研之友機構版」是基於科研之友平台數據,為機構提供的統計與對比科研分析服務,幫助他們解決在基金申請、論文投稿和成果推廣方面的問題。RG也為機構提供統計和科研分析服務的功能,但不收取費用。RG上的學者並不單獨存在,而是與所在單位形成關聯,與同單位的其他成員(members)形成關聯。每個機構或者單位又能與其他的合作夥伴形成關聯。這樣的關聯體系對平台上註冊者的現實社會關係進行了模擬,在平台上我們可以清楚查看某一機構的註冊會員情況,包括會員RG score、會員排名以及機構合作夥伴等相關信息。這些數據和信息在RG上免費獲取。

2.3.2 用戶情況比較

1)核心用戶的識別與把控。

用戶在註冊RG時即被歸為以下四種類型之一:即來自大學、研究機構的學術研究者;來自政府、企業和NGO組織的工作者;醫務工作者;其他非研究人員,如出版者、學術愛好者等。用戶在註冊過程中向系統提供信息,如機構名稱、所在部門、性別、學歷、單位、國籍、興趣特長等內容,使用這些信息能夠產生比隨機更好的推薦效果。[3]為了精準識別不同類型的人群,RG極力推薦以個人所在單位的機構郵箱進行註冊,從而便於用戶的機構識別。如果沒有單位郵箱,它會根據你的實名註冊推送與用戶姓名相匹配的科研成果,並詢問這些成果是否屬於自己,從而識別註冊者的身份。當其認領了自己的科研成果時候,RG就獲得了較多的信息從而推薦更多相似科研成果。自動推送的學術成果幾乎均為英文文獻。沒有英文題目和摘要的純中文期刊不會得到推送。如果沒有所在單位的機構郵箱,或者沒有相關學術成果進行匹配,則不能註冊。因此,可以看出RG對於核心用戶層的定位和遴選是非常精準的。科研之友、答魔社區、學者網在這方面的區分就不明顯,學者網雖然要求作者實名註冊,但是因為對註冊者的身份審查並不嚴格,如並沒有要求使用機構郵箱,個人郵箱、QQ郵箱都可以註冊,且並沒有形成對研究成果的匹配,所以並不能對用戶進行精準分類和有效身份識別,這樣非常不利於用戶與用戶、用戶與機構、用戶與成果的關聯和推薦。

2)用戶地區分布情況比較。

RG作為免費學術資源庫和學者交流平台的完美結合,備受全球高校的青睞。許多世界大學的圖書館網站都其作為資料庫文獻平台進行推薦。截至2018年,在RG上註冊的用戶已經超過1 500萬,這些用戶是來自全球193個國家和地區的科研人員,註冊會員中89%獲得了碩士以上學位,其中有68位是諾獎獲得者。網路平台上學術文獻超過10億篇。註冊會員按照學科分類來看,其中醫學佔15%、生物學14%、工程學14%、化學7%、計算機工程6%、物理學%、其他佔40%。目前RG上比較有影響力的國家分別為美國、英國、中國、加拿大、巴西等國家。[5]我們以學科話題為關鍵詞進行檢索,可以發現150個相關學科話題,社會科學類的涉及社會心理、行為科學、金融、公共衛生、社會政策、文化歷史、教育領導、公共法律、傳播與媒介等。我們以「傳播和媒介」為例進行深入分析,該話題下活躍會員共有155 911人,網站提供了出版文獻、數據、作者和問題4個維度的索引標籤。我們以「作者」為標籤進行索引,剔除了一些重複信息,網站推薦了81名相關同行,每名學者均有一個RG score。樣本中,絕大部分是大學的科研工作者,一部分是大學研究生和博士生,有極少部分是媒體工作者,如大學學術期刊社工作人員。81名樣本會員來自32個國家,其中德國和美國人員佔8%左右,澳大利亞、巴西、西班牙、英國次之,佔6%左右,可以看出RG用戶的國際化程度非常高。此外,網站可以推薦註冊者所在單位的相關情況,包括RG score、該單位文獻上傳情況(publications)、 該單位註冊人數members、該單位全球主要合作夥伴等相關信息。

我國社交網路的用戶主要為國內用戶,自然科學領域較多,人文社科領域用戶較少。我們以科研之友機構版為例進行統計和分析,根據網站機構用戶列表發現截至2018年7月,科研之友機構用戶共計152 332家,類型主要有高校、研究中心、企業、協會、醫院及其他,知名用戶包括中國科學院、香港科技大學、浙江大學、北京大學、復旦大學、南京大學、香港大學、香港城市大學等。

3)用戶偏好學習能力比較。

挖掘用戶真實偏好的能力直接決定平台推薦系統的推送效果。RG允許用戶對推薦結果進行篩選,用戶可通過「贊」「踩」等對推送信息進行評價,這可以進一步明晰用戶的真實偏好。我國學術社交網路在向用戶推送信息時,普遍沒有提供對話框,用戶無法對推送信息進行反饋,平台缺乏主動學慣用戶偏好的能力。

2.4 推薦項目及內容生產激勵機制比較

2.4.1 推薦項目比較

由於存在信息過載和需求不確定,因此學術社交平台的推薦功能至關重要。當前國內外的學術社交網路都不同程度地使用了推薦系統,向用戶推送個性化信息。科研人員推薦、科研成果推薦、科研社群推薦成為國內外科研社交網路中支持度最高的推薦項目[4]。RG除了上述推薦項目以外,還包括問題解答(Questions & Answers)及其相應的推薦服務。科研之友除上述3個基本推薦項目以外,還具有學術期刊推薦和科研基金推薦功能。

2.4.2 內容生產激勵機制比較

學術社交網路的內容主要來自於用戶的自生產,因此必須通過一系列的激勵措施,包括物質激勵和精神激勵[6],激發用戶的生產熱情,促使其在社交網站上生產出大量的優質內容。用RG score (影響分數) 衡量機構和科研人員在其平台上的學術影響力和社會影響力[5]。RG score得分來自於主要源自4個維度,即上傳出版物、回答別人的提問、提出問題、獲得的關注者。RG score不僅激勵了用戶的內容生產,也強化用戶之間的聯繫和互動,促進和激勵用戶在互動中完成內容的生產與傳播。RG還根據RG score推薦了內容生產較多的TOP experts。RG score得分較高的學者往往是學術社交網路的意見領袖,他們具有較高學術水平和科研能力,具有較強的話語權,生產的內容質量較高,能夠對其他用戶產生較大影響。我國學術社交網路中,「科研之友」具有類似的激勵機制,它用「影響力」指標來激勵用戶實現自我生產,「影響力」包括「贊和分享」「閱讀數」「下載數」「引用數」「Hindex」等幾個維度。答魔社區的主要運用「聲望」來激勵用戶生產,包括積分、粉絲、論文、問答4個維度。學者網沒有類似的激勵機制。

提升我國學術社交網路國際傳播能力的對策建議

3.1 確立全球化的運營理念與發展定位,發揮社會主義制度優越性,搶奪國際用戶

隨著傳播技術的發展,用戶在國際傳播過程中的作用將會越來越大,提高國際傳播能力根本在於如何精準定位、抓住和滿足國際用戶的需求。RG等知名的學術社交網路雖然在德國創立,但在建立初期便具有全球發展的定位和眼光。平台建立之後由於其打破了不同國家學者之間信息傳播的空間壁壘,增加了國際學術交流與合作,提高了國際傳播的速度和效果,從而吸引越來越多的國際學者加入其中,形成了良性循環。我國學術社交網路在建設和運營中應借鑒這種思路,樹立全球傳播發展與運營的理念,與RG等知名學術社交網路實行差異化的國際發展策略,積極搶奪國際用戶資源。事實上,中國學術社交網路在這方面大有可為。近年來,RG、Academia.edu等國外學術社交網路面臨著平台資本主義的爭議和質疑,這些平台在建立初期都提供免費自存儲和自出版服務,備受推崇。然而,2017年兩大平台相繼推出付費會員服務,免費用戶甚至無法獲取自己上傳內容的使用數據。學者們紛紛表示不滿,甚至提出與商業性開放獲取平台決裂[2],這為我國學術社交網路的發展提供了良好的機會。我國是社會主義國家,學術媒介普遍具有公共產品的屬性,具有資本主義國家所不具有的制度和體制優勢。我國學術社交網路的構建必須體現公共產品的屬性,將社會效益放在首位,在運行中遵循開放、協同、國際化的基本理念與定位,搶奪國際用戶資源。

3.2 整合資源構建公益性大型學術社交網路

我國很多學術社交網路多由互聯網企業創建,平台運營團隊背景較為單一,平台運行中的局限性非常明顯,缺乏多國家、多學科、多專業的人才加入;平台雖然數量不少,但是重複建設和無序發展現象較為突出;用戶規模小且黏性不夠,用戶、內容與商業三者之間關係尚未妥善處理。對於自媒體來說,「用戶」數量與活躍程度處於核心地位,依託於此才能衍生更多的內容和更大的商業,而我國學術社交網路在經營上很少依託廣告,如上文提到科研之友更多依託於創建機構版變現。這種模式雖然短期內可以較快變現,實現收益,但是收費也限制了用戶的規模和活躍程度,一定程度上阻礙了平台規模的擴大和平台商業模式的變遷。從科研之友的現有機構版用戶列表來看,購買者還不在少數,這也從一個側面說明學界對於大型學術社交網路的渴望和其在學術活動和學術信息傳播中的重要作用。合理規劃、有序引導、整合現有資源,構建公益性大型學術社交網路迫在眉睫。

3.3 增強核心用戶的遴選與組織能力,提高用戶黏性

(1)增加用戶之間、用戶與機構、用戶與成果之間的關聯性。我國學術社交網路在建設過程中可借鑒RG的做法,強制推行帶有機構標識的註冊方法,將初始註冊者與現有學術成果進行匹配,對用戶群體進行分類和把控,從中遴選出內容生產核心用戶和意見領袖。

(2)提高對用戶偏好的學習能力,增加用戶黏性,增強用戶生產激勵機制。通過設計完善的內容生產激勵機制,引入開放用戶評分系統。只有這樣才能激勵了用戶的內容生產的能動性,強化用戶之間的聯繫和互動,促進和激勵用戶在互動中完成內容的生產與傳播。強化我國學術社交網路的推薦功能,在用戶推送信息時,應能夠與用戶形成人機對話,形成互動,讓用戶對推薦信息進行評價和反饋,不斷了解用戶的偏好,從而不斷改進對信息的推薦能力。

3.4 加快學術社交網路與學術期刊等正式媒介的融合互補

科研之友、小木蟲等有關於學術期刊信息的專欄,對自然科學類學術期刊的審稿周期、用稿偏好等問題進行了交流與總結,為學術期刊用戶提供了便利和服務。但是這些學術期刊信息並不全面,主要集中在自然科學領域,信息也主要來源於用戶,學術期刊對學術社交網路的關注與參與程度並不高。學術社交網路也可藉助學術期刊在內容生產上的權威性,彌補其在信息審核和信息真實性方面的短板。因此,構建開放性、協同、國際性的公共學術社交網路的過程中,應注重學術期刊等正式學術媒介的參與興趣,可以在平台中專門建立學術期刊板塊,鼓勵學術期刊主動融入。平台可以根據用戶的專業和領域推薦與其專業內容相關的學術期刊,並對其特點進行說明,給投稿作者以幫助。作者在線投稿之後,期刊編輯可以通過平台與作者、讀者互動,在線開展編輯出版工作。這樣才能將分散的學術期刊整合到具有龐大用戶數量的學術社交網路上,縮短供需方的匹配時間,提高學術期刊的集約程度、傳播速度與傳播效果。由此,在學術社交網路中,學術期刊和用戶之間各取所需,形成良性互動。

3.5 給予學術社交網路更多的話語權,為人工智慧與演算法時代的學術評價方法創新營造良好的外部環境,提高學術國際話語權

從國外實踐來看,學術社交網路的發展是替代計量學發展的必要條件和基礎,也是演算法時代新的學術評價創新的前提和基礎。這些新學術評價方法在未來的國際競爭中佔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誰率先取得誰將會獲得更多的國際話語權。然而,當前一方面我國學術評價方式仍停留於「影響因子」等傳統文獻計量學範疇內,「以刊評文」仍是主要手段。雖然一些高校嘗試將網路傳播影響力納入學術評價範圍,但是由於我國缺乏權威的、統一的、專業性的大型學術社交網路,這種學術評價方法方法並沒有得到學界的普遍認可。另一方面,很多學者對於學術社交網路等非正式學術媒介認識不足,尚未形成利用社交網路開展科研活動的習慣,不願意在平台上分享自己的學術研究成果,由此導致平台的註冊人數和用戶活躍度均很低,這極大地制約了學術社交網路的推廣和發展。因此,當前我國一方面應合理規劃,積極引導,給予學術社交網路更多的資金、政策等支持,提高其在學術評價中的權重和分量,促進其快速發展;另一方面,在此基礎上,以學術社交網路為基礎,通過人工智慧建立起內容、讀者與知識點的關聯,不斷探索一整套基於內容、讀者與知識點三者關係的新的學術評價方法,提高我國在國際學術評價標準建立中地位和作用,爭取主動權與話語權。

參考文獻

[1] 宋建武,陳璐穎.如何打造新型主流媒體:我國主流媒體集團的融合轉型之路[J]. 新聞與寫作,2016(9):18-21.

[2] 任翔. 學術傳播的數據化與智能化:2017年歐美學術出版產業發展評述[J]. 科技與出版,2018(2):6-12.

[3] 仇曉春. 替代計量學在圖書館中的應用研究[J]. 數字圖書館論壇,2017(2):44-47.

[4] 劉先紅,李綱. 科研社交網路的推薦系統對比分析[J]. 圖書情報工作,2016(9) :116-122.

[5] 康福婷. 學術社交媒體在圖書館科研服務中的應用研究:以ResearchGate為例[J]. 高校圖書館工作,2017(4):85-89.

[6] 李瑾,張素芳. 自媒體時代科研社交網路學術內容運營研究[J]. 圖書館,2018(5) :61-66.

|作者單位

許 志 敏

重慶社會科學院,400020,重慶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科技與出版 的精彩文章:

論人工智慧作品的權利客體屬性

TAG:科技與出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