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一天中有三人進門就算好日子:拿什麼來拯救低迷的實體畫廊訪問量?

一天中有三人進門就算好日子:拿什麼來拯救低迷的實體畫廊訪問量?

凱特·肯德爾,《The Port Was Longing》,2015。圖片: ? 2018 Kate Kendall, courtesy of the artist

本周三,30家紐約畫廊為了等待「切爾西藝術漫步」(Chelsea Art Walk)觀眾的到訪將空間開到了很晚,該活動是由美國藝術經紀人協會(Art Dealers Association of America)倡議和組織的。這是一個關於「畫廊們如何尋找聯合起來、鼓勵觀眾進入他們空間的方法」的好例子——協會主席Andrew Schoelkopf如此說道。

字裡行間的另一重意思是,這也是一次紐約畫廊集體採用傳統方法,來試圖拯救急劇下跌的實體空間訪問量的嘗試——這個趨勢威脅的不僅是畫廊的商業利益,也包括他們作為免費向公眾展示藝術作品場所的功能。

「我們空間的訪問量確實少了很多,」Julie Saul,這位在切爾西藝術區已有18年經歷的畫廊主如此說道,「大約六周前,總監們和我說 『我們必須要吸引些觀眾進來』,之後就帶著藝術漫步計劃的想法聯繫到了藝術經理人協會。我並不認為這個計劃能夠產生什麼顯著的改變,」她說,不過這些特別活動帶來的流量確實比單純的展覽來得多。而且這個包含表演和對談的藝術漫步活動確實在三伏天中吸引了比傳統旺季九月更多的觀眾。

Julie Saul Gallery群展「DIY: Made In the Studio」的展覽現場。圖片:courtesy of the gallery

下降的訪問量

「在今天,人們接觸藝術的方式不一樣了。他們不再尋找藝術家們在辦展覽時那些透徹而完整的說明文字,」2012年畫商Wendy Brandow這樣告訴《洛杉磯時報》,為了解釋為何她和合伙人在經營了馬戈·列文畫廊(Margo Leavin Gallery)四十年之後,最終選擇將其關閉,「展覽一直是我們所做的事中重要的一部分,但它對公眾來說卻不再那麼重要了。」

雖然很多商業畫廊並不會對訪問量做正式記錄,但總體而言還是呈現出長期且顯而易見的下跌趨勢。美國藝術基金會(National Endowment for the Arts)2015年的一份報告顯示,全美美術館的訪問量由1993年的40.8%跌落到了2012年的32.5%。

在今天,藝術經理人們表示他們已經不再將實體畫廊視為銷售的第一陣地。取而代之的是,藝術博覽會成了他們發掘新客戶的頭號途徑,網路方式緊隨其後——TEFAF的2017年度藝術市場報告中這樣指出。報告中還說,近三分之一的藝術經紀人認為,相比起私人洽購、拍賣、線上銷售和藝術博覽會等方式,未來在畫廊的售出可能會更少。

目前,大衛·卓納畫廊(David Zwirner Gallery)近三成的銷售都是在藏家只看了推送郵件後完成的,畫廊主最近這樣告訴《華爾街日報》。

「『其他選項』的日漸豐富顯然是造成這局面的原因,」郵局畫廊(Postmasters Gallery)的畫廊主Magdalena Sawon這樣說道。實體空間現在必須要與「視覺素材豐富的互聯網、Instagram或朋友圈、畫廊網站及多樣的銷售平台相競爭,藝術博覽會也是一樣。」

危險的是什麼?

雖然現在有越來越多的場所能觀賞併購買藝術品,但很多人仍然認為如果畫廊業式微,公眾也會失去很多藝術教育和社會資源。

「我經常在逛畫廊的時候聽到人們向我抱怨現在沒有人過來看作品、提問題了。更沒有人想去藝術家工作室,」藝術顧問、藏家Thea Westreich這樣說,「那隻能說他們失去了所有的樂趣:親眼欣賞原作,特別是當畫廊主們在場的時候我們能去交談,他們會告訴我們為什麼要展出這些作品、為什麼這些作品適合這個項目、在藝術史中它們又處於什麼樣的位置。」

畫廊展覽對於藝術家而言,也是一個產生新想法、推銷自己、獲得建設性反饋的重要途徑。「畫廊展覽是創作和展示藝術成果最豐碩的平台,幾乎沒有什麼當代藝術的發展不依託於實體畫廊,」藝術經理人Stefania Bortolami如此說道,「重要的並不只是銷售,還需要有對話和創造文化的環境。」

作為藝術市場如今下跌趨勢最猛(的部分),中小型畫廊受到訪問量減少的衝擊最大(下東區畫廊主Mitchell Algus今年早些時候告訴artnet新聞,如果某天有三個人進入了畫廊,他就會認為是個「好日子」了

大畫廊的情況似乎好一些。「我們的訪問量還沒有下跌,」大衛·卓納畫廊的一名高級合伙人Hanna Schouwink這樣說。事實上,畫廊有較好紀錄的瀏覽量大約是八萬名——那是切爾西空間去年舉辦草間彌生展覽的時候。「我們的客戶和普通觀眾都希望能走到展覽中欣賞原作。但我們也注意到更多的紐約客戶會選擇在工作日造訪,而不是像過去很多年裡一樣在周六下午過來,」Schouwink說。

卓納畫廊「草間彌生:生命的慶典」(Yayoi Kusama: Festival of Life)展覽現場,2017。圖片:? Yayoi Kusama. Courtesy of David Zwirner, New York; Ota Fine Arts,Tokyo/Singapore/Shanghai; Victoria Miro, London; YAYOI KUSAMA Inc

紐約藝術家Sean Scully注意到了近年來大畫廊(uber galleries)和小機構(mom-and-pop shops)間逐漸擴大的斷層,「如果你發現像報攤一樣的個體商戶到處都是,那麼他們也很容易垮掉,藝術世界中的情況也是一樣,這實在是個恥辱。」

上個月,Scully的畫廊Cheim and Read在藝術圈的驚異聲中宣布將結束切爾西空間21年的實體經營並轉向私人服務——這一結果被Scully認為需歸因於大衛·卓納這樣的畫廊巨頭的興起,後者從Cheim and Read手上獲得了瓊·米歇爾基金會(Joan MitchellFoundation)的代理權。現在,Scully準備去在倫敦和柏林設有空間的「藍籌」畫廊Blain Southern,他還說畫廊可能會在未來幾個月後在紐約開設新空間(但一名畫廊代表拒絕承認該擴張消息)。

接下來又是什麼?

那麼,底層的小畫廊又能做些什麼?目前的市場中有著雙重約束:藝博會為已經支付高昂成本來運營的紐約畫廊又增加了一些風險和支出,而很多頂級活動還需要藝術經理人們維持實體空間來保證參與。

與此同時,一些線上藝術中介也期待於籌辦實體畫廊——這是一種混合式的實體模式,就像亞馬遜,部分人認為這可能是藝術品銷售的未來。「如果一家畫廊參與藝博會和庫存的信息都完整的進入了一個可獲取、可搜索的資料庫的話,對於潛在藏家在臨近藝博會或畫廊中尋找自己鐘意的某件作品該提供了多大的便利啊?」2017年度TEFAF報告的作者發出這樣的疑問。

也有一些人預測畫廊與藝博會之間會有越來越多的合作。「我認為(二者)戰略上重疊的情況會越來越複雜,因此畫廊展覽和藝博會參與之間需要調和,只有這樣的協調才可以使二者都發揮出最大的潛力,達成科學地調整,」畫廊主Ed Winkleman在自己的博客上寫到。

社交賬號@pearl_river_mart 在翠貝卡藝術與文化之夜上發出的一張照片。圖片:via Instagram

又或者,所有這些都是自然周期性變化的一部分,它有可能會自己完成再調整的過程。畢竟關於是否需要親眼看原作的爭論並不是21世紀才出現的新問題。「通過圖片或網路欣賞藝術品的方式是在上世紀80年代中期出現的,」Westreich說,「但我相信真正的大藏家還是會堅持去實地看作品的。」

但同時,我們也看到了很多傳統式的努力,比如本周的「切爾西藝術漫步」,又比如每季舉辦的「翠貝卡藝術與文化之夜」(Tribeca Art and Culture Night),Sawon說後者「非常成功地」為郵局畫廊帶來了流量。

親身觀展的方式在近幾十年來出現了一重新的「引誘」,即人們可以把自己家的觀展體驗在之後發布到網路上,這是之前不存在的現象。「歡迎加入我們今晚的#AADA切爾西畫廊漫步,」佩斯/麥吉爾畫廊(Pace/MacGill Gallery)在周三晚的活動前發布了這樣的一條推文,其中還加入了一句,「別忘了在#instagram上分享你的遊覽體驗。」

文丨Rachel Corbett

譯丨Yutong Yu

artnet微信平台是由Artnet全球有限公司獨家授權的平台,任何出版機構或微信公眾號未經許可,不得擅自轉載artnet微信平台或翻譯來自artnet News網站的文章,否則權利人將根據知識產權法追究其法律責任。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artnet報道 的精彩文章:

五個展覽,你就明白為何它是攝影界的「威尼斯雙年展」

TAG:artnet報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