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都城被淹不稀奇,但唐都長安極少現暴雨撐船,使啥手段?

都城被淹不稀奇,但唐都長安極少現暴雨撐船,使啥手段?

古代京城的排水規劃與管理

本文作者 倪方六

今年的雨水有點奇怪,或說罕見,北京、河北一帶比南方下的還兇猛,不少地方出現了「撐船」現象。

都城被淹不稀奇,但唐都長安極少現暴雨撐船,使啥手段?

(暴雨給出行帶來極大的困難,不安全因素大增)

都城被淹不稀奇,但唐都長安極少現暴雨撐船,使啥手段?

(北京暴雨成河)

在古代中國,京城防澇是重中之重,把皇帝家都淹了那還了得。所以,從先秦時起,在城市規劃和建設中,歷朝歷代對京城的給排水問題都十分在意,要認真設計。

在古代,大雨淹皇城並不少見。如隋朝初年都城便積水嚴重。

原來, 隋朝代北周而立後,起初定都在漢長安城。漢長安城其實當年對給排水設計很重視的,而且設計科學。

都城被淹不稀奇,但唐都長安極少現暴雨撐船,使啥手段?

(隋朝大興城規劃設計專家宇文愷雕像)

都城被淹不稀奇,但唐都長安極少現暴雨撐船,使啥手段?

(漢長安城)

都城被淹不稀奇,但唐都長安極少現暴雨撐船,使啥手段?

(唐長安城)

漢長城原有12座城門,城內有8條大街。每一大街中間有兩條寬約90公分的排水溝。

現代考古發現,漢長安城的下水管道多陶質管道,或五角形,或圓形;在直城門北門南門道外均發現完整的磚券地下排水涵洞。城內路邊多有滲水井,可迅速排掉城內雨水。

都城被淹不稀奇,但唐都長安極少現暴雨撐船,使啥手段?

(隋文帝楊堅畫像)

但是,由於漢長安城經過了那麼多年,年久失修,又多戰亂,到隋初已很破敗,而且空間布局不能適應」大隋「的發展需要。

更主要的是,漢長安城北臨渭水,由於渭河不時南北擺動,每到雨季,防澇排洪便成為了問題,水污染也嚴重,搞得隋文帝睡不好覺。《隋唐嘉話》上便有這麼一個說法:「隋文帝夢洪水沒城,意惡之,乃移都大興。」

都城被淹不稀奇,但唐都長安極少現暴雨撐船,使啥手段?

(漢城長安直城門南門道地下3米處發現的巨型排水涵洞)

醒來後,隋文帝楊堅與臣僚研究後,決定另建城池,選中了漢長安城東南方的龍首原南坡,因開國皇帝封被封「大興公」,都城乾脆起名「大興」。

大興城就是後來唐都長安城的母城。大興城的規劃和興建,由當時的建築工程專家高熲、宇文愷等人主持下。開皇二年(公元582年)興土木,僅用九個月便建成了新都城的。因這有楊堅「惡夢」在先,所以建城時特別注重城市的防洪和排水問題。

唐代隋年,在隋大興城的基礎上,再興土木。

都城被淹不稀奇,但唐都長安極少現暴雨撐船,使啥手段?

(唐長城安西內苑下水道鐵閘門)

唐長安城豪華,是古代中國乃至世界最偉大的城市,其排水系統也上檔次,極少出現暴雨撐船現象。

現代考古曾在唐宮西內苑故址上發掘到一段暗渠式下水道,渠底和渠口鋪磚或石,渠壁砌磚。為防止渠道淤塞, 每隔一段安裝一組閘門。第一道閘門由鐵條構成直欞窗形,可攔阻較大污物;第二道閘門是布滿菱形鏤孔的鐵板,可濾出較小的污物。而市內小巷,一般都有磚砌的地下水道。

都城被淹不稀奇,但唐都長安極少現暴雨撐船,使啥手段?

(河南偃師屍鄉溝商城東二城門路土下排水溝,距今三千多年)

長安城本有京兆尹這「市長」管著,但唐朝皇帝仍不時親自過問下水道,這一各級一把手領導「親自主抓」風格,現代可以借鑒。

清顧炎武《歷代宅京記》(卷六)中,便記錄了這麼一件事情:開元十九年(公元731年)六月,唐玄宗李隆基作出「最高指示」,要求「修理兩都街市、溝渠、道橋」。兩都,即指西京長安、東都洛陽。

都城被淹不稀奇,但唐都長安極少現暴雨撐船,使啥手段?

(齊國故城臨淄排水渠遺址)

如果不修堤防或修而失時,在唐代問題可大了。

據《唐律疏議·雜律》(卷二十七),「主司杖七十」;如果造成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則以「殺傷罪」、「坐贓」論處。所謂「殺傷罪」,即今傷害罪;所謂「坐贓」,即盜竊罪。領導人都被如此辦罪,具體辦事的應該更倒霉了。一等」。

依法治城,執法必嚴。這一點,現代城市管理者更應該借鑒!

都城被淹不稀奇,但唐都長安極少現暴雨撐船,使啥手段?

(北京天安門前金水河,除了風水因素,也是防洪防澇需要)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梧桐樹下戲鳳凰 的精彩文章:

過去家裡夏天必備一種東西,爭著用,有它不怕蚊子可睡個安穩覺
中國古代女伎為什麼要學踢球?引人之處現代球迷想不到

TAG:梧桐樹下戲鳳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