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黑白影像里的芳華歲月

黑白影像里的芳華歲月

《互敬》1980年攝於北京西四紅螺廠路口(上世紀80年代,在西四北馬路上,每天都看見一位交警護送小學生過馬路,他就是西四交通隊民警老金。)張兆增 攝

用影像記錄芳華歲月

——訪著名攝影家張兆增

焦俞萍

1980年,中國人民大學書報資料社的男女青年每人手拿一條紗巾,跳著《青春圓舞曲》以慶祝「五四」青年節;1983年,北京天壇公園裡,一對夫妻正在備戰高考,兩人的書包都是人造革的,衣著很簡樸,他們認真學習的專註神態訴說著對知識的渴望;1985年,東單公園裡,一個外國人對中國功夫感到很新奇,北京爺們兒正手把手地教他太極的雲手功夫,開放的中國文化正逐步走向世界;1989年,北京一個普通的街頭,一個盤腿的男孩坐在三輪車上,車上拉著「風華」牌電冰箱,男孩臉上滿是抑制不住的喜悅,似乎想著到家後如何凍冰棍、冰西瓜……

上世紀80年代,改革的悄然萌動,社會的多元開放,悄悄地改變著人們的生活,改變著古都北京的面貌。著名攝影家張兆增用鏡頭記錄下了改革開放初期北京人的生活縮影,以黑白兩色講述著一個個生動鮮活的百姓故事。

「記錄普通百姓的喜怒哀樂

是我的初衷」

「我很少去拍高大上的題材,一直將鏡頭聚焦平民百姓,用照片講述他們的故事,是我的偏愛。 」張兆增說。改革開放恢復高考,張兆增被調入中國人民大學書報資料社工作,接觸到許多與攝影相關的書籍,從此開始痴迷攝影,一干就是40年。上世紀80年代初,張兆增加入了北京廣角攝影學會,學會提倡用廣泛的角度去拍攝普通老百姓的生活,這與張兆增的攝影初衷十分契合。於是,他開始背著相機到處拍攝,記錄豐富多彩的百姓生活。

「在那個年代,我每天背著相機滿街轉,就像現在說的『掃街』攝影一樣。當時還不是雙休日,每天早晨我6點多鐘就騎車出門,單位9點上班,我可以在馬路上拍攝3小時。1981年我獲獎的那幅處女作《護送》,就是我在西四馬路邊上拍攝警察護送小學生過馬路長達半年之久才拍到的比較滿意的照片。每到周日,我就去公園拍攝,北海公園是我去得最多的公園。」張兆增回憶。他的《80·北京》這組照片記錄的是普通北京人的日常生活,大多是在那個年代拍攝的。

無論是《會鳥兒》的遛鳥爺、《擦崗樓》的小學生,抑或《練功》的老百姓、 《街頭練攤》的小商販……張兆增的紀實攝影作品都是從百姓中來、到百姓中去,是紮根於百姓生活的真實記錄。「記錄普通百姓的喜怒哀樂是我的初衷。」張兆增說,「我的紀實攝影更加註重百姓的生活常態,展現的圖片跟百姓的生活常態同步,平和、舒緩,從不追求精彩瞬間,也不注重光線音調。每一個畫面都有故事,留給讀者去琢磨、回憶。 」

真實地書寫每一個故事

談及紀實攝影,張兆增認為,當下的紀實攝影可以分為兩部分:一部分是應對人們生活節奏快、信息傳播快、科技發展快出現的「快餐式」紀實攝影,它的優點往往是快捷、實效、真實、可讀,同時也有粗糙隨意的弊端;另一部分則是針對同一個事件,長期觀察、仔細分析、認真調研、選取本質,這樣才能拍攝出經典的紀實攝影作品,像世界攝影大師布列松、卡帕、薩爾加多、馬克·呂布等。他說道,紀實攝影現在爭論很大,有些人認為應該叫「記錄攝影」。但不論是紀實攝影,還是記錄攝影,最關鍵的是它應該真實,不要有作者主觀意念的任何干涉,要保持真實的記錄。張兆增表示:「在真實的基礎上力爭完美地表達出要表達的觀點,這是藝術美的最好呈現。」

張兆增的紀實攝影作品,素材都來源於真實的生活,往往以廣角來敘述事情發生的環境,刻畫具體的人和事。他既是攝影家,也是講故事的人。1986年拍攝於陶然亭公園的《新手錶》,一個女孩戴了一塊塑料玩具表,另一個女孩羨慕地掀開她的袖子看,像發現寶貝似的好奇,彼此都小心翼翼。她們彷彿在說:「我有手錶,你有嗎?」「我沒有,能看看你的嗎?」「看吧,別弄壞了……」這是屬於上世紀80年代的真實寫照,整張照片童趣盎然。1987年的「六一」兒童節,北京市少年宮附近的公園一角,陽光下,攝影師用繩子圈出一處簡陋的拍攝場地,哄逗著孩子,為他們拍照。衣著樸素的年輕媽媽們,頗為耐心地排隊等候,彼此間都是友善的笑意,為孩子們能拍上一張幼年成長階段的照片作為留念而欣喜。

用影像記錄歷史的符號

有人曾說攝影家的能力是把日常生活中稍縱即逝的平凡事物轉化為不朽的視覺圖像。張兆增的紀實攝影就是這樣。他的《80 ·北京》這組照片是上世紀80年代改革開放初期北京人的生活縮影。那時,自由市場出現,農民可以進城賣菜、進城打工;新潮髮廊傳入北京,青年男女開始燙頭染髮;氣功風靡一時,公園裡到處都是練功的男女老少等,以及與這些典型生活密切相關的鉤子稱、健美褲、搖擺褲、大衣櫃等,都已成為經過時間打磨的歷史符號,印刻在一張張黑白老照片中。

再如,有句老話形容北京的衚衕,「有名的衚衕三千六,無名的衚衕賽牛毛」。衚衕是北京城市的血脈,可伴隨著現代化大都市的發展,舊城改造、擴寬街道、危房拆遷等,衚衕的主脈和側脈仍在,但有些細脈已經被阻斷,所餘下的衚衕也與以前大不相同。張兆增的《消失的北京衚衕》這組照片,記錄了大量拆遷時生活在衚衕中的百姓在廢墟中搬家、同拆遷辦談判、查看張貼在每條衚衕的售房信息、在倒塌的房屋中進進出出的生活狀態,同時也拍攝了伴隨拆遷大軍而存在的收購舊家電、傢具、房梁、木材、舊轉頭、廢瓦片的外地收廢品大軍。他以獨特的視角訴說著對北京衚衕的深厚情感。

張兆增說:「回想我攝影40年,悟出一個深刻的道理,攝影創作不必捨近求遠,這樣會浪費大量人力、精力和財力。拍攝你身邊你最熟悉的題材,那樣你的作品才不會與人雷同。如果當時把時間都放在拍攝上世紀80年代改革開放初期北京人的生活發生的各種細微變化上,今天就能拿出上萬張記錄那個時代變遷的作品,那將有著深遠的史料意義。」

張兆增攝影作品欣賞

《青春圓舞曲》1980年攝於張自忠路1號(1980年5月4日,單位年輕人慶祝「五四」青年節活動。)

《夫妻備考》1983年攝於北京天壇公園(改革開放恢復高考,許多大齡青年因「文革」失去了考大學的機會,改革開放後,他們倍加努力,準備迎接高考。當時在公園複習高考的年輕人比在公園鍛煉的老人多,許多年輕人下班後都去文化補習班,很少有直接回家的。)

《搬家》1984年攝於北京薊門裡小區(上個世紀80年代還沒有搬家公司,搬家大多由親朋好友來幫忙。搬好後主人請幫忙的親朋好友在新家吃頓飯以示答謝。)

《擦崗亭》1984年攝於西四路口(當時學校組織小學生們開展學雷鋒活動,擦崗亭。)

《節日的冰棍》1985年攝於北京北海公園(上個世紀80年代六一兒童節,家長給孩子們的節日禮物是每人一根3分錢的紅果冰棍。)

《此處禁止跳舞》1987年攝於北京地壇公園(上個世紀80年代,跳交際舞還受到限制,公園管理人員正騎著自行車驅趕在公園的舞者。)

《冰糖葫蘆》1988年攝於北京前門

《我家買了電冰箱》1989年攝於北京街頭(盤腿坐在三輪車上的小男孩是北京普通人家的孩子,臉上滿是抑制不住的喜悅,似乎想著到家後如何凍冰棍、冰西瓜…….)

《老年迪斯科》1989年攝於北京地壇公園(上個世紀80年代,公園內跳迪斯科的老年人。這些老年人年輕時沒有享受到青春活力,改革開放後為追回時光,同時也是為了健身,在公園大跳迪斯科。)

《候場》1989年攝於北京一公園內(上個世紀80年代,穿著健美褲演出的女孩兒還很少見。)

《觀世界》1989年攝於北京大鐘寺農貿市場外(當時小商品攤主推出了類似於「拉洋片」的一種觀景器,吸引當時的老年人,但沒多久就被電子遊戲取代了。)

《大馬路》1989年攝於北京和平里(上世紀80年代,北京的馬路雖然不寬,但是很少有堵車現象,甚至馬車可以超無軌電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藝術報 的精彩文章:

理性之下的感性書寫
莊子教你怎麼「忘記」

TAG:中國藝術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