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梟雄卡扎菲因何最後「不得善終」?

梟雄卡扎菲因何最後「不得善終」?

卡扎菲號稱「北非雄獅」。2011年,利比亞民眾要求統治42年的卡扎菲下台,2011年10月20日在蘇爾特被利比亞過渡委員會的武裝俘虜,死前曾慘遭虐待,並死於連環槍擊。一代梟雄卡扎菲竟以這種國破家亡的方式告別歷史舞台,不免令人唏噓。

卡扎菲自1969年上台至今,統治利比亞超過42年,給利比亞打上了鮮明的「卡扎菲製造」烙印。當年卡扎菲接替伊德里斯王朝統治時,利比亞各方面情況都非常糟糕:國內有西方軍事基地,石油生產基本被西方石油公司壟斷,高級官員以權謀私,貪污腐敗盛行,多數民眾生活貧困,百姓怨聲載道。而到2011年3月利比亞陷入動蕩前,該國人均GDP達1.38萬美元,人均壽命超過77歲,民眾充分享受免費醫療、免費教育甚至免費公派出國,富裕程度位居非洲第一。

只要不帶偏見地看問題就得承認,卡扎菲領導這個大約六百萬人口的國家不僅擺脫了貧困,而且成為非洲最富裕的國家。當年正是卡扎菲率先發起石油國有化運動,才使過去長期被西方石油公司攫取的巨額石油財富,真正流回本國政府和人民手中。同時,正是在這一時期,西方軍事基地被徹底趕出利比亞。可以說,沒有卡扎菲,利比亞政治經濟就無法擺脫歐美列強的控制。

卡扎菲之所以毀譽參半,乃至最後「不得善終」,與其內政外交的遲鈍與失誤有關。在國內政治中,卡扎菲最終未能抵禦權力誘惑、擺脫家族觀念窠臼、走上了終身執政和家族裙帶乃至子承父業的反潮流道路。據報道,卡扎菲八子一女,分別涉足石油、燃氣、酒店、媒體、流通、通信、基礎設施等產業,基本控制了國家的經濟命脈,由此引發不少民眾的不滿和反抗。

而在國際上,卡扎菲外交政策機會主義色彩濃重:其早期在地區範圍內,一直策動推翻阿拉伯君主國;在國際上,則簡單地使用國家恐怖主義手段反擊西方,結果四面樹敵,無論在地區還是國際上均處境孤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以友會朋 的精彩文章:

「鐵血總統」薩達姆上台後是如何排除異己的?
巴格達未爆發大規模巷戰之迷——緣於背叛

TAG:以友會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