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針灸心法,治氣守神——《針灸心法淺談》感想

針灸心法,治氣守神——《針灸心法淺談》感想

編者按:為加強同學們的氣功科學理論水平,江西中醫藥大學章文春教授帶領氣功科學研究所的研究生們正在進行暑期讀書活動,對江西中醫藥大學特聘教授龐鶴鳴教授著的《混元整體理論》、《針灸心法淺談》等書進行深入的學習,以下為2018級研究生徐鵬同學的讀書體會。

徐鵬

依稀記得,在上針灸治療學時,講針灸治療原則部分,老師特意加上「治氣守神」這一原則,而且將它排在清熱溫寒、補虛瀉實、治標治本等原則前面,而且花了較長時間講,因為理論性比較強,聽的雲里霧裡的,現在基本不記得什麼,在現代針灸教學中,由於缺乏氣功鍛煉,對氣、經絡腧穴、臟腑之氣沒有直觀、切身的認識和體會,氣和經絡對大部分人來說依然是「神一樣的存在」、「虛無縹緲」,更遑論對「治氣守神」的深入認識和實踐。

雖然上課那會兒本人已能感受到人體之氣,對經絡也有部分粗淺的體會,但依舊也沒認識到神意、意識、意識的物質性在人體生命當中的重要性,學習《針灸心法淺談》和《混元整體理論》加上氣功鍛煉、針灸實踐後,才慢慢明白針灸治療的核心,就是「治氣守神」四個字。

「凡大醫治病,必當安神定志,無欲無求,先發大悲惻隱之心,誓願普救含靈之苦······」先人孫思邈及古之大醫賢德治病時都很注重「安神定志」、「澄神內視」以至「恬淡虛無,真氣從之」、「內外相得」的狀態,「凡刺之法,先必本於神」,這是先人針灸治療時狀態,與現在的流水式扎針、談笑不斷、邊接電話邊扎針形成鮮明的對比,這就是「粗守形,上守神」的差別,也難怪現在少有用針灸是大病急病,大多只能治療疼痛、面癱、中風、美容等去了,對古之為醫者沒有深入的認識,對神意缺乏重視,自然而然,鮮有「效之信,若風吹雲,明乎若見蒼天」之效。

「劫病之功,莫捷於針灸」,其「捷」應當是捷於氣,針灸治病,強調調整人體經絡之氣、一身之氣的平衡,強調「氣至而有效」,不像中藥著眼於辯證精準、方葯組成,而且治療也更方便迅速,針灸治療立論於氣,其治療手段也是直接調氣,氣者,人身至根本也,也是疾病之所由,而「氣之為用,無所不至」,針灸調氣,我想不單是調經絡之氣,更是調一身之元氣。

《元氣論》《難經》《內經》對人身之元氣有諸多論述,混元整體觀認為任何整體中的各部分都是服從於整體,整體當中各個部分除了自身的特殊性,還具有整體性,因而處理整體問題時只要抓住整體性這個根本,就能起到提綱挈領的作用,無需糾纏在局部上,如人身各部各具有它的特殊性,又具有整體性,全息理論即是印證,針灸治病不單辨證選穴,在整體觀指導下選取關乎人身元氣、一身之氣的腧穴諸如關元、命門、氣海、神闕、膏肓、先天/後天八卦穴,對疾病康復大有裨益,有時能收意外之效。扎針時配合開合拉氣,拉氣也是對整個的混元氣開合,而非營氣、衛氣、宗氣等具體的氣,意念放在整體上,效果也比一般的針灸來得快。

然而,認識到「治氣守神」在針灸治療中的重要地位,更需加強氣功鍛煉,在不同的身心狀態下,對氣的敏感性和主動運用意識的能力和程度會有差別,治療效果也隨之而變,歸根結底,是要加強對意識的修鍊,此所以人之稱為「萬物之靈長也」。

來源:江西中醫藥大學氣功科學研究所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氣功科學 的精彩文章:

練好意識力——《混元整體理論》的體會

TAG:氣功科學 |