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六大姓氏發源於邢台,還有你不知道的秘密……

六大姓氏發源於邢台,還有你不知道的秘密……

邢姓源於邢台

邢氏宗族得姓始祖「靖淵公」為周公旦第四子,於三千多年前受封為邢侯,建邢國,都城為今河北省邢台市,邢侯之後邢國人開始以邢為姓。邢姓在我國《百家姓》中位列第195位。按現有國內人口比重排在第131位,人口較多,約佔全國漢族人口的0.1%。如今,邢姓在全國分布較廣,尤以河北、河南等省為多,上述二省之邢姓約佔全國漢族邢姓人口的31%。


邢字,古通「井」,《康熙字典》說:「穴地出水曰井。」古邢台百泉競流,稱井方,上古時期黃帝曾居住在邢台軒轅之丘(干言岡)一帶,黃帝親率邢人開發利用井水,建井田,築邑而居,史稱「黃帝鑿井,聚民為邑」。此後邢地成為繁榮之地,商周時期,祖乙曾建都於此,邢侯建國於此,戰國時期趙襄子曾都邢,西楚霸王項羽後改邢為襄國。《易經》曰「井,德之地也」,也記述了嚴格按照周禮建制的邢國人崇尚聖德,以人為本。1992年在發掘邢台市內、西周春秋早期南小汪邢國遺址時,曾出土了一件帶有陶文的陶量,上面就有一個「邢」字。這個邢字的寫法,是在「井」字右面加了一個「邑」字,在下面加了一個「土」字,這是現代邢字的最早寫法。河北臨城縣、河南溫縣出土的戰國青銅邢令戈和邢公陶片上也是這種寫法。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平定六國,命丞相李斯以小篆字統一天下文字,李斯乃選定井邑二字去掉下面的土字,並簡化為「井邑」為現今的「邢」字,此後邢字延續至今。


邢姓的最早發源之地河北邢台市,在歷史上可一直是大大有名。這個地方有近3500年的建城史和600多年的都城史,是河北省歷史上的第一座城市,商代為祖乙之都,西周封建邢國,為邢姓始祖邢侯封國,戰國時期為趙國信都,秦朝時置為信都縣,屬巨鹿郡,西楚霸王又將之改為襄國,並且成為「常山王」張耳的王都,後趙時期,石勒在此建立後趙,隋唐宋金稱邢州,元明清稱順德府,1945年建立邢台市,因西周邢姓始祖邢侯在邢國建有邢侯台而得名。邢台市素有五朝古都、十朝雄郡之稱,來自該地的邢姓人,可以說是與有榮焉。


1993年,邢台市橋西區葛家莊村發掘了西周時期的大墓,後經考證為西周時期的邢國墓地,共探明了11座邢侯大墓和500多座貴族墓,同時出土了很多珍貴的銘文青銅器及陪葬品。這樣大規模和高規格的考古挖掘在國內乃至世界罕見。邢國墓地被認定為國家文物保護單位。邢國墓地的出土文物非常之多,對於西周文化的考古和歷史研究都有著極其重要的意義。

邢國墓地出土的文物有:邢侯簋,央視「國寶檔案」證實,第一代邢侯姬苴字靖淵,為紀念父親周公所做青銅簋,民國初期被盜走,現存大英博物館。邢侯簋,於1921年從邢侯墓地被盜,當年軍閥混戰,中國處在混亂之中,盜墓賊將其帶到洛陽古玩市場,被英國人尤喬治得到盜運回英國,後送交於大英博物館。邢侯鏚,於邢台市葛家莊西周邢侯墓出土,現存河北省文物研究所,是邢侯的一件裝飾華美的禮儀性兵器,象徵著權力和功名。另外還有邢國錯金銘文青銅戈、邢侯墓出土並作父銘文簋、邢侯隨身攜帶的佩劍邢侯省命劍等許多珍貴文物和資料,也以此正式明確:邢台乃邢氏之根,靖淵公為邢氏得姓始祖。此考古確認與各地邢氏的族譜記錄是一致的。1998年起,泰國邢武經社宗親會會長以及國內的海南、河南等地的宗親會長一起,到邢台來祭拜先祖,之後,海內外和全國各地的邢氏宗親到訪邢台尋根祭祖。邢氏宗親在不斷接待國內外來賓的同時,不斷地總結經驗,於2010年成立了邢台市邢侯研究會,將聯絡全世界各地宗親的工作推向了常態化、主動化。

邢國墓地的規模宏大,邢氏宗親們大為振奮,都建言獻策,期望推動邢台經濟發展。大家一致認為:邢侯墓群是邢台市的重要資源,應當充分挖掘和利用、重新定義邢台市的發展基礎,建立邢侯遺址公園,取得全新突破;圍繞邢侯遺址公園這一支撐點,充分挖掘邢台市的深厚歷史底蘊,打造邢台的文化旅遊產業,進而構建「宜居邢台」。

天下張氏出清河

必有其根;懷山之水,必有其源」。在上下五千年的中華文明史上,歷史最悠久的姓氏之一——張姓,留下了一篇篇濃墨重彩、燦爛輝煌而又滄桑厚重的歷史華章。今天,後裔愈億的張姓已遍布廣袤而古老的神州大地,乃至世界各地,成為中國的第三大姓氏;只要有人聚居的地方就幾乎會有張氏子孫的足跡。

「張」姓根在何處?起源哪裡?這是歷代張姓子孫都十分關心的問題。

根據「張氏絕大多數宗譜」和不少史書記載,「張」姓就起源於現在河北省的清河一帶。即天下張氏的老祖宗——得封「張」姓的揮公及其子孫的居住地在古代清河;目前全世界已達一億人左右的張姓族人,追宗溯源,絕大部分張姓族人(秦朝以後的皇帝賜姓、改姓者除外)的祖先,最初,也都是隨著時間的推移,由近到遠幾經碾轉從古清河遷徙出去的。所以說,「天下張姓出清河」。

細述張姓的由來,還得從遙遠的時代說起。上古時代,軒轅部落與未全進化的蚩尤部落爭戰,八戰不勝,節節敗退。軒轅的第五子揮,夜觀天象,發現流星飛渡弧矢星,頓生靈感。於是製造了弓箭,並輔佐軒轅發起第九次對蚩尤的殊死決戰。弓箭威力無邊,勢難抵擋。蚩尤大敗後逃遁入海而亡,軒轅從而定天下,稱黃帝。黃帝奠定君臨天下的地位後,對揮公大加封賞,並賜姓為張,世居清陽,即今天的清河縣,清河因此成為張氏的起源地和發祥地。

清河縣的歷史非常悠久,大約在5000年~7000年前,就有人類在這裡繁衍生息。張姓正是在這片古老的土地上起源的。姓氏專家鄧洪波先生所著《中華姓氏通氏—張姓》一書中說,數千年前,整個華北平原氣候比現在要溫暖濕潤得多,降雨較多,清河的流量很大,並常常造成水災。因此,大禹的父親鯀曾到清河這片地方來治水(在清河縣西南部,現在還有鯀堤遺址)。在一望無際的原野上,只有白虎岡等一些不高的土丘土岡。由於溫濕氣候的影響,這裡雨水既多,草木極其茂盛,有大型食草和食肉動物出沒,當年張氏先民手持強弓硬弩,在此過著聚族而居的漁獵生活。張姓先民自得姓始祖張揮之後,張姓家族便在清河這塊古老的土地上漁獵和農耕,用血與火、弓與矢默默地書寫著「弓長張」家族悲壯與輝煌的發展史。隨著時間的推移,人們不斷繁衍生息,並逐漸向四周散播開來。至漢代清河張姓亦發展成蔚為壯觀的一大族。

至唐代,清河張氏達鼎盛時期,出過多位宰相,聲名顯赫,影響最大,列全國十大國姓之首。清河也因此被後世譜書列為張氏最早、最大的郡望,成為張氏絕大多數宗譜所認同的祖出地或發祥地。歷史上清河張氏名人輩出,人才濟濟,僅清河籍載入史冊的就有:有張姓先人張仲,西漢大儒張禹、北魏數學家張丘建、南北朝天文學家張子信、唐代著名詩人張祜等。漢留侯張良的孫子張典,也曾官居清河郡太守。

根據張氏譜牒記載,戰國時期縱橫家張儀的兄弟張撰,曾在周朝就於清河立過祠堂。為了進一步弘揚張氏文化,打造張氏文化豐碑,清河打造「華夏張氏祖庭」。「祖庭」仿照四、五千年以前黃帝時期的祭祀建築形式,以黃河流域原始社會的酋長金字塔狀建築為原型,以「明堂」為意象,既古樸,又現代,使現代與遠古形成了一種跨越時空的交融,建成後將成為世界上獨一無二的氏族紀念聖地。

李氏輝煌在隆堯

李氏的源頭在河南鹿邑,但李氏的輝煌鼎盛卻是趙郡(隆堯)李氏。史以人為峰,人在歷史舞台上扮演了主角,探討研究李氏就繞不開趙郡李氏。

趙郡,即是現今隆堯。隆堯由隆平和堯山兩縣合併而來,堯山在唐玄宗天寶元年(742年)由柏仁城更名而來,柏仁則是原屬南趙郡的柏人演變而來,由「人」改「仁」當同《史記》記載堯「其仁如天」有關,柏人在今隆堯縣境內。

姓氏文化的代表作之一是《百家姓》,在每個姓下面都有「郡望」,表示歷史上該姓的望族發祥地,也是氏族人口、經濟實力、政治地位與文化影響力等綜合族力強盛與否的反映。李氏有12個「郡望」:趙郡、隴西郡、南陽郡、廣漢郡、中山郡、江夏郡、梁國、渤海郡、梓潼郡、范陽郡、頓丘郡、襄城。12個郡望中,隴西、廣漢、中山、頓丘的開基祖,皆是趙郡堂始祖李曇的後裔。李曇是李耳的十一代孫子,戰國時期在趙國鎮守柏人(今隆堯西部),因戰功封柏人侯,隨將安家於此(今邢台市隆堯縣)。秦統一六國後,被封為御史大夫,後升為司徒,為當朝三公之一,死後葬於今隆堯柏人城西。

現隆堯縣城西偏南12公里處的亦城有戰國時期所築柏人城,在柏人城有一望族即李氏,史稱「趙郡李」。當時的趙郡治原在廣阿(今河北隆堯),北魏太和十八年(494年)在此置南趙郡。其中,李曇的長子李崇,西去隴西,其子孫繁衍為"隴西李";四子李璣在當地,後世子孫支庶繁多,世居古柏人城周圍。特別是李牧在河北開創了趙郡李氏之族,1700多年來河北李氏人口眾多。到了北魏時,李氏家族在河北建立了趙郡堂。後來趙郡堂分出六大房系,即為南祖房,東祖房,西祖房,遼東房,江夏房和漢中房。這兩支李姓人丁興旺,遍布全國,李曇做為趙郡、隴西兩大李姓支系的共同祖先,兩千多年來,一直受到李氏後代的崇拜,尊為李氏始祖。

隆堯縣城正南六公里的魏庄鄉王尹村北200米處,有唐高祖李淵第四代祖宣皇帝李熙的建初陵和第三代祖光皇帝李天賜的啟運陵,二陵共塋,合稱「大唐帝陵」,也是河北平原上惟一的唐朝皇陵。唐祖陵經歷了1300多年的滄桑之變,如今陵墓封土已平,整個陵區形成一片低於周圍地面的窪地,東、西、北三面較高,南面較低。盛唐石雕都在中間窪地。墓葬在北面高地,呈南北向。墓前曾有四個翁仲兩邊分列,稍往南,是兩個石獅。再向南,六匹石馬兩廂並列,每匹馬石一側站有控馬倌一人。最南,兩個石望柱東西相對。如今的唐陵,只有六匹殘缺的石馬、兩個只有身軀的控馬倌和兩根折斷的望柱站在田野上。遙望唐陵遺址,雖然陵前輝煌的建築蕩然無存,陵區內的麥田無異於其他,但昔日氣勢雄偉、巍巍壯觀的氣勢猶存,讓人感到來自大唐帝國的震撼。

2006年6月,隆堯唐祖陵被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10年4月,為了編製隆堯唐祖陵文化保護規劃,邢台市文管處開始對唐祖陵進行前期勘探。勘探結果印證了我國史學泰斗陳寅恪先生以唐祖陵、光業寺碑文為依據論證的李唐祖籍是「趙郡」而非「隴西」。唐高祖李淵祖上長期生活在武川(今內蒙古武川),北周皇族宇文氏為武川人,他們知道唐高宗李淵祖父李虎的故鄉為唐堯所都的柏人,故追封已故李虎為唐國公,唐王朝由來於此。

李唐把柏人李氏推向輝煌鼎盛。唐太宗李世民是我國歷史上千古明君,開創了「貞觀之治」;唐玄宗李隆基的「開元盛世」,是中國封建社會的鼎盛時期。

李氏從李曇起就生活在古老的堯鄉大地,千百年來繁衍生息,且人才輩出。他們出將入相、光彩奪目,手拉著手,肩並著肩,從戰國一直走到現在,成為中國歷史上的著名姓氏。

邢台「蒙古村」 脫姓發源在新河

邢台新河縣東董村為全國脫姓的發源地,2014年被評為邢台市歷史文化名村。據當地的傳說與縣誌記載,元末重臣脫脫遇害後,其三子周彬避難來此,隱居耕讀,其後以脫為姓,世代繁衍。故全村人以脫脫為一世祖,脫周彬為二世祖,迄今已27世,東董村也因此被稱為「蒙古村」。脫氏非常注重歷史傳承,有修家譜的傳統。現在珍藏於脫氏家祠內的脫氏家譜,始修於明朝初年,記錄人物自元末重臣脫脫而始,其後裔延續23世,延續近700年。據該村支書脫志軍介紹說,除這個祖傳家譜外,村中各個支系大都有本族的家譜,粗略統計有10個以上。歷史上外遷到山東青州、諸城和遼寧瀋陽的脫氏後人也很注重家族傳承,都有自己的家譜。

近年來,外地脫氏前來尋親問祖的絡繹不絕,與自己的家譜對照上溯,都能在這個古老的家譜上找到自己先人的名字。脫氏後人受先祖脫脫忠君報國思想影響,後世子孫慷慨赴國者比比皆是。明崇禎年間,清兵攻至新河,官吏逃散,脫氏後人脫華然攜四子兩侄,率領城內軍民登城死守,城破,俱殉國,贏得後人讚譽。據縣誌記載,抗日時期,脫氏後人踴躍參軍,先後有7人壯烈犧牲。

脫氏墓地位於邢台市新河縣城東南8公里處東董村正東100米處,南北長80米,東西寬58米,面積為4640平方米。墓基高於地面約2米,尚存原貌,上有6棵柏樹(3棵枯死)。墓地發現4塊墓碑,其一:「元太師右丞相脫公子周彬故里碑」,僅存碑身,有首、座之榫,現仰卧於地,高240厘米、寬78厘米、厚25厘米,邊線幾何圖形紋飾,碑陰不詳。其二:「脫氏墓川故處士東野脫公墓碑」,青石質,首身為一體,身底部有榫無座,體高246厘米、寬76厘米、厚25厘米,碑首圓形,碑額線刻浮雲花卉,碑文16行,滿行76字,共988字,但不少字體殘損。碑刻於隆慶元年二月望日(1567年),為東昌府同知脫鎬立。因碑俯卧於地,故碑陽不詳。其三:「明敕封承德郎脫公諱神道」碑,碑質青石,仰卧於墓地東側,上部殘,底部有榫,無座。碑留殘文,「伍年歲次丁亥春叄月拾伍日立」,邊線杜刻丹花文飾。其四為「脫鎬墓碑」,埋於地下,只有碑身邊暴露於外。碑為青石質,身首一體,碑首為大抹角方形,無座。碑全貌不詳。

在墓地前還埋一碑首一碑座,很少邊沿露於外,判碑首為六龍盤頂式,碑座為龜形,當地說法為脫公子周彬碑的首和座,待查。此墓群確系元脫脫丞相之後裔,所立之碑年代均較久遠,被定為邢台市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寧晉為楊姓起源地

楊姓,起源於楊地,河北省寧晉縣古稱楊地,舊稱楊氏邑、楊氏縣、廮遙縣、廮陶縣等,是文獻記載最古老的城池之一。

楊氏族譜

從「楊紆」 看寧晉楊城的歷史記載

寧晉楊城,是中國歷史上現有文獻記載的最古老的一座城池。《周禮·夏官·職方氏》:「河內曰冀州,其山鎮曰霍山,其澤藪曰楊紆。」酈道元在《水經注》中考證:「楊紆,大陸澤地。古有楊城,澤流迂迴城下,因曰楊紆。」可見,楊紆即是因楊城而得名。

楊城,以臨水,草木豐茂,多楊柳,地因名之為「楊」。堯舜時期,寧晉就是一個渠溝迂迴、楊柳成行的地方,有「楊地」之美稱。翁振軍主編,《邢台地名志》,河北科學技術出版社,1989年4月第一版58頁:「寧晉縣歷史悠久,遠在上古時期就稱楊地,周稱楊紆,春秋為楊氏邑。漢置楊氏縣,治今縣城,又於縣南置廮陶縣,同屬巨鹿郡。」

楊字漢字演變

伯僑自晉歸周,封於楊城

關於「楊」這一姓的由來,根據《史記 晉世家》記載,周武王去世時,周成王年幼,由周公旦輔政。有一次成王與幼弟叔虞一起玩耍,他把一片桐葉剪成珪形對弟弟說:「喏,我就拿這個封你吧!」後來周公責以天子無戲言,就將叔虞封於唐。叔虞之子燮為晉侯,燮之子伯僑又被封於「楊」這個地方,因此伯僑的後裔遂以楊為氏。經過春秋戰國時期的社會大動亂以後,秦始皇消滅六國,統一了天下,姓與氏之間的差別漸漸消失,伯僑也就成為楊姓的得姓始祖了。

伯僑為楊姓始祖,歷代都有論述,陝西華陰出土的北魏碑文云:「長源浩浩,遠書攸攸。起自唐叔,發系隆周。伯僑分晉,是曰楊侯。」唐玄宗賜楊國忠之父的《楊珣碑》云:「叔虞剪圭自周封,伯僑食采受邑君,楊氏族之先也。」《繁昌楊氏宗譜》記載:「按楊氏出武王第三子唐叔虞,生晉侯燮,生伯僑,自晉歸周,封為楊侯,而食采於楊,後因氏焉。」康熙年間《皖桐禮讓楊氏宗譜》重修譜序中說:「吾楊著姓自周唐叔伯僑之裔,自晉歸周,封為楊侯賜姓,受氏二千餘載。緣七雄吞併,世統中隕,祖龍一炬,譜牒無存。溯厥本源,遺周秦而自漢始者,傳所信也。」

明隆慶《趙州志》寧晉縣分志:「寧晉即《舜典》納於大麓處,周職方云:楊紆,伯僑自晉歸周,封於楊,即此。春秋為楊氏邑,西漢置楊氏縣,兼置廮陶。」「寧晉,本春秋楊氏邑。即周職方氏所載藪曰楊紆者。」

欽定四庫全書,明,凌迪知撰《萬姓統譜》卷四十一:「楊,唐叔虞之後,伯僑自晉歸周,封楊侯,食於楊,因氏。」《山西通志》卷一百七十六:「直隸通志:周《職方》『楊紆伯橋自晉歸周,封於楊』,今寧晉縣是。」

楊姓圖騰

寧晉境內最早的置縣——楊氏縣

寧晉縣,《太平寰宇記》有「春秋時晉楊氏邑」的記載。屬晉國地。關於「邑」的概念為:諸侯子弟封邑,卿大夫食邑和采邑,敕封之地也。春秋時期,楊城是十二諸侯之一晉文侯的屬邑「楊氏邑」,後來晉平公把他封給大夫叔向,叔向便「以邑為氏」,稱兒子叫楊伯石。據我國最早的史學名著《左傳》記載,《左傳·昭公二十八年》:「晉韓宣子卒,魏獻子為政,分祁氏之田以為七縣,分羊舌氏之田以為三縣。」這是寧晉縣境內最早的置縣——「楊氏邑」的由來。

春秋末,晉國私家勢力逐漸壯大,並不斷對羊舌、祁等舊貴族發起進攻。公元前514年,新興勢力滅羊舌氏,將其采邑分為楊氏、平陽、銅鞮三縣,以僚安為楊氏縣大夫。明傅遜撰《春秋左傳屬事》卷十二: 「銅鞮,今沁州,有銅鞮城。平陽,今臨汾縣,楊氏今北直寧晉縣。三縣皆羊舌氏田。」

明代蔡叆在《新建百尺溝村小學記》中說:「水經云:太白渠東入洨河,分為二水,枝津右出,東南流,謂之百尺溝,俗雲百尺口,聲傳訛也。在楊氏東,楊,寧晉之古邑名。」明代李登雲撰《洨濱蔡子重修廟學記》:「惟茲寧晉,在周為晉之楊氏,實羊舍氏之邑也。」康熙十八年《寧晉縣誌》卷四《名宦志》:「僚安,晉人,春秋時,晉分羊舍氏之邑,以僚安為邑大夫,故《左傳》楊氏大夫之賢也,以僚安為稱首。」《直隸趙州志》卷末:「武二世孫陽,是為簡子。簡子在位以法誅公族羊舍氏,奪其邑,以僚安為楊氏大夫(即今寧晉之地)。」

伯僑畫像

寧晉楊城的歷史沿革

寧晉縣的古楊城,春秋時屬晉國地。戰國時,屬趙國之域。秦代,「廢分封,設郡縣」,全國分三十六郡,楊氏邑屬巨鹿郡。

1949年12月,秦始皇陵考古隊在臨潼縣趙背戶村發掘修建始皇陵的秦代工人墓地,發現了18件刻在殘瓦上的志墓文字。其中有「楊民居貲大(教);(楊)民居貲公士富;楊民居貲武德公士契必……」楊,即楊氏,今河北寧晉。

西漢,高祖十一年(前196年)於楊氏城邑置楊氏縣(治今城關),楊氏城南14.5公里處置廮陶縣,公元9年,王莽新政,楊氏改稱功陸。《水經注》:「又東徑敬武縣故城北。按《地理志》,巨鹿之屬縣也。漢元帝封女敬武公主為湯沐邑。闞駰《十三州記》曰:楊氏縣北四十里有敬武亭,故縣也。」

東漢時,復將楊氏縣、廮陶縣歸屬冀州刺史部巨鹿郡,郡治廮陶。建安十七年(212年),廮陶縣更隸冀州魏郡。

三國魏時,楊氏、廮陶兩縣仍屬冀州巨鹿郡。黃初七年(226年),廢郡封國。太和六年(232年)國徙為郡,郡治廮陶。

晉代,泰始元年(265年),晉武帝司馬炎「封諸王以郡為國」。咸寧六年(280年),西晉統一天下,分全國為十九州,楊氏縣、廮陶縣屬冀州。太康年間,楊氏併入廮陶縣,為冀州巨鹿國治。

北魏時廮陶縣屬定州北巨鹿郡。永安二年(529年)州縣「析置合併」,於楊氏舊址置廮遙縣,縣治楊氏舊城(即今城關)。屬殷州南巨鹿郡。

寧晉楊城的古籍記載

隋代,據明隆慶《趙州志》和康熙《寧晉縣誌》記載說:楊城,在今城舊址,曾出土隋代大業年間墓誌曰:楊城南有曹村,魏孝昌年間碑石也是這樣記載的,楊城應是在古楊國之故域。

《舊唐書》:寧晉,漢楊氏縣,屬巨鹿郡。今治即楊氏城也。後改為廮陶,元魏改為廮遙,隋復為陶。巨鹿郡永安二年分定州巨鹿置,治舊楊城。按「舊楊城」即楊氏縣也。元和志卷一七趙州:寧晉縣本春秋時晉楊氏邑,漢以為縣,屬巨鹿郡,晉省。按「楊」下當有「氏」字,下廮遙縣注「治楊城」同。或當時習稱省「氏」字。

《地形志》二上第五:治舊楊城溫校:按「舊楊城」即楊氏縣也。元和志卷一七趙州:寧晉縣本春秋時晉楊氏邑,漢以為縣,屬巨鹿郡,晉省。按「楊」下當有「氏」字,下廮遙縣注「治楊城」同。或當時習稱省「氏」字。

唐李吉甫撰《元和郡縣圖志》:「寧晉縣,西北至州四十三里。本春秋時晉楊氏邑,漢以為廮陶縣,屬巨鹿郡。晉省。後魏於此置廮遙縣,屬南巨鹿郡。隋開皇六年,改為廮陶,復漢舊名。大業二年改屬趙州。天寶元年改為寧晉。」

《名山藏》卷二十八《輿地記》:「州東四十里曰寧晉縣,唐名。春秋晉楊氏邑,漢楊氏縣,河曰葫蘆,凡綿里十八。」

明嘉靖十四年(1535年)蔡靉撰《新建清源妙道真君神廟記》:「寧晉東月城內有台高二丈,廣數畝,蓋因楊氏廢城增益成之。」

《讀史方輿紀要》卷十四《北直》五寧晉縣條:「寧晉縣。楊氏廢縣即今治。《周禮·職方》冀州,藪曰楊紆。《水經注》:楊紆,即大陸澤。漢置楊氏縣治焉。晉廢。後魏永安二年,分廮陶置廮遙縣,治故楊城,仍為巨鹿郡治。隋初郡廢。開皇六年,改遙為陶。唐天寶初,又為寧晉縣治。」「《城邑考》:寧晉縣,即古楊氏城。城周十里有奇。」

粘姓源於孔橋

粘氏原本是女真族,而其原姓為完顏,金太祖完顏阿骨打與粘氏有親屬關係。金景祖完顏烏古迺有五個孩子,長子「劾者」,後封韓國公,二子金世祖劾里缽,「劾者」生下完顏撒改(曾經是國相),完顏撒改的長子完顏宗翰即為粘氏的祖先,而「劾里缽」長子即為金太祖完顏阿骨打。 所以粘氏祖先之父與金太祖完顏阿骨打是堂兄弟的關係,也就是說粘氏祖先完顏宗翰是完顏阿骨打的長侄。

粘姓人主要居住在福建和台灣,據統計福建晉江市900餘人,石獅市40多人,泉州市500多人 ,南安市1100多人,福州、廈門、三明、漳浦等地100多人,山東萊陽約有1000人,合計3640餘人。河北邢台的孔橋、武家莊有近千人。

粘氏的一世祖完顏宗翰,女真名為「粘沒喝」,漢語訛傳為「粘罕」,為其國家重臣、女真傑出的軍事家和政治家。完顏宗翰善於用兵,曾伐遼國(契丹)、討伐宋朝,並立第三代金熙宗完顏亶。金熙宗在位晚期時殘暴不仁、喜怒無常、侮辱大臣、屢殺宗室,宗翰之長子「真珠」與次子「割韓奴」為了躲避災禍,以二人之父「粘沒喝」之名冠為姓,以避禍端(其實二人目的是想表明無爭奪皇位之意)。

追本溯源話粘姓

---河北邢台孔橋粘氏源遠

粘(nian)姓,一個在大漢民族傳統百家姓上找不到的姓氏,一個幾乎被社會遺忘的姓氏, 因2015年7月2日在河北邢台孔橋社區出土了「粘氏始祖宗翰之墓」石碑,而成了人們熱議的話題。 追本溯源,發現粘姓是一個源自我國北方女真民族,與大金朝皇族完顏姓氏一脈相承的姓氏。

「粘氏始祖宗翰之墓」石碑,落成於清光緒十三年(1887年),與之相佐的還有一幢清康熙十八年(1679年)粘氏祠堂重修碑、和清同治二年(1863年)「源遠流長」族譜碑,記載的粘氏始祖為粘宗翰。現存於福建晉江粘氏祠堂的「粘始祖序」上首記載粘氏始祖也是宗翰。始祖粘宗翰是九百多年前,大金國開國功臣,原姓完顏,完顏宗翰的爺爺與金太祖完顏阿骨打的父親是同胞兄弟

2015年7月2日在河北省邢台市孔橋社區出土了「粘始祖宗翰之墓」石碑,轟動了上級文物界,孔橋的粘氏後人們想妥善保管供奉始祖之墓碑。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邢台號 的精彩文章:

TAG:邢台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