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拼多多投資人、高榕資本張震:我們為什麼投資拼多多?

拼多多投資人、高榕資本張震:我們為什麼投資拼多多?

騰訊《一線》作者 薛芳

北京時間7月26日晚間,拼多多將正式登陸納斯達克。此次IPO拼多多選擇在上海、紐約同時敲鐘。而作為拼多多A輪、B輪、C輪和D輪的投資人高榕資本創始合伙人張震談到了入股拼多多的故事和契機,以及對整個電商行業的看法。

以前為訪談內容:

《一線》:幾年前大家普遍覺得電商史書已經書寫完畢,您覺得為什麼是拼多多?

張震:我們總結了一些底層的變數。首先,通過手機在各種場景下進行消費已經成為中國消費者廣泛的消費行為。對於線上消費而言,這一點更為突出。第二,移動支付的普及以及遍布全國的物流基礎設施讓手機消費這件事越來越便捷。第三,廣大非一二線城市的居民在可支配收入上有所提升,他們對於品質更優、標準更清晰的產品和服務需求越來越大,這些地方的消費者對於生活品質的要求已經無法忽視。第四,中國廣大的小微企業期待能夠與大量的消費者建立直接連接,以去掉更多的中間環節,實現降本增效。

拼多多不是一個傳統的公司,可能也正是它的這種「非傳統性」,讓拼多多把握住了底層的變數,把這些變數轉化成了之前三年公司發展的驅動力,也因此建立了它的中國「新電商」形態。

《一線》:高榕資本從A輪開始4次入股拼多多,為什麼這麼堅定看好?

張震:首先是黃崢和拼多多團隊的遠見和執行力。我們也談到了,在這次創業之前,拼多多團隊已經有過幾次成功的創業經歷。第二,拼多多的創新性讓平台在紅海中找到了自己的「新電商」模式。第三,拼多多團隊「本分」的價值觀。

《一線》: 當初投資拼多多是一個怎樣的契機呢?

張震:最早是公司的天使投資人向我們推薦的這個項目。我們當時圍繞著線上Costco的模型在系統的研究潛在投資機會,並與國內幾乎所有相關類型的公司都見了面。在我們與黃崢交流時,發現他的想法不僅僅是局限於美國的這個模式,而是更多結合了中國國情做的獨立思考。這給了我們非常深刻的印象。

在那之前,我與黃崢也互相認識了有近十年的時間。所以我們對黃崢在此前的成長和經歷都比較了解。他的這次創業是與團隊一起把過去做電商公司和遊戲公司創業過程中好的經驗和最新的理解結合在一起,厚積薄發的嘗試。

《一線》:拼多多在招股書中提到選擇上市是為了成為一個公眾機構,您對此怎麼看?

張震:拼多多是一個平台型公司,也是一個由眾多用戶、商家、平台管理運營人員、平台基礎設施服務商共同構成的社區。因為這個平台社區已經在影響著很多人的工作、商業開展和個人生活,所以讓平台的情況應該讓公眾所了解。

高榕在進行消費領域的投資決策時,一個重要的標準是創始團隊是否能夠把消費者的需求和利益放在公司自身利益的優先順序之上,因為這是任何消費類公司生存與發展的基石。拼多多平台上的消費者是公眾人群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們也看到了拼多多團隊對於維護消費者利益所付出的巨大艱辛和努力。

作為一個平台型的企業,公司在上市以後能夠更好的與公眾分享平台的成長,接受公眾的監督,它的業務發展也會更健康。與眾多參與者分享平台的成長是一個負責任和符合邏輯的安排。IPO只是一個過程,而不是一個終點,將來還有更多的路要走。

《一線》:談到高性價比,你怎麼看待新零售中的「消費升級」?

張震:在消費領域,大家通常比較喜歡討論「消費升級」,但我們更認可的是「消費普惠」。消費普惠在於消費分級與消費公平,是一個在特定空間里長期與短期交織在一起的震蕩過程。

比起「消費升級」,「消費普惠」可能是一個更符合客觀事實的說法。消費領域是一個在特定時空中不斷震蕩的領域,幾十年前在其他地方出現的業態和消費趨勢可能會在另一個地方以稍微不同的面貌再次出現。電商的歷史雖然不長,但仍然屬於具有連續震蕩屬性的消費領域。

實際上,拼多多也正是在消費普惠的邏輯上提升了部分國民的整體消費福利。

附:拼多多A-D輪融資歷史

2015年,A輪由高榕資本領投,IDG資本跟投,具體金額沒有公開;2016年7月,B輪繼續由高榕資本領投,新天域資本、騰訊產業共贏基金、光速資本、凱輝基金等跟投;之後,高榕資本繼續參與了C輪和D輪的投資。

【一線】為騰訊新聞旗下產品,第一時間為你提供獨家、一手的商業資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看前沿科技 的精彩文章:

特斯拉進軍智能手機行業?網上曝光的這張照片讓人浮想聯翩
知名分析師建議投資者暫時遠離Facebook股票

TAG:看前沿科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