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勿再盲目補腎,老中醫教你正確的補腎方法
腎臟的功能涉及到人體活動的方方面面,所以腎若長期虛損則會引發許多疾病,補腎就顯得尤為重要。而中醫認為腎以腎精為物質基礎分為腎陰和腎陽,陰陽互補且相互制約,維持陰陽的動態平衡。陰虛則陽亢,陽虛則陰盛,打破平衡則會導致性功能障礙及其它癥狀。在未分清是腎陰虛還是腎陽虛的情況下,千萬不要盲目補腎壯陽。
腎陰虛的癥狀
腎陽虛的癥狀
以上可能不便於理解,教大家如何簡單準確的分辨出是陽虛還是陰虛。
1.陽虛的人一般怕冷,腰涼,手腳冰涼;陰虛的人一般怕熱,手心腳心熱。
2.陰虛的人一般小便黃,陽虛的人一般小便清長,夜尿頻繁。
正確的補腎方法
腎陰虛食補
多食用山藥,桑葚,枸杞,黑豆等。
腎陰虛的人平時可多吃點六味地黃丸。
腎陽虛食補
多食用秋葵,大棗,韭菜,桂圓等。
腎陽虛的人平時可多吃點金匱腎氣丸。
每天可以堅持提肛,叩齒,搓手腳心等方法來增加腎功能,這些方法都是陰陽雙補,沒有副作用的哦。另外,切不可熬夜,縱慾無度,煙酒過量,增加腎臟負擔,良好的生活習慣才是養生之道。
三、腎經按摩
1、湧泉穴
湧泉——腎經之氣的源泉。湧泉的本意是指水由下向上冒出,不高噴,稱為湧泉。因此一般解釋湧泉為腎經之氣猶如源泉之水,來源於足下,湧出灌溉周身四肢各處。所以,湧泉穴在人體養生、防病、治病、保健等各個方面顯示出它的重要作用。
(1)經常按摩湧泉穴,可益精補腎,強身健康,防止早衰,並能舒肝明目,促進睡眠,對腎虧引起的眩暈、失眠、耳鳴、咯血、鼻塞、頭痛等有一定的療效。 按摩的具體方法是:每天在臨睡前用40度左右的溫水泡腳,再用手互相擦熱後,用左手心按摩右腳心,右手心按摩左腳心,每次100下以上,以搓熱雙腳為宜。此法有強腎滋陰降火之功效。經常按摩湧泉可以輔助治療高血壓,糖尿病,過敏性鼻炎、更年期綜合征,婦女病、老年人的哮喘,腎臟病等。以及自汗,健忘、失眠、多寐、眩暈、焦躁、畏冷等症。
(2)治痛經——外敷湧泉穴:將白芥子12 克,研為細末,加麵粉適量,米醋調為稀糊狀,外敷足心湧泉穴,包紮固定,每日換一次。配合外敷關元、氣海穴效果更佳。
(3)治鼻出血:用生蒜3 瓣搗成泥,塗在布上,外敷湧泉穴處。右鼻出血敷右腳,左鼻出血敷左腳,兩側出血敷雙腳。此方對陰虛火旺、血不循經的鼻出血者有效。
(4)治咳嗽:用川黃連、法半夏各等份,研成細末,大蒜泥 2 克,加入蜂蜜調成糊。置於膠布上,巾敷雙側湧泉穴。
2、太溪——補腎回陽,百病可調
太溪(位於足內側,內踝後方,內踝尖與跟腱之間的凹陷處)是足少陰腎經之「輸」穴,是古代醫籍中記述的「回陽九穴」 之一,具有明顯補腎作用。
太溪穴對很多慢性病有治療的作用。常用於治療腎炎、膀胱炎、踝關節扭傷等病,對於咽喉腫痛,齒痛齦腫,耳聾耳鳴,視力減退,咳嗽,氣喘,手足畏寒,月經不調、遺精、遺尿等症都有很好的療效。一般可用對側手的拇指按揉,也可以使用按摩棒或光滑的木棒按揉,力量以感覺酸脹為度。
對於高血壓腎炎病人,按揉此穴後可使高血壓有一定程度的降低,對尿蛋白有一定治療效果。對於手腳怕冷或發涼的病人,可在睡前按摩太溪穴,在每天反覆刺激之下,慢慢會感覺到暖和的。
3、復溜穴「復溜」就是讓血液重新流動起來的意思,在太溪穴直上兩厘米處。這穴位治療瘀血和炎症效果最好,所以膀胱炎、陰道炎、前列腺炎等,以及因流產留下的後遺症,都可以選擇此穴。有針灸專家稱針刺此穴滋腎陰的效果極好,相當於六味地黃丸的功效,所以怕熱口乾、夜間煩躁難眠的患者又多了件寶貝。
4、按腎俞
腎俞穴位於第二、三腰椎間水平兩旁一寸處,兩手搓熱後用手掌上下來回按摩五十至六十次,兩側同時或交替進行。對腎虛腰痛等有防治作用。
四、補腎十法:
1、縮肛運動 任何時間、任何地方,當然鳥語花香的場景更好,你可以全身放鬆,自然地呼吸:呼氣時做縮肛動作,吸氣時放鬆,連續做30次左右。這個運動大有益處,可以預防年老時不自主地遺尿。
2、多吃補腎食物 山藥是女人之寶,有很好的益腎填精作用 ;栗子也有補腎壯腰之功。
3、按摩護腎 腳心的湧泉穴是濁氣下降的地方,晚上邊泡腳邊搓腳心。
4、冬季養腎重在防寒,冬天為腎主令,人體五臟中,腎為陰臟,寒氣又通於腎氣,所以冬天養腎須防寒。
5、飲食防寒 冬季飲食養生的基本原則應該是以「藏熱量」為主,因此冬季宜多吃的食物有蘿蔔、山藥、核桃、白薯等。還要遵循「少食咸,多食苦」的原則,冬季為腎經旺盛之時,而腎主咸、心主苦,當鹹味吃多了,就會使本來就偏亢的腎水更亢,從而使心陽的力量減弱。所以,應多吃些苦味的食物,以助心陽。此外,黑豆、黑木耳、黑芝麻等黑色食品也是有利腎臟的,可以吃一些。
6、起居防寒 《黃帝內經》指出:「早卧晚起,以待日光。」即冬天要早睡、晚起,起床的時間最好在太陽出來後為益,尤其是老年人更是應該這樣。冬天裡還要注重雙腳的保暖,因為腳離心臟最遠,血液供應少且慢,因此腳的皮膚溫度最低。
7、運動防寒 冬季應多參與室外活動,人體受到適當的寒冷刺激,可使心臟跳動加快,呼吸加深,新陳代謝加強,產生的熱量增加。個人可根據自身情況選擇步行、慢跑、拳劍、氣功、健身操、羽毛球等項目。晨練不宜太早,以太陽初升為宜,以身體微熱不出大汗為度。 精神「防寒」 中醫強調「神藏於內」。經常活動腰部,可使腰部的氣血順暢,補充腎氣;用手指對腰部做按摩,也能補腎納氣。
8、熱水泡腳 按摩護腎 腳心的湧泉穴是濁氣下降的地方,晚上邊泡腳邊搓腳心。此外,經常活動腰部,可使腰部的氣血順暢,補充腎氣;用手指對腰部做按摩,也能補腎納氣。
9、吞津法,有腎病或腎虧的人,可以靜心呼吸,然後用舌頭攪拌舌下的唾液,並徐徐下咽,這就是吞津法。
10、腎陽虛要掌握「三多三少」:多穿衣服,褲子要暖;多曬太陽;多吃溫補。「三少」是指少出汗;少勞累(包括過度運動);少吃寒涼。


※糖尿病患者,做這4種運動可以降血糖
※女人需要強烈的信號有哪些?很多人不清楚
TAG:強身健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