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美文 > 有了抬頭仰望星空的人,一個民族才會有希望

有了抬頭仰望星空的人,一個民族才會有希望

喬布斯晚年的時候,曾說:我願用我的全部科技,來換取與蘇格拉底共處一個下午。(I would trade all of my technology with an afternoon with Socrates. )

喬布斯為何對一個古希臘哲學家如此崇拜?

有人認為,哲學的目標在於追求真理,聽從內心神靈的召喚,與陰影作戰。

所以,使喬布斯成為喬布斯的力量源泉和心靈密碼是什麼?正是哲學!

喬布斯對傳統知識體系的反叛和批判,聽從自己內心的召喚,特立獨行,不計功利,對一切保持童真與好奇,這正是蘇格拉底哲學所代表的批判、創新、理性、反思的人生態度與精神的集中體現。

希臘第一位哲學家是泰勒斯。

泰勒斯長期研究自然現象,思考宇宙的起源。

由於他老是去探索這些沒用事情,所以他很窮,賺不到錢。

於是他的一位朋友勸他,不要光講些不著邊際的空話,認真賺錢要緊。

泰勒斯接受了這個挑戰。他觀察天象,發現那一年的橄欖將會豐收,於是收購城裡所有的榨油機,再以高價出租。

一個冬天下來,泰勒斯就賺到了別人一輩子才賺得到的錢。

在向朋友證明自己不是沒有發財的本事之後,泰勒斯就繼續研究他的哲學去了。

沒有人不喜歡發財,但是人生難道只是為了謀財嗎?對於哲學家來說,他們有更重要的事情值得去做,沒有閑工夫賺那個閑錢。

賺錢,實在是微不足道的事。

黑格爾說:一個民族需要的是抬頭仰望星空而非只看地面的人民,如此這個民族才會有希望。

讀哲學,可以讓我們更有智慧、更能自我反省,成為更好的人。

只要我們能找到智慧,其他一切都會不期而至。

遺憾的是,一提到哲學,很多人會聯想到深奧、晦澀、枯燥、難懂這樣的詞。因此,哪怕大家都知道哲學對我們大有用處,但真正拿起書去讀哲學的人卻少之又少。

就算拿起書來了,也還是讀不下去,讀不懂。

其實,這是我們對哲學的一種誤解。哲學之所以給人以複雜的感覺,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來自於文字的敘述。

如果能用通俗易懂的方式來講解,哲學就很容易讀懂了。

讀了傅佩榮老師的《西方哲學與人生》,我更是確信了這一點。

傅佩榮是誰?

他是出生在台灣的上海人,18歲踏入哲學的門,從此研究哲學50年

他是耶魯大學的哲學博士,通曉5國語言,他翻譯的作品超過300萬字。

他是勤奮的教書匠,已經出版146本著作,超過2000萬字。

他也是兩岸講座場次最多的學者之一,他的「哲普」講座已經超過1000場。從文化中心到寺廟,從學校到行政機關,從社團到基金會,都常見傅教授的身影和足跡。

他教書40載,被台灣《民生報》評選為台灣最熱門教授

傅佩榮教授

傅佩榮是當代哲學界泰斗人物,曾任比利時魯汶大學客座教授,荷蘭萊頓大學講座教授,台灣大學哲學系主任兼研究所所長,現任台灣大學哲學系、所教授。他的「哲學與人生」課在台大開設17年來座無虛席,受教者上萬人,被大學生社團推選為最優通識課。

學生們說,「沒有想到傅老師這麼幽默,哲學講座可以講的這麼不『嚴肅』。」

作家周國平曾經這樣評價傅佩榮教授的哲學課:「哲學課是可以最令人生厭的,也可以是最引人入勝的,就看誰來上這門課了。傅先生對於哲學真有心得,而且善於作簡潔清晰的表達。

哲學也可以很簡單

《西方哲學與人生》,是由傅佩榮老師在台灣的一系列課程錄音所整理而成的,可以劃歸「哲普」作品。

當時,參加聽講這門課的同學,來自社會各界,在年齡、背景及職業方面皆有差異。傅佩榮教授當時的講課目標,就是要讓大家聽得懂,把大家領進哲學之門。

因此,《西方哲學與人生》的可讀性非常高,讀者完全無需擔憂「太高深」、「讀不懂」。

推開哲學的門

傅佩榮18歲就開始研習西方哲學,並且願意與人分享自己的心得。

為了配合一般讀者的背景,傅佩榮教授不搬弄太多原典,不在專業術語中打轉,而是以準確清楚的口語,來介紹西方哲學名家的思想。

傅佩榮教授的信念是: 「哲學脫離人生,將成玄虛;人生脫離哲學,將無定位」。他希望讀者在學習西方哲學時,一方面能夠把握住重點,學會一些精彩的觀點,知道這些知名的西方哲學家究竟如何思考宇宙與人生的問題,一方面又能使之對自己的人生有所幫助。

《西方哲學與人生》共分二卷,傅佩榮依據「解明確,方法清晰,系統完備,並且對現實人生有深刻的啟發」的標準,挑選了從古希臘直到當代最具代表性的的24位西方哲學家,將他們的基本觀點及他們對人生的看法,介紹給讀者。

《西方哲學與人生(第1卷)》共介紹了包括蘇格拉底、笛卡爾、馬克思、尼采、柏拉圖、奧古斯丁、叔本華、卡西爾、亞里士多德、托馬斯、休謨、懷特海等十二位西方哲學大家。

傅佩榮將哲學家歸類融合,劃為心靈的曙光、境界的嚮往、愛智的趣味三大部分,由大哲學家的思想、時代背景介紹起,兼有學術的細緻品評,以及深入淺出的人物經歷敘述。

第二卷也包含三個主題與十二位哲學家:

第一,自然的魅力(盧梭、席勒、柏格森、德日進);

第二,理性的莊嚴(斯賓諾莎、康德、黑格爾、雅思貝爾斯);

第三,自我的意義(克爾凱郭爾、馬塞爾、海德格爾、加繆)。

第二卷中的12位哲學家,生活於18-20世紀,處於西方從近代到現代這一歷史時期,相較於第一卷,在時空背景上離我們較近,所關懷的主題也更容易引起讀者的共鳴。

有逸聞趣事,也有思想體系

傅佩榮不僅關注哲學,也關注哲學家。因為「真正的哲學是內在於哲學家的行動的箴言體系,是哲學家的人生傳記(金岳霖語)」。

所以,《西方哲學與人生》中,既有哲學家的逸聞趣事,也有他們的思想體系。在傅佩榮筆下,天才們都有血有肉,十分鮮活,每位哲學家都有自己的獨特之處。

跟隨傅佩榮教授,哪怕是對哲學一無所知的讀者,也能感受到聖人們精神的光輝,領略到些許達·芬奇所謂「哲學的學習是最高尚的樂趣,理解的歡愉」。

懂點哲學的人生有多賺?

更好地認識自我

傅佩榮教授說,「黃河九曲,終必東流」,一切哲學探討莫不由自我出發,最後再回歸自我。

哲學家,是善於勾勒心中境界的人。

希臘德爾斐神殿所刻的「認識你自己」,便是蘇格拉底念茲在茲的座右銘。

自我是可貴的,其意義在於不斷成長及成熟。藉由對西方心靈的品味,我們宛如走過人類精神的高原,在清凈而稀薄的空氣中,體察內心的呼應與共鳴。

我們也許無法牢記每一位哲學家的觀念與學說,卻難以忘懷內心的每一次「若有所悟」。現在可以更有信心,活出自己的人生了。

獲得真正的自由

盧梭曾發出悲嘆:人生而自由,卻無時不在枷鎖之中。

隋文帝楊堅也曾嘆息:吾貴為天子,而不得自由!

很多人都想獲得自由,卻不得其門而入。其實,獲得自由的路徑,哲學家們早已為我們指出。你看——

德國哲學家黑格爾說,「無知者是最不自由的,因為他要面對的是一個完全黑暗的世界。」

思想上的自由,心靈上的自由,才是真正的自由。

讀點哲學,可以讓我們不盲從,不輕棄,更加懂得思考,更能自我反省,從而成為更好的人。

傅佩榮教授說:

讀了柏拉圖與康德之後,未必可以改善人際關係,或增加個人資產。但我可以期許的是,讓自己的心靈由平地走向高原。高原上空氣較為稀薄,未必可以久居,但是視野遼闊,或許可以「望盡天涯路」,對於人生全貌及價值層次可以作整體的了解與評估。

平地沒有什麼不好,只是太擁擠了些,眼光不易高遠,心靈難免閉塞。我們不必在高原定居,但是偶爾體會一下「走向高原」的心路歷程,也是人生一件有趣的事。

讓我們走近哲學,擁抱自由。

提高思辨能力

美國耶魯大學教授謝利·卡根發現,雖然不同的高校有著各自的辦學宗旨,但凡是以樹人育才為己任的教育工作者,都極其重視培養學生三方面的能力:

提高批判思維能力;

培養清晰而又說服力強的書面和口頭表達能力;

創造力和原創力。

在所有學術領域和學科中,最為凸顯上述能力的,就是哲學。

在促進我們獨立思考的能力方面,沒有任何學科可與哲學相媲美。

培根說:「沒有哲學,所有科學都是膚淺的。」

閱讀西方哲學,可以培養理性思辨的習慣,這種習慣正是成熟的心靈所應具備的。凡事但求合理,進而推究理性之依據,設法建立共識,這也是注重溝通的現當代社會所需要的修養。

在學習哲學的過程中,你將有機會回到你所感興趣的問題,你可以重返那個對一切都感到驚異的自我。」謝利·卡根曾在文章中這樣寫道。

《西方哲學與人生》

觸動生命的哲學必修課

人生是一個奧秘,將來能否抵達預期的目的,無人知曉。正是因為結局未定,才使我們懷著虔誠與敬畏之心,踏出自己的每一步。

哲學,是其中不可或缺的工夫。

傅佩榮教授以貫通東西方哲學的深入思考,整合身、心、靈三個維度,帶領我們站在哲學的立場上,培養智慧,發現真理,審視生命,開創一個更有價值的幸福人生。

跟隨傅佩榮教授,學習從哲學的立場來看人生,從此,我們將懂得以更完整而根本的角度,思索人的生命是怎麼回事,自己又該往何處邁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儒風大家 的精彩文章:

清華學霸母親24條教育手記,值得所有父母一看
如何認識他人?

TAG:儒風大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