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1924年的慕尼黑審判,希特勒為何得以成功逃脫?

1924年的慕尼黑審判,希特勒為何得以成功逃脫?

呂海峰

話說,如果我們說起二戰時期的希特勒可以說是家喻戶曉,婦孺皆知。作為一個法西斯分子,雖然他已經死了,但至今依然常常受到人們的審判。然而,事實上,早在他上台之前於德國慕尼黑就曾經有過一次對他的審判,但是,卻最終被他得以成功逃脫。那麼,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下面咱們就一起前往探查一番。

首先,1924年,那是一個人們都認為希特勒要即將「完蛋」的時候。但是,後來的歲月卻告訴了我們,他並沒有「完蛋」,反而,就是從那一年,他才逐漸開始真正步入到了德國的核心政治舞台。也就是在那一年,由於希特勒被德國慕尼黑法庭指控具有「叛國罪」,故而被送上了「受審席」。但當審判開始之後,希特勒作為第一名受審人員卻通過其富有吸引力的演講,將所有人的目光都凝聚到了他的身上。而他也不斷地解釋著他之所以「叛國」的真正原因,直至談到了遊行的過程,血腥的對抗,以及他的出逃,他的入獄。對此,他還主動承擔了這次「叛國」的所有責任。

但是,在整個辯護過程中,希特勒始終都沒有將自己當成一個犯人。而是自詡為德國苦難的拯救者。事實上,後來的情況證明,也就是通過這次審判才使他的大名傳遍了全世界的每一個角落。甚至,還深深打動了許多的底層的德國人民。

於是,當時的法庭之上,幾乎所有人都對希特勒是刮目相看,再加上,那時的巴伐利亞司法部部長古特納其實還是希特勒的老朋友和保護傘。所以,他就在法庭之上也不斷幫著希特勒做著解釋工作,直至改變了很多法官對希特勒的看法。

當然,作為一名犯人的希特勒在法庭之上的如此任意演講,也引起了個別人對他的不滿。但是,希特勒對此卻絲毫沒有在意,而是繼續利用他磅礴的口才把法庭當成了他演講的舞台,並且,在隨後的審判過程中,他還又把在這次遊行當中背叛他的政治三巨頭當成了自己抨擊的目標。

他說,「如果指控我具有叛國罪,那麼,同我一起共謀反對政府的另外3個人也應該有罪,也應該和我一起站在受審席上,但如今他們卻作為指控者站在了證人席上。」於是,本來就同政府貌合神離的政治三巨頭很快就被希特勒狡猾地帶到了一個不利於他們的境遇之中。對於希特勒而言,形勢也於猛然之間得到了極大的扭轉。緊接著,在法庭之上,希特勒更是以一名法官的口氣一股勁地向當時背叛他的政治三巨頭,一股勁地發起提問,進而引得他們三人是惴惴不安。

事實上,此時,雖然站在受審席上的希特勒很有可能因為「叛國罪」而被處以死刑,但是,他卻對自己有著極大的信心,並且,同法官與證人之間展開了一場「唇槍舌劍」的爭鋒。甚至,他在分析他這次「遊行」失敗的原因時,還進行了極大的自我反思:對於怎麼樣重建納粹黨,提出了他自己很多的看法。最後,他說,「我已經準備好了面對上蒼時的真正審判,那個時候,審判我的不是皇帝而是歷史。歷史會告訴你們,我這次遊行是為了德國,而絕對不是叛國。」

於是,這次對希特勒的慕尼黑審判,就在希特勒滔滔不絕的演講當中結束了。最終,雖然判決書整整宣讀了一個小時,但判決結果卻是判處希特勒在蘭德斯堡前面的炮台監獄服刑5年。當然,更令人大跌眼鏡的是,就是這樣一個法西斯分子,他實際上也就坐了僅僅9個月的監獄,便出獄了。同時,還收穫了許多人心目中「愛國志士與英雄」的形象。

當然,即使在監獄當中,希特勒的生活也非常愜意。他作為一名政治犯並沒有受到什麼特別迫害,而是利用這9個月的監獄時間,寫成了一部《我的奮鬥》一書。而這本書在後來也被很多狂熱的法西斯分子當成了至寶,紛紛收藏。直至在希特勒執政以後,成為了二戰時期德國的重要思想基礎和行動綱領。(呂海峰)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呂海峰 的精彩文章:

桃園三結義新解:劉備、關羽、張飛為何能夠完成一次豪邁的偶遇?
歷史再探:義大利墨索里尼為何會被迫下台?

TAG:呂海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