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學 > 這首廣為流傳的一首詞,拋出了一個疑問,至今仍沒有人能給出答案

這首廣為流傳的一首詞,拋出了一個疑問,至今仍沒有人能給出答案

金章宗泰和五年(公元1205年),年僅十六歲的青年詩人元好問,在赴并州應試途中,聽一位捕雁者說,天空中一對比翼雙飛的大雁,其中一隻被捕殺後,另一隻大雁從天上一頭栽了下來,殉情而死。年輕的詩人便買下這一對大雁,把它們合葬在汾水旁,建了一個小小的墳墓,叫「雁丘」,並寫《雁丘》辭一闋,其後又加以修改,遂成這首著名的《摸魚兒· 雁丘詞》。

這首廣為流傳的一首詞,拋出了一個疑問,至今仍沒有人能給出答案


摸魚兒·雁丘詞

問世間,情為何物,直教生死相許?天南地北雙飛客,老翅幾回寒暑。歡樂趣,離別苦,就中更有痴兒女。君應有語:渺萬裡層雲,千山暮雪,隻影向誰去?

橫汾路,寂寞當年簫鼓,荒煙依舊平楚。招魂楚些何嗟及,山鬼暗啼風雨。天也妒,未信與,鶯兒燕子俱黃土。千秋萬古,為留待騷人,狂歌痛飲,來訪雁丘處。

問世間,情為何物,直教生死相許—— 大雁的生死至情深深地震撼了作者,他將自己的震驚、同情、感動,化為有力的詰問,問自己、問世人、問蒼天,究竟「情是何物」?起句陡然發問似雷霆萬鈞,破空而來;如熔岩沸騰,奔涌而出。

這首廣為流傳的一首詞,拋出了一個疑問,至今仍沒有人能給出答案

有人說,情是我們年輕時的一劫,情亦心,心亦情,愛亦變,情無悔,一世一份情,只為那個值得的人,哪怕就此沉淪了歲月,就此枯寂了紅塵,就此終結了輪迴,也無怨無悔。

滾滾紅塵,無限輪迴。曾經跪求千年換來一份情,只願與那個素心如蘭的人一起共唱一曲:"獨立小橋風滿袖,平林新月人歸後"。

這首廣為流傳的一首詞,拋出了一個疑問,至今仍沒有人能給出答案

今生許不了你榮華富貴,許不了你海誓山盟,許不了你天長地久,我只能許今生你每天都快樂,許你今生在你難過的時候有一個人擁抱你,許你在哭泣的時候有一個肩膀可以依靠,許你今生在深夜的時候給你說聲"夜深了,該休息了",許你今生在生命旅途中我會一直陪伴著你,許你今生在春雨紛紛的時候給你撐起那把傘,許你今生在我們生命盡頭的時候我還牽著你的手,許你今生不管你哪裡我都會把你找回來,許你今生我們一起青絲變白髮。為此,不求前世的煙雨纏綿,不求來世的明月相伴,只求今世的紅塵情劫。

這首廣為流傳的一首詞,拋出了一個疑問,至今仍沒有人能給出答案

問世間,情為何物,直教生死相許?

情至極處,具是何物,竟至於要生死相許?作者的詰問引起讀者深深的思索,引發出對世間生死不渝真情的熱情謳歌。

這首廣為流傳的一首詞,拋出了一個疑問,至今仍沒有人能給出答案

正如後來湯顯祖在《牡丹亭·題詞》中所說:「情之所至,生可以死,死可以復生,生不可以死,死不可以生者,皆非情之至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詩酒琴棋書畫花 的精彩文章:

這位忠勇不讓文天祥的詩人,以身殉國,同樣留下名垂青史的詩篇
蘇軾與秦觀,這對偉大的詞人與師生,一生情誼都傾注在這首詞中

TAG:詩酒琴棋書畫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