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兩級監管護理管理系統的設計與實踐

兩級監管護理管理系統的設計與實踐

導讀:改善目前護理管理系統只對臨床護理工作做監管,無法保證護理管理的質量,管理效果往往不佳的情況。提出了兩級監管護理管理系統的概念,並設計出兩級監管的具體監管方式與評估指標。新設計的系統既會對護理質量、滿意度等進行監管,又會監管檢查行為,改善了醫院的護理管理的工作效果。兩級監管的護理管理系統為醫院進一步改善護理質量,提高護理水平提供了新的方法。

護理信息系統目前已在全國各大醫院廣泛地應用,其目的在於實現臨床護理和護理管理的信息化、無紙化。一方面臨床護士手持PDA即可使用臨床護理系統在床旁進行身份認證、醫囑執行、體征錄入等工作,提高工作效率;另一方面,護理管理系統使護理部可以對護士及病區的護理情況進行監管,及時了解護理中存在的問題,並進行科學的統計分析與整改。護理管理信息系統的使用能夠實現護理數據智能判斷、輔助決策,使質量持續改進,逐漸成為提高醫院護理效率的重要手段,也成為護理管理走向現代化的一個重要標誌。然而,很多時候護理管理的效果並不理想,監管者為了減少工作量或是出於人情世故,消極怠工,使得護理質量檢查成為形式化操作,難以真正幫助醫院提升護理水平。

以往的護理管理系統只關注對護理行為的監管,然而對護理管理者是否能夠有效監管護理行為,是否能夠及時發現問題,則未曾涉及。因此,提出了兩級監管的概念,並設計出兩級監管護理管理系統,它既能對臨床護理行為進行管理,又能一定程度上反應護理管理者的工作態度和工作效果,從而提高護理管理水平,確保醫院的護理工作能夠不斷改善。

兩級監管護理管理系統模型

在護理管理系統中,存在三種角色(如圖1),臨床護士、檢查者以及護理部。臨床護士屬於被監管者,護士對患者的護理行為會通過多種方式統計並形成指標,供護理管理人員查看。與傳統護理管理系統相比有創新性的是,系統加入了兩級監管機制。一方面,護理部通過檢查者的檢查和調查對臨床護士的護理工作進行了解和整改,另一方面,護理部對檢查人員的檢查工作也會進行監督和管理,統計他們的工作量、工作精確性、工作效果等問題,以提高監管效率。

圖1 護理管理系統角色模型

如圖2所示,護理管理系統主要分為三大模塊,人員管理、護士監管、檢查監管,包含檔案管理、排班、績效考核、護理質控、護理教育管理[5]等多方面的功能。人員管理是基礎,為兩種監管提供基本的人員、排班等信息;兩種監管為手段,而監管結果又會反饋到人員管理,影響著臨床護士和檢查者的護理績效、晉陞、護理教育等問題。

圖2 護理管理系統三大模塊

護士監管

護理質控這是護理部對護士和病區最直接的監管行為,以日常檢查、抽查、病區自查的方式進行,檢查內容囊括了護理行為、病區環境、設備和藥品、專科工作等。對於每份檢查結果,護理部都會進行審核與分析,並在系統中持續記錄病區的整改情況。

滿意度調查患者的切身感受也是護理管理工作中重要的評估內容。因此,系統允許護理部的管理人員根據不同的調查需要,自由設置調查模板,並分配給專職人員調查。調查人員按照所要求的病區、調查人數等對住院、出院病人進行調查。根據調查結果,護理部也會要求病區和護士做相應的改進。

指標統計系統能夠以不同的統計周期、統計方式、粒度自動統計出臨床護理中的各種數據,並以多種圖標的形式展示給護理管理人員。其中包括質量檢查中的落實率、執行率,患者滿意度的分數分布情況等。通過這些指標的統計,護理部能夠清晰地了解到醫院護理所存在的不足,問題存在的科室與時間,以及造成問題的原因。

通過護士監管的信息化,不僅提高了數據錄入與統計的效率,加快了信息在各部門之間的流通,且使護理部更全面快速地了解病區的護理情況,從而提高護理質量。

檢查監管

為了了解各種檢查、調查的效果,系統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對檢查者的檢查行為進行監管。

系統核對護理管理系統與HIS、EMR、臨床護理等系統互通互聯,可從這些系統中獲取相關信息,對部分檢查、調查結果進行核對。例如,患者是否簽署了告知單,護士是否及時填寫了入院評估單,執行醫囑時護士是否按照正確的流程掃描了病人手腕帶、藥品標籤等。若系統發現檢查者記錄了存在問題而實際上無問題,則給該檢查者的誤報數加一,若檢查者記錄了無問題而實際上存在問題,則系統自動給該檢查者的漏報數加一。

人工複查一方面,護理人員在護理質量檢查的分析、整改、追蹤等各個環節中,若發現檢查結果與實際不符的情況,應當即在系統中修改檢查單,系統自動根據修改情況增加該檢查者的誤報數和漏報數。另一方面,護理部安排人員定期對檢查者檢查的項目進行複查,複查以抽查的方式進行,由於檢查內容大都具有實時性,複查主要針對新提交的質量檢查結果。

時點監控為了減少檢查人員走過場、敷衍檢查的現象,系統通過對檢查者工作時點的監控了解檢查態度。檢查者進入和離開病區時,都需進行打卡,此外進行以病人為中心的檢查時,檢查人員必須使用檢查設備掃描病人的手腕帶,系統能夠自動獲取並顯示病人的各種信息以及掃描時間。通過記錄這些時點,系統即可得出檢查者的病區滯留時間與檢查每個患者所用的時長。

個人報表除了傳統指標項,系統以檢查者為維度增加了一系列的指標項,用以對檢查人員的工作態度、工作水平、工作效果等作出評判。按不同統計周期,系統自動統計出各檢查者的檢查份數、檢查出問題數、檢查平均分數、檢查平均時長、誤報數與誤報率、漏報數與漏報率等信息。護理部可根據指標項得分對檢查人員進行調整,並作出獎勵或處罰。

人員管理

檔案管理護理管理系統中的檔案管理是在人事檔案管理的基礎上,維護所有護理人員的專業證書、能級、職稱、工作經歷、培訓情況、考試結果等信息。還可以對護士在各病區的調配、輪換,以及病區護士長的配置進行管理。

排班管理排班以檔案管理為依據,維護病區、專科、護理部等科室所有護理工作者的班次,包括了日常班次、值班、休假、請假等多個方面。為質量檢查和滿意度調查的任務分配,以及個人績效的評估提供依據。

績效管理護士和護士長績效的評估綜合了多方面的因素,包括工作時間、工作量、工作質量、工作態度等,系統會從排班、質量檢查、滿意度調查、檢查者報表,以及其他系統(如HIS,臨床護士工作站等)獲取與每位護士相關的數據,根據特定的比重,計算出該護士的績效評分。

應用效果及討論

護理管理系統在本院運行數年,極大地簡化了護理部的工作,優化了數據的錄入與統計,提高了護理質量。通過兩級監管系統一段時間的試行,發現檢查者在病區的平均滯留時間延長30分鐘以上,檢查出的問題數量明顯增多,檢查者長期給病區打滿分的現象得到杜絕。可見檢查者的工作態度得到顯著提升,醫院的護理質量得到進一步改善。

護理管理是醫院管控臨床護理,提升護理質量的重要手段,然而護理管理系統得到的關注卻比較少,導致現有的護理管理系統要麼與移動護理信息系統整合在一起,功能不全,要麼由於種種原因過於形式化,難以達到提高醫院護理水平的目的。因此,提出了一種具有兩級監管機制的護理管理系統,在監管臨床護士和病區的同時,也對檢查者進行監管,用技術的手段解決了人為因素造成的監管不力、敷衍了事等問題。

文章來源:《中國數字醫學》雜誌2018年第05期,作者及單位:鄧蘭 任宇飛 杜同舟,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同濟醫院計算機中心。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數字醫學 的精彩文章:

健康醫療大數據標準體系框架研究
語音識別技術在電子病歷中應用的難點及對策

TAG:中國數字醫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